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资讯 > 正文

与年龄有关的成语 有关年龄的成语大全

有关年龄的成语大全

宝刀不老bǎo dāo bù lǎo  成语解释: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忠(黄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摽梅之年biào mén zhī nián  成语解释:摽梅:梅子成熟后落下来。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  成语出处:《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一日之长yī rì zhī zhǎng  成语解释:年龄大或资格老的自谦说法。  成语出处:《论语·先进》:“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及笄年华jí jī nián huá  成语解释:笄: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十五而笄;未订婚者二十而笄。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  成语出处:《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笄。”  旷夫怨女kuàng fū yuàn nǚ  成语解释:旷夫:大龄而未娶妻室的男子;怨女:大龄而未嫁人的女子。指年龄已大,尚未婚配的男女。  成语出处:《孟子·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例  句:他两个正是旷夫怨女,相见如饿虎逢羊,苍蝇见血,那有工夫问名叙礼。(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二十三卷)  马齿徒增mǎ chǐ tú zēng  成语解释: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  成语出处:《谷梁传·僖公二年》:“璧则犹是也,而马齿加长矣。”  年逾古稀nián yú gǔ xī  成语解释:指年龄已超过七十岁。  成语出处:唐·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而立之年ér lì zhī nián  成语解释: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成语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郑人争年zhèng rén zhēng nián  成语解释:年:年龄。比喻争论的事情既无根据,又无意义。  成语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相与争年者,一人曰:‘吾与尧同年。’其一人曰:‘我与黄帝之兄同年。’讼此而不决,以后息者为胜耳。”  知命之年zhī mìng zhī nián  成语解释: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成语出处:《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春秋鼎盛chūn qiū dǐng shèng  成语解释: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  成语出处:汉·贾谊《新书·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与年龄有关的成语

豆蔻年华

与年龄有关的成语

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弱冠之年 黄发垂髫 徐娘半老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弱冠之年 黄发垂髫 徐娘半老

关于年龄的词语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与年龄有关的词语有哪些?

年过花甲,而立之年,豆蔻年华,年逾半百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