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个高考最容易错的成语
展开全部言简意赅 兔死狐悲 牛头马面 狐朋狗友 人面兽心 情投意合 飞沙走石 凤毛麟角 挑肥拣瘦 枪林弹雨 心猿意马 龙飞凤舞 披荆斩棘 精雕细刻 鸡飞蛋打 刀山火海 雕梁画栋 南征北战 龙飞凤舞 唇亡齿寒 山穷水尽 山清水秀
高考易错成语100例大全
001.沧海一粟:大海中的一粒谷子,表示非常的渺小。002.沧海遗珠: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者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003.蟾宫折桂:蟾宫,月宫;折桂,指人考中进士。旧时指人登科。004.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00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殃,灾祸;池,护城河。比喻无缘无故受连累。006.良莠不齐:良,善良,指好人;莠,恶草,比喻坏人。指好人坏人都有,夹杂在一起。(莠: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人)。007.诚惶诚恐:惶,害怕。原来是封建臣子对君王上奏的套语,表示尊敬、服从,又恐惧不安。现在用来形容尊敬、服从或不安的样子。带有贬义。008.魑魅魍魉:传说中的妖怪,现在用来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009.充耳不闻:充,堵塞。塞住耳朵不听。形容存心不听别人的话。010.抽薪止沸:抽去锅下的柴草来停止锅里开水的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釜底抽薪(扬汤止沸:比喻方法不彻底。)011.出水芙蓉:原来比喻诗歌写得清新,后来比喻女性的美丽。012.晨钟暮鼓:寺院里早晚用来报时的钟鼓。后用来形容僧尼孤寂的生活,也用来比喻让人警醒的语言。013.础润知雨:屋的基石。看到基石湿润就知道要下雨。比喻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有征兆的。014.吹毛求疵:求,寻找;疵,小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错误。015.春风化雨:能长养万物的风和雨。后用来指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常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016.春秋笔法:孔丘修订《春秋》语句中含有褒贬。后人就指文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017.蹉跎岁月:蹉跎,时间白白过去。形容虚度光阴。018.错彩镂金:错,涂饰;镂,刻。涂绘五彩,雕刻金银,装饰的十分工丽。形容文学作品词汇绚烂。019.大而无当:虽然很大,但不实用。020.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引申为见识广博。指学识渊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的人。021.大放厥词:厥,其,代词,他的。现在指大发议论,多是贬义。022.椎心泣血:椎心,捶打胸脯;泣血,悲切得哭不出声音,就象眼睛中要流泪一样。形容悲痛到了极点。读音chui2023.唇齿相依: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不能离开。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024.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厉害共同。025.大腹便便:腹,肚子;便便,肥大的样子。肚子肥大,多形容孕妇和剥削者。026.大相径庭:劲挺,相差很大。形容彼此相去很远。027.大巧若拙。真正灵巧的人,不自己炫耀,表面好象很笨拙。028.待价而沽:沽,出卖。等待高价出售。旧时比喻某些人等待时机出来作官。029.戴月披星:形容早出晚归,也形容不分昼夜地走路或在野外辛勤的劳作。030.箪食壶浆:箪,古代盛饭的竹器;食,食物。古时候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老欢迎他们所拥护的军队。后来用此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031.箪食瓢饮:一箪的食物,一瓢的饮料。古代指贫苦的生活。032.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高深的地步。也写作升堂入室。033.得陇望蜀:比喻人贪得无厌,得到了这个,还想那个。034.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极其分明,透彻深刻,就像看火一样。035.大快人心:使人们的心里非常痛快。常用以指坏人坏事受到应得的惩罚或打击。036.殚精竭虑:耗尽精力,费尽心思。竭,用尽;虑,思索。
高考易错成语560个
高考易错成语560例 1. 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3. 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白驹,骏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胫,小腿。 15. 不负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16. 不为(wéi)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27.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形容拘谨畏惧而又愤怒的样子。 28.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地。 29. 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 30.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原是君主时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 31. 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32. 曾经沧桑: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里。 33. 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蚕、鲸,名词作状语) 34. 沧海一粟(sù):比喻非常微小。粟,谷子。 35. 从善如流:接受善意的规劝,如同水流向下那样迅速而自然。 36. 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37. 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38. 大智若愚: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锋芒,表面看来好像很愚笨。多含褒义。 39. 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比较晚。 40. 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41. 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含贬义。 42. 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水平。 43. 顶礼膜拜:比喻崇拜到极点,含贬义。 44. 东山再起: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45.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语出唐代杜牧诗。 46. 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指公堂上受审。 47. 多事之秋:事变很多的时期。 48. 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濡,沾湿。 49. 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都能够详尽地说出来。 50. 耳提在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形容恳切教导。语出《诗经》。 51. 繁文缛(rù)节: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繁多。也比喻多余锁碎的手续。文,礼节,仪式;缛,繁多,烦琐。 52. 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夷,平常。 53. 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54. 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55. 粉墨登场:化妆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56. 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些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也说“俯拾即是”。 57. 感同身受:心里很感谢,如同亲身感受到恩惠一样。多用于代人向对方致谢。 58. 高屋建瓴(líng):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建,倾倒;瓴,水瓶。 59. 革故鼎新:去掉旧的,建立新的。 60. 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正确的一套做。是,对,正确。 61. 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62. 功亏一篑(kuì):比喻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有完成。亏,缺少;篑,土筐。 63. 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故步,走老步子;封,限制住。“故”也作“固”。 64. 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光怪,光彩奇异;陆离,色彩繁杂。 65. 管窥蠡(lí)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蠡,贝壳做的瓢。 66. 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也说神工鬼斧。 67. 过眼云烟:比喻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68. 海市蜃楼:比喻人世繁华的虚幻,虚幻的事物。 69.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不到家,却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语出《庄子》。 70. 沆瀣(hàng xiè)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71. 好为人师: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 72. 鹤发童颜: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73. 怙(hù)恶不悛(quān):坚持作恶,不肯悔改。怙,依靠,依仗;悛,悔改。 74. 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成消除。涣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水一样消融。 75. 讳莫如深:隐瞒得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76. 祸起萧墙:祸乱从内部发生。萧墙,照壁,比喻内部。 77. 济济(jǐ)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含有在一起。济济,众多。 78. 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79. 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程,计算。 80. 间(jiān)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进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81. (82)见微知著:见到微小的迹象,就能察知发展的趋势。微,小,指刚显露出的苗头;著,明显。 82. 江郎才尽:比喻才思枯竭。 83. 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84. 胶柱鼓瑟(sè):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柱瑟上调弦的短木,被粘住,就不能调整音高。 85. 金科玉律:必须遵守、不能改烃的信条。多含贬义。 86. 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揖,作揖,表示欢迎。 87. 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88. 梁上君子:代称窃贼。语见《后汉书》。 89. 两小无猜:男女小的时候在一起玩耍,天真烂漫,没有猜疑。 90. 廖若晨星: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 91. 林林总总:形容繁多。 92. 鳞次栉(zhì)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93. 令人发指:形容极度愤怒。发指,头发直竖起来。 94. 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95. 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96.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差错。 97. 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椟,匣子。语出《韩非子》。 98. 满目疮痍:形容受到严重破坏的景况。疮痍,创伤。 99. 蓬荜(bì)增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蓬荜,“蓬门荜户”的省略。也说“蓬荜生辉”。 100. 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披,揭开。 101. 否(pǐ)极泰来:比喻情况从极坏转好。否,凶;泰,吉。 102.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语见《史记》和《世说新语》。 103. 七手八脚:形容大家一起动手,人多手杂的样子。 104. 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罄,尽。 105. 忍痛割爱:忍受痛苦放弃自己心爱的东西。 106. 如履薄冰:如同踩在薄冰上面一样。比喻做事非常小心谨慎,存有戒心。履,踩,踏。 107. 如丧考妣(bǐ):像死了父母一样的伤心和着急,含贬义。考妣,(死去的)父亲和母亲。 108. 如数家珍: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109. 三缄(jiān)其口:形容说话过分谨慎,不敢或不肯开口。缄,闭。
高考易错成语:高考易错成语100个
1.暗(黯)然失色 黯然,阴暗的样子。“黯然失色”,形容相比之下暗淡无光,大为逊色的样子。2.按步(部)就班 部,门类;班,次序。“按部就班”,指按其门类,就其次序,比喻学习要循序渐进,做事要遵循规章。3.安(按)兵不动 指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时机,也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按,压住、搁下。4.暴珍(殄)天物 任意糟蹋东西。殄,灭绝;天物,自然界的宝贵生物。5.别出新(心)裁 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6.毕(筚)路蓝缕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意指驾着柴车,穿着破旧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艰辛。7.变本加利(厉) 厉,通砺,在这句成语里当“更加深一层”或“更加严重” 讲。8.病入膏盲(肓) 病到了无可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膏肓,中医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认为此二者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9.不可明(名)状 名,说出;状,形容、描述。“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10.不加(假)思索 假,假借、依靠。“不假思索”,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11.不茅(毛)之地 “不毛之地”形容贫瘠的土地或荒凉的地区。12.不径(胫)而走 胫,小腿。“不胫而走”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传播流行。13.不落巢(窠)臼 窠、巢同义,但“窠臼”与鸟巢无关,含义是“现成格式、老套子”。14.苍(沧)海桑田 沧海,蓝色的海洋。“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15.重蹈复(覆)辙 不吸取失败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覆辙,翻过来的老路。16.出奇致(制)胜 制,取得。“制胜”,取胜。17.穿(川)流不息 行人、车马等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川,河流。18.发奋(愤)图强 下定决心,努力进取,谋求强盛。发愤:决心努力。19.飞扬拔(跋)扈 意气举动超越常轨,不受约束。跋扈,蛮横20.分道扬镖(镳) 镳,马嚼子。“扬镳”义为“策马”。“分道扬镳”,比喻志趣不同而分路。21.纷至踏(沓)来 连续不断的到来,纷纷到来。沓,多而重复。22.甘之如怡(饴) 感到像糖一样甜,表示甘愿承受艰苦、痛苦。饴,饴糖。23.各行其事(是) 是,正确的。“其是”,自以为正确的。所以,这句成语含有贬义。24.攻城掠(略)地 掠、略二字都有“夺取”义,但夺取的对象不同:掠,夺取人、财、地;略,夺取土地。25.固(故)步自封 故步,取自“邯郸学步”的故事,本义为“原来走路的姿势”,在这句成语里比喻成规旧套。“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盲目自得。26.骨梗(鲠)在喉 鲠,鱼刺。“骨鲠在喉”,比喻有话憋在心里不吐不快。27.鼓(蛊)惑人心 迷惑、毒害人心。蛊,毒虫,用来放在食物里害人。28.鬼域(蜮)伎俩 蜮,传说中在水里害人的怪物。“鬼蜮”即鬼怪。29.汗流夹(浃)背 浃,音jiā,义为“透彻”。“浃背”,湿透脊背。30.好高鹜(骛)远 骛,纵横奔驰,引申为“追求”。鹜,鸭子,无“追求”义。比喻不切实际,不踏实。31.和霭(蔼)可亲 态度温和,容易接近。蔼,和气、态度好。32.怙恶不俊(悛) 坚持作恶,不肯悔改。悛,悔改。33.煌煌(皇皇)巨著 皇皇,形容盛大。“皇皇巨著”,形容著作浩大。34.既往不究(咎) 咎,本义为“过失、罪过”,引申为“责备”。“不咎” 即不责备。35.及及(岌岌)可危 岌岌,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36.竭泽而鱼(渔) 渔,捕鱼。“竭泽而渔”直译为“排尽湖水捕鱼”, 比喻一味索取而不留余地。37.禁(噤)若寒蝉 噤,闭口不言。寒蝉,秋后的蝉,寒蝉是不叫的。这句成语用“寒蝉”作比喻,形容不敢作声。38.金璧(碧)辉煌 “金”和“碧”,是国画的两种颜料:金黄色的泥金和翠绿色的石绿。用它们画出来的画,鲜亮耀眼。“金碧辉煌”通常用于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39.精兵减(简)政 “精简”不是“减少”,而是去掉不必要的,留下必要的,从而使机构精干,人员素质更高。“精简”的真谛在于精干。40.苦心孤旨(诣) 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诣,到。41.烩灸(脍炙)人口 脍,切得很薄的肉片;炙,烤肉。“脍炙人口”,比喻优美的诗文或美好的事物得到人们交口称赞。42.老奸巨滑(猾) 形容十分奸诈狡猾。猾,狡猾43.厉(励)精图治 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励,振奋。44.礼上(尚)往来 尚,崇尚,讲究。“礼尚往来”,指礼节上注重有来有往。45.廖廖(寥寥)无几 形容非常少。寥寥,稀少。46.鳞次节(栉)比 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整齐地排列。栉,梳篦。47.伶牙利(俐)齿 伶俐,聪明灵活。“伶牙俐齿”,形容口齿伶俐,能说会道。48.流言非(蜚)语 蜚,同“飞”。流言、飞语,均指毫无根据的话。“流言蜚语”多指诬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49.留(流)芳百世 美名流传百世。流芳,流传美名。50.毛骨耸(悚)然 悚,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51.美仑(轮)美奂 轮,轮囷,古代的圆形谷仓,形容高大的样子。奂,众多。“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的高大宏丽,其他用法要慎重。52.迷(弥)天大谎 弥天,满天,形容“谎言已达到极致”。53.糜糜(靡靡)之音 低级趣味的音乐。靡靡,颓废淫荡。54.棉(绵)里藏针 形容柔中有刚,或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绵,丝绵。55.明火执杖(仗) 仗,兵器。“明火执仗”,指点燃火炬,手拿武器,比喻强盗行为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56.名符(副)其实 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57.名贯九洲(州) 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所以“九州”是“天下”的同义词。大禹时代的“天下”,即华夏大地。58.默(墨)守陈(成)规 墨守,墨翟之守,说的是墨子与公输般较量攻守的故事,本义为“固守”,后来演变成“守旧”。成规,久已通行的规则或方法。“墨守成规”,比喻因遁守旧不知变通。59.沤(呕)心沥血 呕心,费尽心思;沥血,滴血。“呕心沥血”,竭尽心血。60.旁证(征)博引 旁,广泛;征,搜集。“旁征博引”,形容做文章广泛搜集和引用材料,增强文章的说服力。61.青出于兰(蓝)而胜于兰(蓝) “兰”是“兰”的简化字,不是“蓝”的简化字,“蓝”简化作“蓝”。蓝,蓼蓝,一种草本植物,叶汁可作蓝色染料。青,靛青,从蓼蓝叶汁中提炼出来的青色染料,颜色比蓝深,所以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作为成语,比喻学生超过老师,后人超过前人。62.磬(罄)竹难书 罄,器皿中空,用尽;竹,竹简,古代的书写材料;罄竹,把竹简用光了。“罄竹难书”,多用以形容罪大恶极,比喻罪恶事实多得写不完。63.人才挤挤(济济) 济济,读作jǐjǐ,义为“众多的样子”。类似的成语还有“济济一堂”。64.如愿以尝(偿) 偿,归还、抵补,引申为“满足”。“如愿以偿”表示自己的愿望实现了。65.弱不经(禁)风 禁,承受。66.色彩斑烂(斓) 斑,斑点或斑纹;斓,多彩。“斑斓”,形容灿烂多彩。67.山青(清)水秀 清,清明洁净。“山清秀水”,山水清净秀丽。68.稍(少)安勿(毋)躁 少,音shǎo,暂时。毋,不要。“少安毋躁” 的意思是:耐心等待,不要急躁。69.水乳交溶(融) 融,融合。比喻关系融洽或结合紧密。70.所向披糜(靡) 力量所到之处,一切障碍全被扫除。靡,顺风倒下。71.危如垒(累)卵 累,堆积。“累卵”,一层层堆积起来的蛋,比喻局势极不稳定。72.委屈(曲)求全 曲意迁就,以求事成。曲,委曲己意。73.相形见拙(绌) 跟另一些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绌,不够、不足。74.向偶(隅)而泣 独自在一旁哭泣,比喻非常孤立或因得不到机会而失望、难过。隅,角落。75.心无旁鹜(骛) 骛,纵横奔驰,引申为“追求”。“旁骛”,没有杂念,比喻专心致志。鹜,鸭子,无“追求”义。76.心心相映(印) 印,印证。“心心相印”原为佛教术语,本义为“以心印证佛法”。演化为成语,形容思想境界和感情完全一致。77.辛辛(莘莘)学子 许多学生。莘莘,众多。78.虚座(左)以待 空着左边的尊位恭候贵客,指特意留待他人。左,古礼主人居右,宾客居左,因以左为尊。79.炫(烜)赫一时 名声、气势在一个时期内很盛。烜,盛大。80.淹(湮)没无闻 被埋没而无人知晓。湮,埋没。81.淹淹(奄奄)一息 形容气息微弱的垂死之状。奄奄,气息微弱。82.掩(偃)旗息鼓 偃,本义为“人倒地若卧”,引申为“隐匿”。“偃旗息鼓”,指放倒旗帜,停止敲鼓,形容隐蔽行动,也指停止战争或停止行动。83.摇摇欲堕(坠) 形容极不稳固,就要掉下来或垮台。坠,掉下。84.遗(贻)笑大方 遗、贻二字,都有“留下”的意思,但使用时有所分工:表示“死人留下”用“遗”,表示一般留下用“贻”。“大方”,专家、方家。“贻笑大方”,让行家里手见笑。类似的成语还有:“贻害无穷”、“贻害后学”。85.以(倚)老卖老 倚,仗恃。“倚老”,倚仗年纪大。86.饮鸠(鸩)止渴 鸩,传说中的一种鸟,用它的羽毛泡酒,可以致人死命。87.渊源(源远)流长 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88.越桌(俎)代庖 厨子没做饭,掌管祭祀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俎,古代祭祀时盛牛羊等祭品的器具。89.悠(优)哉游哉 优,本义为“吃饱了”,引申为“有余、悠闲”。“优哉游哉”,形容悠闲自在。90.忧(优)柔寡断 优,由“悠闲”引申为“犹豫”。91.再接再励(厉) 厉,通“砺”,即磨刀石,作动词用,表示“磨砺”。“再接再厉”源自唐代诗人孟郊描写斗鸡情景的诗句:斗鸡在再次厮斗之前[再接],先在地上磨喙[再厉]。“再接再厉”,比喻做事要不断努力。92.责无旁代(贷) 贷,借贷,要求贷方守信,不可推卸还贷的责任。“旁贷”,推卸给别人。93.仗义直(执)言 执言,说公道话。94.真知卓(灼)见 灼,本义为“火烧”,引申为“明白、透彻”。“真知灼见”,建立在真知基础上的正确而深刻的见解。95.针贬(砭)时弊 砭,古代治病的石针,“针砭”在这句成语里作动词,当“指出”讲。96.震(振)聋发聩 “振”和“发”同义,都是“唤起”的意思;“聋” 和“聩”也同义,都是“听不见声音”。“振聋发聩”,比喻唤醒精神麻木的人。97.众口烁(铄)金 众人异口同声的议论,足能熔化金属,形容社会舆论的力量很大。铄,熔化。98.纵横俾(捭)阖 以辞令打动别人,在政治和外交上运用分化和争取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捭阖,开合。捭,分开。99.走头(投)无路 走投,投奔。“走投无路”,比喻陷入绝境。100.自出机抒(杼) 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别出心裁,富有新意。机杼:织布机,又用来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
高考常见容易错的成语有哪些要有解释
1.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过分。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中和之美。并非悲哀而不伤心。 2.哀兵必胜:遭受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必定胜利。“哀兵”不能误解为哀丧的军队。 3.爱屋及乌:因为爱那个人,而连带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因爱一个人而连带喜爱跟他有关的人或物。 4.爱莫能助: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正:同情;误:喜爱) 5.安土重迁: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重”在这里解释为 “难”,在家乡住惯了,不愿轻易迁移。形容留恋故土。 6.安危相易:平安与危难可以互相转化。易:变换。 7.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8.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9.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10.百身何赎:意思是白死一百次,也换不过来。后来表示对死者极其沉痛的悼念。赎:抵偿。 11.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长远之计,需要付出艰辛。(正:培育;误:树木) 1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于现有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成绩。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比喻道行修养的极高境界。 13.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指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 14.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含贬义) 15.坂上走丸:坂,山坡。走:快跑,像在斜坡上滚弹丸一样,快地往下。形容事情发展很快。 16.鲍鱼之肆:卖咸鱼的铺子。比喻恶劣的环境。鲍鱼:咸鱼;肆:店铺。 17.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自然资源。暴:损害。殄:绝。 18.暴虎冯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暴:徒手搏斗。冯(píng)河:涉水过河。 19.毕其功于一役:毕:尽,完成。一次战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几项任务都做完。 20.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事业的艰辛。筚路:柴车。蓝缕:破旧的衣服。 21.比翼双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比翼,翅膀挨着翅膀。双飞,成双的并飞。(连动式;作谓语、宾语、补语) 22.敝帚自珍: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主谓式;作谓 语、定语、状语;比喻自己的东西不值钱舍不得扔掉) 23.鞭辟人里:里,里头;辟,透彻.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也形容言辞或文章的道理很深刻、透彻。要 注意语境:他对这个问题分析很全面,可谓鞭辟入里.前后不一致,前面说全面,后面说透彻。 24.表里山河:内有高山,外有大河。形容地势险要。 25.标新立异: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形容故意与众不同以显示自己) 26.别无长物:表面上看起来是别无特长,其实是指再没有别的东西,形容除此之外空无所有。 27.别开生面:另外开创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格局。生面:新的格局。 28.博闻强识: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正:记忆;误:认识) 29.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30.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 31.不敢旁骛:不敢再来求别的.形容注意力集中于一点. 32.不分轩轾;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轾.比喻不分高低优劣。 33.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声音、书信、情绪等) 34.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态度蛮横,不讲道理。(正:使明白;误:作比喻) 35.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本词与“不约而同”区别开来,“不约而同” 也有不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的意思,但“不约而同”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36.不耻下问: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37.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错误地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38.不经之谈:荒诞无稽的话。(正:正常;误:经常) 39.不亦乐乎:不也很快乐吗?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40.不可救药: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41.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42.不可理喻:不是不值得让人搭理,而是不能够用道理来使他明白,形容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43.不可终日:形容形势危急或心中惶恐。 44.不可向迩:不能接近。 45.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愚昧或蛮横。 46.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强调神秘奥妙。 47.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48.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容易误用为贬义。 49.不易之论:很容易让人理解为不易理解的言论,实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50.不稂不莠: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比喻人不成材,没有出息.作贬义。 51.不虞之事:事先没有预料到的事情。不虞:出乎意料。 52.不一而足:原指不是一件事就可以满足的,后指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不止出现一件或一次。 53.不肖子孙:指不能继承先辈事业或遗志的人。不肖:不像其先辈。 54.不速之客:不请自来的客人。速:邀请。 55.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用作谦词。 56.不孚众望:没有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贬义。 57.不法常可:不盲目效法因袭历来所认可的事。常可:永久认可的道理和成规。 58.不齿于人类:不能列入人类。意思是不能算人。齿:排列、并列。 59.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不作状语。易与“不约而同”(只作状语不作谓语)混用。 60.不逞之徒:指心怀不满而胡作非为的人。不逞:不得志,不如意。 61.不足为训:并非不值得作为教训,而是不值得作为遵循或仿效的法则。 62.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63.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正:对;误:这样) 64.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65.不学无术:既没有学问,又没有能力。(正:学问;误:学习)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66.不速之客:没有邀请而门己来的客人。(正:邀请;误:迅速) 67.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 68.不期而遇:事先没有约定却意外地遇上了。(正:约定时日;误:日期) 69.不能自已:自己不能控制住感情。(正:停止;误:已经) 71.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72.沧海横流:海水四处泛流。比喻时世动荡,社会动乱不安。沧海:大海。 73.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74.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或不久以前。不能误解为不久的将来。 75.曾经沧海:出自唐·元稹《离思》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曾经:经历过;沧海:大海。比喻曾经见过大世面,不把平常事物放在眼里。 76.察颜观色:观察对方脸色,以摸清其真实的意图。(正:脸色;误:颜色) 77.差强人意:差:稍微地。原来意思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容易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78.长治久安:国家长期太平、安定。(正:太平;误:治理) 79.尝鼎一膏:膏:切成块的肉,尝鼎中的一块肉而可知鼎中食物的滋味,比喻根据部分可以推知全体。 80.陈言务去:陈旧的言词一定要去掉,也指写作时要排除俗套,努力更新。 81.城下之盟:因敌军兵临城下而被迫签订了屈辱性的和约。 82.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正:塞住;误:充满) 83.踌躇满志: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形容心满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样子。 84.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85.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贬义。褒义用“殚精竭虑”。 86.穿云裂石: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 87.蠢蠢欲动: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88.从井救人:跟着跳下井去,打救落井的人。比喻做好事的方式不当,不能救人反而危及自己。 89.从谏如流:听从规劝像流水一样自然。形容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 90.从善如登:登:升高。顺从好的就像登高一样。比喻学好不容易,要花力气。 91.错落有致:事物安排布置参差不齐而别有情趣。(正:情趣;误:景致) D 92.大而化之:不是把大的化成小的,而是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 93.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用法:偏正式;作宾语) 94.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表达群众的感情) 95.殚精竭虑:形容用尽心思。(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多用于书面语) 96.党同伐异: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袒护,跟自己意见不同的就加以攻击。(正:偏袒;误:党派) 97.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错:当仁不让的责任) 98.得陇望蜀:比喻人贪得无厌,得到了这个,还想那个。 99.登峰造极: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到达极高的境地) 100.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使用时不能只看其表层意思。 101.等闲视之: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预重视。 102.雕虫小技: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偏正式,作主语、宾语) 103.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104.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极其分明,就像看火一样。 105.东涂西抹: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 106.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107.独具慧眼:不可理解为只有一个眼,其实形容具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眼光. 108.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109.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 110.多事之秋: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111.恶衣恶食:粗劣的衣着和食物。 112.耳闻目睹: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113.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的贬义。 114.耳濡目染:经常接触就自然而然受到影响。濡:沾湿;染:沾染。 115.耳根清静:耳边根清静,没有什么干扰。形容生活平静。 116.耳鬓厮磨:鬓:鬓发;厮:互相;磨:擦。耳与鬓发互相摩擦。形容相处亲密。(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男女相恋) 117.二三其德:意为三心二意,没有定准,不是形容品德低劣. F 118.伐功矜能:炫耀自己的功劳,夸耀自己的才能。(正:炫耀;误:讨伐) 119.罚不当罪:惩罚与所犯的罪行不相当,指惩罚过轻。(正:相当;误:应当) 120.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气势宏伟。 121.繁文缛节: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正:仪式;误:文章) 122.犯而不较:别人触犯了自己不要计较。 123.非异人任:不能取义为一般人物就可担任,而是表示一种事应由自己来承担责任。 124.匪夷所思:匪:不是;夷:平常。原指一般人所想不到的。后来形容人的思想寓奇。 125.分庭抗礼:客人和主人分立在庭院两侧,以平等的地位相对行礼。(正:对等;误:对抗) 126.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晷:日影。 127.粉墨登场:妆扮好了,登场演戏。今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登上了政治舞台。 128.风声鹤唳: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溃,溃兵听到风声和鹤叫都疑为追兵。形容惊慌疑惧。不能望文生义。常与“草木皆兵”连用。有人用“杀得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算错。 129.凤毛麟角:凤凰的毛、麒麟的角。比喻罕见而珍贵的人才或事物。 130.妇姑勃奚:妇:儿媳;姑:婆婆。婆婆同儿媳争吵,后来比喻为无关紧要的细小事而争吵。 131.附庸风雅:附庸:追随;风雅:文雅,多指才学。为了装点门面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不能误作褒义。 G 132.改头换面:只改形式,不换内容。贬义。 133.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以上两词都不代替“改邪归正”。 134.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135.高山景行:不是指高山美,而是比喻崇高的德行. 136.高山仰止:像仰望高山那样,对伟大的人物表示仰望和崇敬。仰止:仰慕,向往。 137.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高妙。 138.高层建瓴:瓴:盛水的瓶子。在高高的屋顶上把瓶子里的水往下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 139.高谈阔论: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140.更仆难数:“更”在这里指“换”。这个成语原意是说换了几班侍者,宾主要说的话还是说不完,后来形容要说的话还有很多. 141.耿耿于怀:形容心存怨恨。 142.工力悉敌:双方用的功夫和力量不分高低.常用来形容两个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不分上下. 143.勾画了了:一笔一画都很清楚。 144.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的后面.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作前后好坏不相称.一般作贬义,用于自称时含谦义。 145.固若金汤:形容工事非常坚固,不易攻破。(正:坚固的城墙;误:金属) 146.瓜田李下:瓜田里,李子树下。比喻容易发生嫌疑伪地方。 147.刮目相看:要用新的眼光看待别人,多指看待别人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易混“另眼相看”。 148.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测量海水。比喻眼光狭小,见识短浅,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肤浅。蠡:瓢。测:量。 149.官样文章:旧时官场中有固定格式和套语的例行公文。比喻光注意形式,没有实际内容的空话,或照例敷衍的虚文滥调。(偏正式;作宾语、定语) 150.光怪陆离:色彩纷繁,现象奇异。中性,不要误认为贬义。 151.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高超,不像人工所能制成的。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152.过犹不及:犹:如同。事情做得过火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不能错误地理解为做得太不够了。 H 153.海晏清河:沧海波平,黄河水清。比喻天下太平。晏:平静。 154.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155.含垢忍辱:忍受耻辱。(正:耻辱;误:污垢) 156.含英咀华:咀:咀嚼;英、华:花朵。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欣赏、领会诗文的精华。使用时注意本词领会的对象。 157.邯郸学步:到邯郸学人家迈步走路。比喻生硬地模仿,不但学不到人家的本领,反而连自己固有的长处也丢掉了。 158.汗马功劳: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159.汗牛充栋:只形容藏书很多,不用于其他事物。 160.沆瀣一气:比喻气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沆瀣:夜间的水气。 161.毫发不爽:形容丝毫不差。(正:差失;误:爽快) 162.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不能误用作贬义。 163.皓首穷经:钻研经典一直到老。皓首:白头。穷:尽,到极点。 164.河东狮吼:不是河东的狮子大叫,它是指厉害的妇人,用来嘲笑怕老婆的男人。 165.涸辙之鲋:干困在车辙沟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涸:水干。 166.鸿篇巨制:形容工程大,功夫深的著作。(作主语、宾语、兼语;形容篇幅长的作品) 167.烘云托月:原指一种画月亮的传统手法。后比喻从侧面渲染以显示或突出主体。(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文学艺术等方面) 168.怙恶不悛:怙:依靠;悛:悔改。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169.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兼语式;作谓语、定语) 170.华而不实:只开花不结果。(正:开花;误:华丽) 171.怀瑾握瑜:瑾;瑜:美玉。比喻人具有纯洁而美好的品德。 172.涣然冰释:像冰块遇热,一下子就融解了。比喻疑虑、误会很快消除。 173.讳莫如深:事情重大,因而隐瞒不报。(正:隐瞒;误:忌讳) 174.绘声绘色:形容描写生动逼真,常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 175.挥洒自如: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176.火中取栗:比喻为别人冒险,白吃苦头,自己却得不到好处。 177.祸起萧墙: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