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美食的成语
1、其来味无穷
其味无穷是源一个成语,读音bai是qí wèi wú qióng,意思是其中的味道没du有穷尽,形zhi容含义深刻,使人回dao味不尽。
2、垂涎欲滴
垂涎欲滴,拼音是chuí xián yù dī ,汉语成语,意思是馋得连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形容非常馋想吃的样子,也比喻看到好的东西,十分羡慕,极想得到(含贬义)。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招海贾文》:“垂涎闪舌兮,挥霍旁午。”
3、五味俱全
五味俱全,成语,出自《礼记·礼运》,形容调味(酸甜苦辣咸)齐全适宜,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心境等。另还有马志明的相声《五味俱全》。
4、珍馐美馔
珍馐美馔,读音zhēn xiū měi zhuàn,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滋味好的食物,好吃的食物。
5、八珍玉食
成语八珍玉食,泛指精美的食品。出自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万语对生意。” 近义词为山珍海味。山珍海味是产自山野和海洋的名贵珍稀食品,是食物中的精品的部分,熊掌、燕窝、鱼翅、海参等,在古人食谱上常充主角。
关于美食的成语大全
狼吞虎咽、津津有味e69da5e887aa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3653333、余味无穷、大快朵颐、饥不择食。
一、狼吞虎咽
白话释义:狼在吞食食物,虎在咽下猎物。
出处:《官场现形记》:“不上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个精光。”
朝代:清
作者:李宝嘉
二、津津有味
白话释义: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出处:·《朱舜水集·答野节书之十七首》:“佳作愈;读愈觉津津有味;可见理胜之文;大胜他人词致美好也。”
朝代:明
作者:朱之瑜
翻译:好诗愈;读越觉得津津有味;可以看到理胜的文章;大胜过其他人带来美好的词。
三、余味无穷
白话释义:形容美妙的诗文、歌曲或可口的食物耐人回味。
出处:《白门柳·夕阳芳草》第五章:“须是如我方才的样子,轻吸慢嘘,不惟安然无恙,且觉余味无穷哩!”
朝代:近代
作者:刘斯奋
翻译:必须是像我刚才的模样,轻吸慢吐气,不仅安然无恙,而且觉得多味无穷哩!
四、大快朵颐
白话释义:指吃喝方面,形容大饱口福、痛快淋漓地大吃一通、非常快活的享受美食。
出处:《周易·颐》:“舍尔灵龟,观我朵颐。”
朝代:周
作者:姬昌
翻译:你自己放着大量财物,还来窥伺我的衣食。
五、饥不择食
白话释义:饿极了的时候,就不挑拣食物了。比喻急需的时候顾不得选择。
出处:·《五灯会元·天然禅师》:“士曰:‘饥不择食。’”
朝代:宋
作者:释普济
翻译:这位先生说:饿极了的时候,就不挑拣食物了。
描写食物很好吃的四字成语
描写食物很好吃e68a84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3643031的四字成语有垂涎欲滴、食指大动、垂涎三尺、五味俱全、齿颊生香。
一、垂涎欲滴
释义:馋得连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形容非常馋想吃的样子,也比喻看到好的东西,十分羡慕,极想得到(含贬义)。
出处:邹韬奋《经历·贫民窟里的报馆》:“但是在我这样的一个穷小子看来,确觉得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而且老实说,确也有些垂涎欲滴! ”
二、食指大动
释义: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
出处:《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
译文:楚国人献给郑灵公一只大甲鱼。公子宋和子家将要进见,走在路上,公子宋的食指忽然自己动了起来。
三、垂涎三尺
释义:指嘴边挂着三尺长的口水,形容嘴馋到极点。亦形容羡慕到极点,极想据为己有。
出处:老舍《赵子曰》第三章:“对面坐着一个垂涎三尺的小黑白花狗,挤眉弄眼的希望吃些白薯须子和皮。”
四、五味俱全
释义:形容调味齐全适宜。
出处: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大人你明如镜,清似水,照妾身肝胆虚实,那羹本五味俱全。”
五、齿颊生香
释义:指嘴边觉有香气生出,形容谈及之事使人产生美感。
出处: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我只爱駪夫家的双红姐,说着还齿颊生香。”
形容“美味”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八珍玉食、垂涎欲滴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431353930、垂涎三尺、津津有味、脍炙人口、三牲五鼎、食指大动、五味俱全、秀色可餐、山珍海味一、八珍玉食解释:泛指精美的肴馔。出自: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万语对生意。”译文:“精美的肴馔邀请你吃饭,千言万对回答生意。”二、垂涎欲滴解释:涎:口水。馋得连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形容十分贪婪的样子。出自:邹韬奋《经历·贫民窟里的报馆》:“但是在我这样的一个穷小子看来,确觉得 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而且老实说,确也有些垂涎欲滴!”三、垂涎三尺解释:涎:口水。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出自:现代老舍《赵子曰》第三章:“对面坐着一个垂涎三尺的小黑白花狗,挤眉弄眼的希望吃些白薯须子和皮。”四、津津有味解释: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出自: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二章:“话是这样说,可是谈起理论,许宁还是一套套地向道静谈得津津有味,头头是道。”五、脍炙人口解释: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讼。出自:现代闻一多《歌与诗》:“一部脍炙人口的《国风》与《小雅》,也是“三百篇”的最精采部分,便是诗歌合作中最美满的成绩。 ”
描写美食的词语(20个左右,越多越好)
给你推荐以下描写美食的词语:
1、芳香四溢:拼音:fang xiang si yi;甜气味到处扩散。
2、垂涎三尺:拼音:chuí xián sān chǐ;涎:口水。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6303761 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
3、垂涎欲滴:拼音:chuí xián yù dī;涎:口水。馋得连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形容十分贪婪的样子。
4、津津有味:拼音:jīn jīn yǒu wèi;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5、色味俱佳:拼音:se wei ju jia;指食物颜色和味道非常好。
6、脍炙人口:拼音:kuài zhì rén kǒu;意思是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被众人所称赞。
7、八珍玉食:拼音:bā zhēn yù shí;泛指精美的肴馔。
8、口齿留香:拼音:kou chi liu xiang;品味这些字眼的感觉,就像细细品味美食,齿颊间留香持久, 回味悠长,给人留下美好而难忘的印象。
9、侈衣美食:拼音:chǐ yī měi shí;侈衣,华美的衣服;美食,鲜美的食物。言衣食俱精。出自《吕氏春秋·精通》。
10、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拼音:shí bù yàn jīng,kuài bù yàn xì;厌:通"餍"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精制细做。
11、大快朵颐:拼音:dà kuài duǒ yí;指吃喝方面,形容大饱口福、痛快淋漓地大吃一通、非常快活的享受美食。
12、玉盘珍馐:拼音:yù pán zhēn xiū;精美的食物。
13、饕餮大餐:拼音:tāo tiè dà cān;喻义食物太好吃,吃的太多,最后被撑死。
14、朝齑暮盐:拼音:zhāo jī mù yán;早餐用腌菜下饭,晚饭蘸盐进餐。形容饮食简单,生活清苦。
15、凤髓龙肝:拼音:fèng suǐ lóng gān ; 比喻珍奇美味。
16、三牲五鼎:拼音:sān shēng wǔ dǐng;原形容祭品丰盛。现形容食物丰富美好。
17、秀色可餐:拼音: xiù sè kě cān ;秀色:美女姿容或自然美景;餐:吃。原形容妇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丽。
18、津津有味:拼音: jīn jīn yǒu wèi ;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19、齿颊留香:拼音:chǐ jiá liú xiāng;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吃过美味之后,牙齿和两颊逐渐感觉到香甜的味道。
20、肥而不腻:拼音:fei er bu ni ;指菜,虽然是肥肉做的,但是不油腻;指人,人长的比较丰满,但没有赘肉。
形容 美食的成语
一:秀色可餐[ xiù sè kě cā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66303732n ] 1. 解释:秀色:美女姿容或自然美景;餐:吃。原形容妇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丽。2. 出自:晋·陆机《日出东南隅行》:“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3.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二:炊金馔玉[ chuī jīn zhuàn yù ] 1. 解释:炊:烧火做饭;馔:饮食,吃。形容丰盛的菜肴。2. 出自:唐·骆宾王《帝京篇》:“平台戚里带崇墉,炊金馔玉待鸣钟。”3. 示例:此邦百万多豪家,~纷如麻。 ◎清·施润章《悲老牛》诗三:山珍海味[ shān zhēn hǎi wèi ] 1. 解释: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2. 出自:唐·韦应物《长安道诗》:“山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羊羔如折葵。”3. 示例:调补剂不一定象~那样适味可口。 ◎闻一多《邓以蛰〈诗与历史〉题记》四:八珍玉食[ bā zhēn yù shí ] 1. 解释:泛指精美的肴馔。2. 出自: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万语对生意。”3.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形容珍美的食品五:五味俱全[ wǔ wèi jù quán ] 1. 解释:五味:酸甜苦辣咸的合称。形容调味齐全适宜。2. 出自:《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3. 示例:大人你明如镜,清似水,照妾身肝胆虚实,那羹本~。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