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表示声音的的成语
震耳欲聋、唉声叹气、振聋发聩、余音袅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65653166袅、鸦雀无声。
1、震耳欲聋zhèn ěr yù lóng
释义:形容声音很大
出处:沙汀《呼嚎》:"每座茶馆里都人声鼎沸,而超越这个,则是茶堂倌震耳欲聋的吆喝声。"
星新一《喂-出来》:他把扩音机紧靠住洞口,把音量开到最大限度,震耳欲聋的声音源源不断地从扩音机里传了出来,经久不息。
示例:马路上,汽车的喇叭声震耳欲聋。
近义词: 振聋发聩、响彻云霄、沸反盈天。
反义词: 万籁无声、万籁俱寂、鸦雀无声。
2、唉声叹气āi shēng tàn qì
出处: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
解释:因伤感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用法:作谓语、状语、补语;用于忧愁等叹息。
举例造句: 我看你脸上一团私欲愁闷气色!这会子又唉声叹气,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
近义词:长吁短叹、垂头丧气、无精打采。
反义词:喜眉笑眼、喜笑颜开、喜气洋洋。
3、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
释义: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用来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出处: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
近义词:醍醐灌顶
反义词:如堕烟海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
感情色彩:含褒义
4、余音袅袅yú yīn niǎo niǎo
原意:声音已经结束,余音还在缭绕。
引申: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近义词:余音绕梁
反义词:不堪入耳
5、鸦雀无声yā què wú shēng
解释:连乌鸦麻雀的叫声都没有。泛指什么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人们默不作声。被什么场面震撼了,或被什么难住了。
造句: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人们面面相觑。
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四卷:“公曰:'鸦去无声,运何言闻?'” 宋·苏轼《绝句三首》:“天风吹雨入阑干,乌鹊无声夜向阑。”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非常静
示 例 :直等到大众去净之后,静悄悄的,~。(清·李宝[3]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
表示声音好听的成语(急用!)
铿锵有力:声音响亮有力。 空谷传声: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264623333人在山谷里发出声音,立可听到回声。 口碑载道:称颂的声音充满了道路(口碑:众人口头称颂跟文字刻在石碑上一样)。 口口声声:每一次张开口,每一次发出声音,说的都是同样的话。形容把某一说法经常挂在口头。 龙吟虎啸:龙、虎的吼叫,形容人歌啸或吟咏声音的嘹亮。 锣鼓喧天:锣鼓的声音震天响。 默默无闻:不声不响,不为人所知(默默:没有声音;无闻:不曾听说)。形容不出名或不为人们所注意)。 气喘吁吁:吁吁:指张口呼吸的声音。形容呼吸短促。 泣不成声:抽泣哽噎发不出声音来,形容十分悲痛。 巧舌如簧:灵巧的舌头好像簧片,能发出动听的声音。形容能说会道。 轻手蹑脚:手脚动作声音很轻,尽量少出声音。 绕梁三日:形容(美妙的声音)在屋梁上回旋不绝。 人声鼎沸:人群声音嘈杂,就像锅子里的水在沸腾一样(鼎沸:鼎水沸腾,原比喻局势不安定,现比喻声音嘈杂)。 如簧之舌:好像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声音的舌头。形容能说会道。 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哀诉。形容悲切婉转的声音。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像听到他的声音,像看到他本人一样。比喻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非常生动逼真。 山鸣谷应:声音在山谷中引起回响。多比喻彼此投合、互相呼应。 余音绕梁:留下的声音环绕屋梁旋转不去。形容歌音美妙动听,久久留在记忆中。 声色俱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声嘶力竭:声音嘶哑,气力用尽。形容拼命地呼号、叫喊。 声应气求:应:应和,共鸣;求:寻找。形容朋友之间意气相投,象相同的声音互相共鸣、相同的气味互相融合一样。 石破天惊:原形容演奏箜篌,声音激荡,奇特,出人意外。现多比喻诗文、议论、演唱或事件使人震撼。 铁中铮铮:铮铮:金属器皿相碰的声音。金属敲起来当当响的材料。比喻出色人物。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相近的声音互相应和,相同的气味互相融合。比喻志趣相同的人互相呼应,自然结合。 万籁俱寂:一点声响也没有(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声响;俱寂:都静下来)。多形容自然环境的安静、幽静或冷静。 万籁无声:一点声音都没有。多形容自然环境的清静或冷静。 瓮声瓮气:形容声音粗重。 无病呻吟:没有病痛而故意发出表示痛苦的声音。比喻没有真情实感而强作感慨。 无声无臭: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默默无闻,也比喻对外界没有什么影响。 无声无息:没有声音,没有信息。比喻人的默默无闻或对事情不发生影响。 弦外之音:弦乐器的线上发出的声音以外的声音。比喻在说话中间接透露而不是直接说明的意思。 响彻云霄:形容声音响亮,穿透云层,直达高空。彻:贯透。 响遏行云:声音响彻云霄,阻挡飘动的云彩(遏:阻止)。形容歌声嘹亮。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比喻非常静。 鸦默雀静:非常静。形容人们的安静或人群聚集、活动的场所的安静。 牙牙学语:咿咿呀呀地学说话(牙牙:摹拟婴儿学说话的声音)。 音容宛在:声音和容貌如在眼前。多用于对死者的怀念,吊唁。 音容笑貌:人的声音、容貌和神态。 有声有色:有声音,有色彩。形容说话、作文生动精彩,表现出色。 余音袅袅:留下来的声音悠扬婉转,延绵不绝(袅袅:轻扬的样子)。 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的强烈的不满和怨恨。 振聋发聩:见“发聋振聩”。声音大得连聋子都听得见(聩:耳聋)。比喻言论惊人,影响深远。 震耳欲聋:几乎要震聋耳朵,形容声音极大。 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意义重大,声势浩大,也形容声音巨大 洋洋盈耳 袅袅余音 铿锵有力 风风韵韵 掷地有声 莺声燕语 绕梁三日 绵言细语 绘声绘色 黄莺出谷 余音饶梁 沉鱼出听 余音袅袅 娓娓动听 洋洋盈耳 袅袅余音
表示声音的词语有哪些
轰隆隆、淅淅沥沥2113、叮叮 、咚5261咚、噼里啪啦4102一、轰隆1653隆 [ hōng lóng lóng ] 解释:象声词。形专容雷声、炮声、爆属炸声、机器声等。示例:惠普尔喊道,轰隆隆一阵响,整个教堂在风中全垮了。二、淅淅沥沥 [ xī xī lì lì ] 解释:象声词。雨声。示例:洪深 《走私》:“窗上淅淅沥沥,是雨点打在玻璃上的声音。” 三、叮叮 [ dīng dīng ] 解释:(如轻敲小钟时所产生的)高音调的声音。示例:泉水叮叮当当地响,就像音乐家演奏的乐章。四、咚咚 [ dōng dōng ] 解释:象声词。一般形容碰撞声。示例:老舍 《二马》第二段六:“又正了正领带,拉了拉衣襟,然后才咚咚的下了楼。”五、噼里啪啦 [ pī li pā lā ] 解释:形容连续不断的爆裂、拍打等的声音:窗外传来~的鞭炮声。掌声~地响起来。也作劈里啪啦。示例:一想到这儿,眼泪就噼里啪啦地掉了下来。
表示声音的成语有哪些
震耳欲聋、哀声叹气、振聋发聩、震耳欲聋、余音袅袅、鸦雀无声、人声鼎沸、锣鼓喧天、万籁俱寂、鬼哭狼嚎、铿锵有力、空谷传声、龙吟虎啸、如泣如诉、山鸣谷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