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鸿门宴的成语10个
取而代之,先发制人,破釜沉舟,以一当十,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沐猴而冠,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一决雌雄,妇人之仁,拔山盖世,披坚执锐,分我杯羹,所向披靡
鸿门宴里面出了那几个成语
秋毫不犯复 qiū háo bù fàn
意思:制军纪严明,不侵犯人民2113的利益。
造句:我狼5261族与它4102秋毫不犯,他何东狮显然是想要1653独霸出云山脉。
劳苦功高 láo kǔ gōng gāo
意思:做事勤苦,功劳很大。
造句:人民给这位劳苦功高的功臣以最高的荣誉。
约法三章 yuè fǎ sān zhāng
意思:是指事先约好或明确规定的事。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造句:在事情开始之前,我们不妨先约法三章。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yì zài pèi gōng意思: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造句:在讨论会上,他的一番话却暗有所指,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彘肩斗酒 zhì jiān dòu jiǔ
意思:形容英雄豪壮之气。
造句:海浪之间不断地彼此猛烈撞击,彘肩斗酒,誓死争夺不共戴天一样,宛如挥舞着恶魔的臂弯般击打着粉碎,龙卷风般的漩涡疯狂地撕咬着船身。
《鸿门宴》的成语有哪些?
斗酒彘肩[zhì jiān dòu jiǔ]
〖解释〗形容英雄豪壮之气。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哙遂入,披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5633932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项王曰:‘壮士,赐之卮(zhī)[4]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示例〗~渡江人,南部莺花每怆神。 吴梅《马鞍山麓吊刘龙洲墓》诗
秋毫无犯[qiū háo wú fàn]
〖解释〗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后汉书·岑彭传》:“持军整齐,秋毫无犯。”
〖示例〗~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 唐·李白《永王东巡歌》
劳苦功高[láo kǔ gōng gāo]
〖解释〗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
〖示例〗这是决战的最后五分钟了!这一班~的“英雄”,手颤颤地举着“胜利之杯”,心头还不免有些怔忡不定。 茅盾《子夜》十五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rén wéi dāo zǔ,wǒ wéi yú ròu] 〖解释〗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示例〗还不是~,寄人篱下的日子究竟到了什么时候为止? 朱道南《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xiàng zhuāng wǔ jiàn,yì zài pèi gōng]
〖解释〗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示例〗在讨论会上,他的一番话却暗有所指,~。
大行不顾细谨[dà háng bù gù xì jǐn]
〖注释〗大行:干大事,大的作为。顾:顾念,考虑。细谨:细微末节,小的谨慎。辞:拒绝。不辞:不躲避、不回避。让:责备。〖解释〗做大事的人不拘泥于小节,有大礼节的人不躲避小的责备。
〖出处〗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出自鸿门宴的成语
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yì zài pèi gōng
〖解释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3353766〗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示例〗在讨论会上,他的一番话却暗有所指,~。
2、秋毫不犯 qiū háo bù fàn
〖解释〗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后汉书·岑彭传》:“持军整齐,秋毫无犯。”
〖示例〗~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 唐·李白《永王东巡歌》
3、劳苦功高 láo kǔ gōng gāo
〖解释〗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
〖示例〗这是决战的最后五分钟了!这一班~的“英雄”,手颤颤地举着“胜利之杯”,心头还不免有些怔忡不定。茅盾《子夜》十五 补充: “彘肩斗酒 ”“发指眦裂”。
鸿门宴,指在公元前206年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鸿门堡村)举行的一次宴会,参与者包括当时楚国的两位将领项羽及刘邦。这次宴会在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战争皆发生重要影响,被认为间接促成项羽败亡以及刘邦成功建立汉朝。详细记述最早见于“史圣”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后衍生出大量的相关文学作品。后人也常用“鸿门宴”一词比喻不怀好意的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