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山和气有关的成语
气吞山河 [qì tūn shān hé] 基本释义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褒义出 处元·金仁杰《追韩信》:“背楚投江;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含有山和气的成语
气吞山河qìtūnshānhé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气魄很大。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汉,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带山和气的成语
带山和气的成语 :气吞山河、气盖山河、气涌如山、气压山河
气和山是什么成语
气吞山河2113读音:[ qì tūn shān hé5261 ] 基本解释4102气势可1653以吞专没山河。属详细解释1. 解释: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2. 出自: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背楚投汉,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3. 示例:这号人,在困难中不是低头叹息,而是奋发图强,壮志凌云,~。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八章4.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造句:1,毛主席的诗词有气吞山河之势。2,遥想当年气吞山河卷全家桶的气势,不服老不行了。近义词:气贯长虹 ,气壮山河, 气冲牛斗 ,气势磅礴 ,叱咤风云反义词:气息奄奄
有山有气的成语
气壮山河 _[拼音bai]qì zhuàng shān hé[释义du]气:气概;zhi壮:使壮丽;山河:高dao山和大河。形专容气概豪属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出处]梁信《从奴隶到将军》上集第四章:“又听到了你的朴朴实实、气壮山河的言谈了。”[例句]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