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弓箭的成语
箭在弦上jià2113n zài xián shàng解释箭已搭5261在弦上。4102比喻为形势所1653迫,不得不采取某种专行动。出处三国·属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结构主谓式。用法比喻情况危急;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一般作宾语。正音弦;不能读作“xuán”。辨形箭;不能写作“剑”。近义词不得不发、矢在弦上、如箭在弦例句这次行动酝酿了很久;到今天已是~;不得不发。
一个弓箭是什么成语
一个弓箭的成抄语是箭在弦上。
词汇bai:箭du在弦上
拼音zhi:jiàn zài xián shàng
释义: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dao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出处: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琳谢罪曰:‘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拓展资料:
造句:
1、我写这篇反驳文章也是迫不得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2、这些话已到了箭在弦上的时候,不得不说。
3、这次行动酝酿了很久,到今天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4、凭经验办事,本身就不对;你还箭在弦上,那结果你就可想而知了。
5、这件事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6、老让藏在灌木丛中拉开弓。箭在弦上。
7、敌人马上就要过桥了,事情已经到了箭在弦上的地步.
8、最后,点击网站,箭在弦上,并提交你的站点地图住搜索。
一个弓什么成语
杯弓蛇影、惊弓之鸟、强弓劲弩、鸟尽弓藏、左右开弓、盘马弯弓、楚弓楚得、伤弓之鸟、
一个弓箭什么成语
箭在弦来上[ jiàn zài xián shàng ]
生词源本
基本释义2113详细释义
[ jiàn zài xián shàng ]
箭已搭在弦上5261。比4102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1653采取某种行动。
出 处
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琳谢罪曰:‘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例 句
这次行动酝酿了很久,到今天已是~,不得不发。
疯狂猜成语大全一个人拿着一个弓
成语是“左右bai开弓”。
解题过du程人的左手和右zhi手各自拿着dao一个弓箭,弓箭也做成了专张开的属姿态,所以是“左右开弓”。
读音 zuǒ yòu kāi gōng
释义比喻两手轮流做同一动作,或者一只手左边一下右边一下做同一动作。也指同时做几项工作。
出处元·白仁甫《梧桐雨》:“臣左右开弓;一十八般武艺;无有不会。”
扩展资料
近义词
双管齐下[ shuāng guǎn qí xià ] 唐代张璪善画松,能两手拿着笔同时作画,一画生枝,一画枯干。语见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五。后以“双管齐下”比喻两件事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采用。管:笔。
出 处:清·壮者《扫帚迷》:“小弟愚见;原思双管齐下;一边将迷信关头;重重戡破;一边大兴学堂;归重德育;使人格日益高贵。”
看图猜成语一个弓要射箭打一个成语
箭在弦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56639上。
“箭在弦上”是指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做或话已经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也形容事态紧张,一触即发。
“箭在弦上”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琳谢罪曰:‘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译文:琳谢罪说:‘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的地步了’)。
扩展资料:
“箭在弦上”的历史典故:
东汉末年,全国各地的军阀经常为了争夺地盘而发动战争。在河北的军阀袁绍手下,有一位掌管文书工作的大才子名叫陈琳。当时另一个军阀曹操的势力增长很快,对袁绍的威胁越来越大,于是袁绍就决定讨伐曹操。
有一天,袁绍把陈琳找来,让他写一篇声讨曹操的战斗檄(xí)文。于是,陈琳就按照袁绍的意思起草了一篇名为《为袁绍檄豫州》的檄文。在这篇文章里,陈琳不但历数了曹操本人的各种罪状,连曹操的祖宗三代也辱骂了一番。
曹操经常犯头痛病。这天,正犯病时,曹操看到了手下人送来的这篇檄文。由于文章写得生动精彩,曹操竟然越看越兴奋,连头也不疼了。虽然曹操对陈琳在文章中痛骂自己和自己的祖辈也非常气愤,但是他还是非常欣赏陈琳的才华,并为陈琳服务于袁绍感到惋惜。
后来曹操打败了袁绍,陈琳归顺了曹操。有一天,曹操问陈琳:当初你写檄文声讨我,只骂我一个人就行了,为什么连我的祖宗三代也骂呢?陈琳说:那时我在袁绍手下做事,他命令我写,我就写了。
这就好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啊。曹操理解陈琳当时的处境,就没有责罚他,以后也再没有提起这件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箭在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