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什么心什么填成语
胆战心bai惊dǎn zhàn xīn jīng[释义du] 战:通“颤”zhi,发抖。dao形容十分害怕。[语出] 元·郑回光祖《刍梅香》第三折:“见答他时胆战心惊,把似你无人处休眠思梦想。”[近义] 胆颤心惊、面无人色[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形容十分害怕[例句] 三藏见说,又~,不敢举步。(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三回)
心什么但什么成语
安心定志安心乐业安心乐意安心立命安心落意安心恬荡暗室亏心暗室欺心暗室私心熬心费力白藋同心白发丹心
什么心什么心的成语,急急急!!!
将心比心2113、以心传心、以心问心5261。
一、将心4102比心
白话释义:拿自己的心去比1653照别人版的心,指遇事设身处地权替别人着想。
朝代:宋
作者:朱熹
出处:《朱子语类》:“譬如交代官相似,前官之待我者既不善,吾毋以前官所以待我者待后官也。……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
二、以心传心
白话释义:佛教禅宗用语。指离开语文文字而以慧心相传授。
朝代:唐宋
作者:惠能说
出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行由品》:“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
三、以心问心
白话释义:在心中自问自盘算。
朝代:明
作者:凌濛初
出处:·《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知观]以心问心,忽然道:‘有计了。’”
扩展资料
将心比心的近义词:推己及人、设身处地。
一、推己及人
白话释义:用自己的心思来推想别人的心思;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朝代:宋
作者:朱熹
出处:《与范直阁书》:“推己及人则宜。”
翻译: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是最好的。
二、设身处地
白话释义: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意思是替别人着想。
朝代:宋
作者:朱熹
出处:《礼记·中庸》注:“体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
翻译:应该要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啊
什么什么什么心成语
十指连心、漫不经心、万众一心、振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431366364奋人心、将心比心、蕙质兰心、独具匠心、别具匠心、触目惊心、戮力同心、刻骨铭心、漠不关心、恻隐之心、煞费苦心、震撼人心、万箭穿心、赤子之心、别有用心、力不从心、狼子野心、人面兽心、大快人心、苦口婆心、利欲熏心等。一、十指连心释义:手指头感觉灵敏,十个手指碰伤了哪一个,心里都感到疼痛,常用来比喻某人和有关的人或事具有极密切的关系。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回:“十指连心,可怜昏死在地。”译文:十根手指连着心,可怜她昏死在地上。二、振奋人心释义:使人们振作奋发。出处:峻青《火把赞》:“啊,火把,这饱经革命风暴的胶东老根据地的乡亲们手中高举的火把,是那么炽热,那么明亮,那么振奋人心。”例句:我国又一次核试验成功了,这是振奋人心的喜讯。三、勠力同心释义:齐心合力,团结一致。出处:《左传·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婚姻。”译文:从前我们先君献公与穆公相友好,同心合力,用盟誓来明确两国关系,用婚姻来加深两国关系。四、刻骨铭心释义:也说镂骨铭心。形容留下的印象极其深刻,永远忘不了(多用于形容对别人的感激)。出处: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心刻骨。”译文:深深的感恩王公的德行,铭刻在心灵深处,难以忘记。五、恻隐之心释义:形容对人寄予同情。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译文:同情心是仁的开端。
什么什么心的成语
安安心心 保持心境平静,不受外界干扰 别出心裁 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另有一种e69da5e887aa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1326234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别具心肠 指另有打算和企图。 别有心肠 指另有打算和企图。犹别有肺肠。 别有心肝 指另有打算和企图。犹别有肺肠。 财迷心窍 指由于一心爱财而心中糊涂。 齿少心锐 指年轻气盛,锐意进取。 胆颤心惊 颤: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胆大心粗 做事胆子在,但心粗。考虑不周全。 胆大心细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胆大心小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胆大心雄 形容胆子大,有雄心,做事无所畏惧。 胆破心寒 形容由于恐惧而伏帖的样子。 胆战心寒 战:发抖。形容害怕之极。 胆战心慌 形容十分害怕。 胆战心惊 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胆战心摇 形容十分害怕。 胆壮心雄 形容胆子大,有雄心,做事无所畏惧。 动人心魄 魄:迷信者指依附人形体而存在的精神。形容使人感动或令人震惊。 动人心弦 把心比作琴,拨动了心中的琴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