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资讯 > 正文

艺术 的成语 关于艺术类的成语

关于艺术类的成语

文学艺术类e69da5e887aa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36639:不落窠臼 脍炙人口 妙笔生花 行云流水 音乐艺术类:余音绕梁 曲高和寡 阳春白雪 绕梁三日、响遏行云 天籁之音 曲终奏雅 引商刻羽 双管齐下 书画艺术类:笔走龙蛇 妙笔生花 画中有诗 栩栩如生 唯妙唯肖 出神入化 引人入胜 大处落墨 鬼斧神工 光彩夺目 百家争鸣 别具匠心 工力悉敌 呼之欲出 价值连城 龙飞凤舞 巧夺天工 韦编三绝 叹为观止 精雕细刻 烘云托月 别有天地 惊世骇俗 入木三分 能工巧匠 精雕细刻 炉火纯青词目 出神入化 发音 chū shén rù huà释义 神、化:指神妙的境域。极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声,他连忙答应。金圣叹:‘真正出神入化之笔’。”示例 不知道这位老画师是观察了多少的活虾,才能够画虾画得这样~的。(秦牧《虾趣》)词目 百花齐放 发音 bǎi huā qí fàng释义 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示例 美术展览会上展出了许多新作品,~,各具风格。词目 别具匠心 发音 bié jù jiàng xīn释义 匠心:巧妙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出处 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示例 美术馆里展出了许多~的工艺美术品。词目 别有天地 发音 bié yǒu tiān dì释义 天地:境界。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出处 唐·李白诗《山中问答》:“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示例 出了山洞口,只见小桥流水,竹篱茅舍,真是~。词目 传神阿堵 发音 chuán shén ē dǔ释义 传神:指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阿堵:六朝人口语,即这、这个。形容用图画或文字描写人物,能得其精神。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善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词目 独具匠心 发音 dú jù jiàng xīn 释义 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 出处 示例 他的这种设计真是~。词目 德艺双馨 发音 dé yì shuāng xīn 释义 形容一个人的德行和艺术(技艺)都具有良好的声誉。一般指从事艺术的人。 出处 示例 梅兰芳先生不愧是一个德艺双馨的艺术家。词目 光彩夺目 发音 guāng cǎi duó mù 释义 夺目:耀眼。形容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 出处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解开来,只见一团绵裹着寸许大一颗夜明珠,光彩夺目。”示例 展览馆里展出的艺术品~,让人看了留连忘返。词目 鬼斧神工 发音 guǐ fǔ shén gōng 释义 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出处 《庄子·达生》:“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忧鬼神。”示例 这种编织技术,给人以“浪漫主义手法”、“~”的印象。(秦牧《巧匠和竹》)词目 工力悉敌 发音 gōng lì xī dí 释义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敌:相当。双方用的功夫和力量相当。常形容两个优秀的艺术作品不分上下。 出处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上官昭容》:“及闻其评曰:‘二诗工力悉敌。’”示例 这两幅山水画~,很难分出高下。词目 烘托渲染 发音 hōng tuō xuàn rǎn 释义 用衬托和夸张的艺术手法,突出主题。 出处 示例 自然还须加一番~,才完得这一篇造因结果的文章。(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三回)词目 环肥燕瘦 发音 huán féi yàn shòu 释义 形容女子形态不同,各有各好看的地方。也借喻艺术作品风格不同,而各有所长。 出处 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词目 辉光日新 发音 huī guāng rì xīn 释义 常指一个人在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日有长进。 出处 《周易·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词目 妙手丹青 发音 miào shǒu dān qīng 释义 妙手:技能高超的人;丹青:绘画的颜料,比喻绘画的艺术。指优秀的画家。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庄濯江寻妙手丹青画了一幅‘登高送别图’,在会诸人,都做了诗。”词目 精雕细刻 音 jīng diāo xì kè 释义 精心细致地雕刻。形容创作艺术品时的苦心刻画。也比喻认真细致地加工。 出处 示例 这个贝雕画确实是~。词目 良工心苦 发音 liáng gōng xīn kǔ 释义 良工:手艺高明的工匠。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 出处 唐·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诗:“已知仙客意相亲,更觉良工心独苦。”词目 神工鬼斧 发音 shén gōng guǐ fǔ 释义 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艺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出处《庄子·达生》:“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忧鬼神。”《南史·谢惠连传》:“此语有神工,非吾语也。”元·吴莱《大食瓶》诗:“晶荧龙宫献,错落鬼斧镌。”示例 二树画梅,题七古一篇,迭“须”字韵八十余首,~,愈出愈奇。(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六)词目 曲终奏雅 发音 qǔ zhōng zòu yǎ 释义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典雅纯正的乐音。后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特别精采。也比喻结局很好。 出处 《汉书·司马相如传赞》:“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风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戏乎?”示例 这真是“~”,令人如释重负,觉得天皇毕竟圣明,好人也终于得救。(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词目 阳春白雪 发音 yáng chūn bái xuě 释义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示例 长老听了,赞叹不已道:“真是~,浩气冲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词目 下里巴人 发音 xià lǐ bā rén 释义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出处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词目 栩栩如生 发音 xǔ xǔ rú shēng 释义 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出处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茫茫然周也。”示例 这些画里的虾所以~,是由于他深刻观察过真正的虾的生活,笔墨变化、写照已经达到了极高境界的缘故。(秦牧《虾趣》)词目 象牙之塔 发音 xiàng yá zhī tǎ 释义指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资产阶级文艺家脱离社会现实的个人幻想的艺术境界。也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知识分子的小天地。 出处 示例 但这些我都不管,因为我幸而还没有爬上“~”去。(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词目 寓意深长 发音 yù yì shēn cháng释义 寄托或隐含的意思很深(多指语言文字或艺术作品)。

关于艺术的成语400个

百花齐放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53263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不假雕琢不必借助精雕细琢。指器物天然即具有上好的质地。也比喻艺术品精美而无雕琢的痕迹。别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不拘绳墨绳墨:木工用以画直线的工具,借喻法度、规矩。形容人的行为或艺术风格洒脱、豪放,超逸不羁。白雪难和白雪:指楚国一首歌曲名。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艺术。白雪阳春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别有天地天地:境界。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别有天地非人间天地:境界。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别有滋味原意是另有一种别人无法体会的离愁别恨的滋味,指亡国之痛。后泛指文学艺术的情调、意蕴另有种动人的美感和趣味。才华横溢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传神阿堵传神:指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阿堵:六朝人口语,即这、这个。形容用图画或文字描写人物,能得其精神。出神入化神、化:指神妙的境域。极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传神写照传神:指优美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物生动逼真;写照:画像。形容用图画或文字描写人物,能生动逼真地描画出来。独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独运匠心匠心:精巧的心思。形容精美独到的艺术构思。德艺双馨形容一个人的德行和艺术(技艺)都具有良好的声誉。一般指从事艺术的人。光彩夺目夺目:耀眼。形容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鬼斧神工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鬼刻神劖犹言鬼斧神工。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工力悉敌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敌:相当。双方用的功夫和力量相当。常形容两个优秀的艺术作品不分上下。环肥燕瘦形容女子形态不同,各有各好看的地方。也借喻艺术作品风格不同,而各有所长。辉光日新常指一个人在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日有长进。辉煌夺目夺目:耀眼。形容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烘托渲染用衬托和夸张的艺术手法,突出主题。画苑冠冕苑:会聚的地方,多指学术、艺术的集中处;冠冕:皇冠帝冕,比喻第一。在美术界占据第一流的地位。黄锺瓦缶比喻艺术性较高和较低的文艺作品。黄钟瓦缶比喻艺术性较高和较低的文艺作品。精雕细刻精心细致地雕刻。形容创作艺术品时的苦心刻画。也比喻认真细致地加工。吉光凤羽吉光与凤凰的毛羽。比喻艺术珍品。江湖艺人在街上表演吟唱、讲故事、舞蹈、变戏法和哑剧等艺术而谋生的人。击节称叹节:节拍;击节:打拍子;叹:赞叹。指打着拍子欣赏诗文或艺术作品。匠心独出匠心:工巧的心思;独:独自。形容巧妙而独特的艺术构思。匠心独具工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匠心独妙匠心:精巧的构思。独妙:独到的巧妙。形容巧妙而独具一格的艺术构思。亦作“匠心独出”、“匠心独运”。九朽一罢原指画人物的一种技法。后也指在文学、艺术创作中严肃认真的态度。经营惨淡经营:筹划营谋;惨淡:思虑深至的样子。苦心经营。指对艺术创作的苦心构思。经营惨澹经营:筹划营谋;惨澹:思虑深至的样子。苦心经营。指对艺术创作的苦心构思。良工苦心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又泛指用心良苦。良工心苦良工:手艺高明的工匠。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炰凤烹龙烹:煮。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比喻作家的艺术技巧高明。烹龙炮凤①比喻烹调珍奇肴馔。亦形容菜肴豪奢珍贵。②比喻高超的艺术技艺。亦作“烹龙庖凤”。亦作“烹龙煮凤”。烹龙炰凤烹:煮。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比喻作家的艺术技巧高明。墙外汉指非局中之人,不属于某专业或不专于某门知识或艺术的人。曲终奏雅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典雅纯正的乐音。后比喻文章或艺术表演在结尾处特别精采。也比喻结局很好。神工鬼斧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艺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神领意造指用心神领会和创造艺术形象。神至之笔形容艺术作品的技法非常奇妙。偷天妙手偷天:形容本领神奇;妙手:指有才能的人。形容写作技巧娴熟,文笔非常优美,富有独创性的作家、艺术家。无斧凿痕斧、凿:木工用的斧头和凿子。没有用斧头、凿子削刻的痕迹。比喻艺术品达到天然浑成的境界。心精手巧心思灵敏,手艺巧妙。形容能工巧匠在艺术构思和技艺手法方面的独特表现。也泛指天资聪敏,精明能干。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下里巴音下里:乡里;巴:古国名,在今川东一带。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心灵手敏心思灵敏,手艺巧妙。形容能工巧匠在艺术构思和技艺手法方面的独特表现。也泛指天资聪敏,精明能干。渲染烘托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烘托:国画的画法,用衬托手法使事物鲜明。指用衬托和夸张的艺术手法,突出主题。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栩栩欲活犹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表示艺术的词语

百花齐放、独树一帜、独出心裁、独辟蹊径、标新立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431343130异。一、百花齐放白话释义:比喻不同形式和风格的各种艺术作品自由发展。朝代:清作者:李汝珍出处:《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哪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二、独树一帜白话释义:也说别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独闯一条路子,自成一家。朝代:清作者:袁枚出处:·《随园诗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翻译:之所以能独闯一条路子,自成一家,正是这种不继承以前的风格导致的。三、独出心裁白话释义:原指诗文的构思有独到的地方,后来指想出来的办法与众不同朝代:清作者:李汝珍出处:·《镜花缘》:“独出心裁,畅言义理。”翻译:想出来的办法与众不同。畅所欲言的讲道理。四、独辟蹊径白话释义:单独开出一条 道路。比喻独创出新风格或新方法。蹊径:山路,小路。朝代:齐国作者:政治家晏婴出处:《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昔者婴之治阿也;筑蹊径。”翻译:以前我的治国之道是独创出新风格或新方法的。五、标新立异白话释义:原意是说支能独创新意,立论与其他人不同。后多指提出新的见解。朝代:南朝·宋作者:刘义庆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支卓然标新埋于二家之表;立异于众贤之外。”翻译:支能独创新意,立论与其他人不同。

描写艺术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1成语: 栩栩如生

拼音: xǔ xǔ rú shēng

解释: 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63396336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出处: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茫茫然周也。”

举例造句: 这些画里的虾所以栩栩如生,是由于他深刻观察过真正的虾的生活,笔墨变化、写照已经达到了极高境界的缘故。

2成语: 龙飞凤舞

拼音: lóng fēi fèng wǔ

解释: 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出处: 汉·张衡《东京赋》:“我世祖龙飞白水,凤翔参墟。”宋·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举例造句: 抬头看见北墙上挂着四幅大屏,草书得龙飞凤舞,出色惊人。

3成语: 精雕细刻

拼音: jīng diāo xì kè

解释: 精心细致地雕刻。形容创作艺术品时的苦心刻画。也比喻认真细致地加工。

出处: 邓小平《提倡深入细致的工作》:“过去冀鲁豫的工作比太行热闹得多,太行的工作不够热闹,但是精雕细刻。”

举例造句: 山顶上当中有个八角亭子,名叫洗心亭,里面放着汉白玉的桌子和坐礅,都是精雕细刻,十分考究。

4成语: 巧夺天工

拼音: qiǎo duó tiān gōng

解释: 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出处: 元·赵孟頫《赠放烟火者》诗:“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举例造句: 天堑也能飞渡,人力巧夺天工。

5成语: 鬼斧神工

拼音: guǐ fǔ shén gōng

解释: 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出处: 《庄子·达生》:“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忧鬼神。”

举例造句: 这种编织技术,给人以“浪漫主义手法”、“鬼斧神工”的印象。

艺术有关的成语

汉语成语对汉民族的绘画、音乐、舞蹈、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3623837戏曲、书法等艺术形式有全面的反映。在绘画方面。成语“胸有成竹”说的是以画竹闻名的宋代画家文同在落笔之前已在完整的构思,用来比喻办事前心里有成算。“兔起鹘落”形容绘画(后又指写作)时为捕捉形象而下笔敏捷。“大处落墨”指绘画要从主要的地方着笔。“双管齐下”本来指唐代画松名家张操能同时用两支笔齐挥的绝技,又比喻两件事同时进行。“得心应手”形容技艺纯熟。“画中有诗”形容唐代王维的画富有诗意。“烘云托月”指作画(后也指作文)时从侧面点染烘托。“画龙点睛”指绘画(后也指写作)中的关键笔墨。另外,还有“画蛇添足”、“画虎类犬”、“画脂镂冰”等成语,用来讥讽绘画的拙劣,或嘲笑他们的徒劳乃至弄巧成拙。成语与音乐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上古时期的乐律非常精微,有“五音”、“六律”之说。“五音”指宫商角徵羽,近似简谱上的123456。成语“五音不全”指人完全不懂音乐。“移宫换羽”指乐曲换调,也比喻事情的内容有变更。“引商刻羽”则指掌握严正的乐律。“律”本来指用以定标准音的十二支不同长度的律管,黄钟、大吕为开始的二律。成语“黄钟大吕”形容音律或文辞的正大、庄严和高妙。“黄钟毁弃”比喻贤才不被任用。从“丝竹管弦”“笙箫管笛”“金石弦丝”“琴瑟不调”“抱瑟不吹竽”“钟鼓齐鸣”“秦筝赵瑟”“笙磬同音”等成语中,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的乐器有“琴”“瑟”之类的弹拨乐器,“笙”“箫”“笛”“竽”之类的吹奏乐器,还有“钟”“鼓”“金”“石”“磬”之类的打击乐器。“黄钟大吕”“一片宫商”“含商咀徵”“引商刻羽”“以宫笑角”“移商换羽”“五音六律”等成语,记录了我国古代特有的音乐理论“十二音律”和由此形成的宫调理论。还有“齐钟卫鼓”“秦筝赵瑟”“楚丝燕歌”等成语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生活的地域特色,“阳春白雪”“下里巴人”记录了古曲曲目,“大音希声”“弦外之音”“曲终奏雅”“余音绕梁”反映了古人对音乐境界的追求,“郑卫之音”“正始之音”“桑间之音”“靡靡之音”反映了古人对音乐风格的认识和划分,“急管繁弦”“哀丝豪竹”反映了古代丝竹乐演奏不同乐曲的效果,“弄管调弦”“弄丝弹竹”“敲锣打鼓”表现了不同乐器不同的演奏方式,还有“琴心剑胆”“春诵夏弦”“琴断朱弦”“琴歌酒赋”“琴瑟相调”则表现了我国古人由音乐生发出来的价值观。还有戏曲、舞蹈、书法、篆刻、绘画等,也像音乐一样,可以从成语中比较系统、完整地了解它们的基本面貌。另外,成语“胶柱鼓瑟”、“滥竽充数”、“室如悬磬”、“铜琶铁板”、“急管吹弦”、“哀思豪竹”、“断金裂石”等,分别用了一些乐器的名称、类别,还描写了一些乐器的形态结构和演奏特色,这里不作一一介绍。至于“一板三眼”(也作“一板一眼”)中的“板眼”,是指明清以后戏曲音乐的节拍,这个成语比喻言行有条有理,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黄钟是我国古代的打击乐器,多为庙堂所用,因此成语“黄钟瓦釜”比喻艺术性较高或较低的文学作品,“黄钟毁弃”比喻贤才不用,“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文辞庄严、正大、和谐、高妙。书法是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它是在书法家审美观的长期运用和发展之下逐渐形成的一门特殊艺术。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除了具有语言文字的实用价值之外,更具有艺术欣赏价值。汉语中不少成语是反映书法艺术的,或喻笔势,或喻风格,或品评其高下。如:龙飞凤舞、剑拔弩张、铁画银钩、初写黄庭、柳骨颜筋、春蚓秋蛇、信笔涂鸦。另外比如“按部就班”这条成语,原指写文章时结构安排得当,选词造句合乎规范;“尺幅千里”指图画或诗文篇幅短小,但内容却极其丰富,意境非常深远;“烘云托月”原指作画时渲染云彩来衬托月亮的一种技法,后来比喻绘画或作文时从侧面加以点染或描写,从而突出主体或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郊寒岛瘦”是对诗作的某种意境与风格的概括,“骈四俪六”是指盛行于六朝时期的骈体文多用四言、六言的句子对偶排比;“一字一珠”比喻唱歌吐词清楚,婉转圆润,也比喻诗文写得精粹;“鸾飘凤泊”形容书法的笔势盘屈飘散;“剑拔弩张”、“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挺拔雄健,功力深厚。成语“磨穿铁砚”、“手不停挥”形容练习书法的用功和坚持不懈。“铁画银钩”形容书法刚健而遒劲。“龙跳虎致”、“龙飞凤舞”、“龙蛇飞动”、“美女簪花”等成语,都用来形容书法的优美生动,多采多姿。至于成语“春蚓秋蛇”则是比喻书法的拙劣了。诸如此类的成语,确实不胜枚举。文学艺术:叹为观止,韦编三绝,巧夺天工天文地理:地大物博,地广人稀,天高地炯政治军事:运筹帷幄,一鼓作气,兵不厌诈礼仪习俗:礼贤下士,礼尚往来,三纲五常衣食住行:捉襟见肘,衣衫褴褛,饥寒交迫,饱食暖衣,丰衣足食植物动物:一丘之貉,狼狈为奸,狐假虎威

形容艺术的成语

雅俗共赏 出神入bai化惟妙惟肖 绘声绘du色回味无穷绕梁三zhi日 货真价实dao 精雕细刻 巧夺天版工 玲珑剔权透 鬼斧神工 别具一格 标新立异 别开生面 雅俗共赏 精益求精 锦上添花 富丽堂皇 美中不足 瑕不掩瑜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鬼斧神工,巧夺天工,别具一格 标新立异 别开生面 雅俗共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