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个成语及解释,解释越短越好
哀鸿遍copy野比喻到处都是呻吟bai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du安步当车:慢慢步行,就zhi当是坐车。杯弓dao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闭门造车关上门造车。比喻只凭主观办事,不管客观实际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不好,可是自己珍视。筚路蓝缕:形容创业艰苦。弊绝风清形容社会风气十分良好,没有贪污舞弊等坏事情。别具只眼另有一种独到的见解。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波谲云诡:形容事态变幻莫测。博闻强记:见闻广博,记忆力强。不耻下问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不经之谈: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经,正常。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或态度蛮横,不讲道理。不稂不莠:稂、莠,混在禾苗中的野草,比喻不成材或没出息。不落窠臼比喻文章或艺术等有独创风格,不落俗套
一百个常用成语及解释
欣喜若狂 欣喜:快乐;若:好象;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心悦诚服 悦:愉快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3396333,高兴;诚:硬实.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喜笑颜开 颜开:脸面舒开,指笑容.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喜怒无常 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形容态度多变.喜出望外 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心花怒放 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喜眉笑眼 形容面带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喜不自胜 胜:能承受.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兴.谈笑风生 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手舞足蹈 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受宠若惊 宠:宠爱.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杀风景 损坏美好的景色.比喻在大家高兴的时候,突然出现使人扫兴的事物.人莫予毒 莫:没有;予:我;毒:分割,危害.再也没有人怨恨我、伤害我了.形容劲敌被消灭后高兴的心情.亲痛仇快 做事不要使自己人痛心,使敌人高兴.指某种举坳只利于敌人,不利于自己.乐极生悲 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眉开眼笑 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哭丧着脸 心里不愉快,脸上显出不高兴的样子.酒酣耳热 形容饮酒到高兴的时候.惊喜欲狂 既惊又喜,高兴得都要发疯了.形容喜出望外,过于兴奋的情壮.近悦远来 使近处的人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旧指当权者给人恩惠,以便笼络人心.皆大欢喜 人人都高兴满意.欢欣鼓舞 欢欣:欣喜;鼓舞:振奋.形容高兴而振奋.含笑九泉 九泉:地下深处,旧指人死之后埋葬的地方.也作:“黄泉”.在九泉之下满含笑容.表示死后也感到欣慰和高兴.欢天喜地 形容非常高兴.欢呼雀跃 高兴得像麻雀那样跳跃起来.形容十分欢乐的情景.抚掌大笑 抚:拍.拍手大笑.形容非常高兴.怫然不悦 怫然:忧愁或愤怒的样子;悦:愉快,高兴.愤怒,很不愉快.得意忘形 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大喜过望 过:超过;望:希望.结果比原来希望的还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冁然而笑 冁然:笑的样子.高兴地笑起来.眉欢眼笑 形容非常兴奋、高兴眉花眼笑 形容非常高兴、兴奋的样子眉飞眼笑 形容非常高兴惊喜交集 交集:交错在一起.又吃惊,又高兴形容生气的成语形槁心灰 〖解释〗槁:枯干.形容身体消瘦不堪,心境极为冷漠,毫无生气.息怒停瞋 〖解释〗瞋:发怒时睁大眼睛.停止发怒和生气.多用作劝说,停息恼怒之辞.吹胡子瞪眼 〖解释〗形容很生气的样子.宜嗔宜喜 意思是不论生气,还是高兴,总是很美的.旭日初升 早晨的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比喻充满活力、生气勃勃的景象.鲜蹦活跳 谓鱼、禽等乱蹦乱跳而有生气.死样活气 形容没有生气.浓眉大眼 形容眉目端庄,富有生气.多指男子.艴然不悦 非常生气.艴fú然,也作怫然,生气时表现一付脸色难看的样子.典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负气含灵 指有生气和灵性的人.半死半生 ①未全死.②比喻无意义、无生气的苟且的生活.转嗔为喜 由生气转为喜欢.心平气和 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喜怒无常 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形容态度多变.生龙活虎 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回嗔作喜 嗔:生气.由生气转为喜欢.拂袖而去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形容生了气,一甩袖子就走了.肝胆欲碎 欲:将要.肝和胆将要破碎了.形容极度悲痛或非常生气.愤愤不平 愤愤:很生气的样子.心中不服,感到气愤.勃然变色 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别开生面 生面:新的面目.原意是凌烟阁里的功臣画像本已褪色,经曹将军重画之后才显得有生气.比喻另外创出一种新的形式或局面.活蹦乱跳 欢蹦乱跳,活泼、欢乐,生气勃勃的样子不死不活 形容事物没有生气百花争妍 妍:美、艳.形容繁华盛开,生气勃勃的景象
1000个成语及解释
1.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2.积重难返 : 指长期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3653361形成的不良风俗、习惯不易改变3.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少,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4.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数着日子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5.济济一堂 : 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6.间不容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7.见仁见智: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8.见贤思齐:见到好的,优秀的,就向其学习,向其看齐。9.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10.矫枉过正 : 纠正偏差做得过了头11.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12.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13.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14.久假不归 : 长期借去,不归还。15.开卷有益:读书就有收获。开卷,打开书本,借指读书。16.恪遵功令:严谨地遵守条令制度。17.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18.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中性)。19.狼奔豕突:狼和猪东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坏人乱窜乱撞。(贬)。20.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21.临渊羡鱼 : 比喻只有愿望,不去实干,就无济于事。22.令人发指: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非常愤怒。23.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24.门可罗雀 : 大门前面可以张网捕雀,形容宾客稀少,十分冷落。25.门庭若市 : 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26.面目全非 : 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27.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十分纯熟的地步。(褒义词)28.沐猴而冠 : 沐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29.暮鼓晨钟 : 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30.南辕北辙 : 形容行动和目的相反。31.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车子却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32.泥沙俱下 : 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33.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34.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自己家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十分光荣。35.披肝沥胆:比喻开诚相见,也比喻极尽忠诚。36.披沙拣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择精华。37.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38.期期艾艾 : 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39.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40.前事不忘 : 后世之师 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41.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贬)。42.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罪恶)很多,难以说完。43.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 无缺。44.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45.怙恶不悛:一贯作恶,不肯悔改。46.涣然冰释:嫌隙、误会消除。47.荒诞不经:不经,不正常的。虚妄离奇,不合正理。48.黄粱一梦:比喻想要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也说黄粱美梦,一枕黄粱。49.讳莫如深:紧紧隐瞒。50.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成语(chengyu,idioms)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 形象鲜明的作用。
含一的成语及解释
安于一隅ān yù yī yù成语解释:隅:角落。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1316564安心在某一个角落。形容苟安一角,不求进取。成语出处: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二书》:“臣恭惟皇帝陛下厉志复仇,不肯即安于一隅,是有功于社稷也。”百闻不如一见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成语解释: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成语出处:《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遥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例 句:从前画师所绘的狮子形,统是全身有毛,我观现在这狮子并不是这么样子,所以百闻不如一见。(《慈禧太后演义》第三十六回)百不失一bǎi bù shī yī成语解释:一百次中无一次失误。表示射箭或打枪命中率高,或做事有充分把握。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须颂》:“从门应庭,听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窥室,百不失一。”例 句:他把算子一动,便晓得这人姓名,穷通寿夭,百不失一。(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七)并为一谈bìng wéi yī tán成语解释: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成语出处:唐·韩愈《平淮西碑》:“万口和附,并为一谈。”不管三七二十一bù guǎn sān qī èr shí yī成语解释: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二:“若三日没有银时,老身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公子不公子,一顿孤拐,打那光棍出去。”不可一世bù kě yī shì成语解释:一世:一时。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成语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卷一五:“荆公少年,不可一世。”例 句:盖兴会飙举,不可一世矣。(柳亚子《燕子龛遗诗序》)背城借一bèi chéng jiè yī成语解释:背:背向;借:凭借;一:一战。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成语出处:《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例 句:合家细弱,依栖于此,屡被封家女子,横见摧残,今欲背城借一,烦君属檄草耳。(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绛妃》)百无一能bǎi wú yī néng成语解释:什么都不会做。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二回:“宋江道:‘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高人一等gāo rén yī děng成语解释:高过一般人。成语出处:《礼记·檀弓上》:“献子加于人一等矣。”例 句:他常常自以为高人一等,实际上很平庸。傲睨一世ào nì yī shì成语解释:睨:斜视。高傲地旁观,对当代的一切都不看在眼里。形容傲慢自负,目空一切。成语出处:《宋史·沈辽传》:“辽字睿达,幼挺拔不群,长而好学尚友,傲睨一世。”宋·高斯得《耻堂存稿·留赵给事奏札》:“但其再来,遂负虚骄之气,傲睨一世,自以人莫能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bǎi chǐ gān tóu,gèng jìn yī bù成语解释: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例 句:故聊复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势也。(宋·朱熹《答巩仲至书》)百星不如一月bǎi xīng bù rú yī yuè成语解释: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成语出处:《淮南子·说林训》:“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十牖之开,不如一户之明。”不堪一击bù kān yī jī成语解释:不堪:经不起。形容力量薄弱,经不起一击。也形容论点不严密,经不起反驳。例 句:这篇文章论点不严密,不堪一击。背城一战bèi chéng yī zhàn成语解释: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成语出处:《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例 句:他皱着眉头问道:“可是我们怎么背城一战呢?”(茅盾《子夜》十八)一尘不染yī chén bù rǎn成语解释: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成语出处:唐·释道世《法苑珠林》:“若菩萨在乾土山中经行,土不著足,随岚风来,吹破土山,令散为尘,乃至一尘不著佛身。”宋·张耒《腊月小雪后圃梅开》:“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例 句:特别是夏季,绿树红楼,一尘不染。(臧克家《老舍永在》)彼一时,此一时bǐ yī shí,cǐ yī shí成语解释: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成语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例 句:彼一时,此一时。他如今在天上,我得收拾门下,免死沟壑,便为万幸了,还敢妄言甚么。(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毕其功于一役bì qí gōng yú yī yì成语解释: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例 句: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不值一钱bù zhí yī qián成语解释:比喻毫无价值。成语出处:《史记·魏其安侯列传》:“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例 句:此两公俱以直臣起家致大位,晚途遭诟,不值一钱,宪体至是扫地矣。(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御史大夫被论》)别具一格bié jù yī gé成语解释:别:另外。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成语出处:清·吕留良《与施愚山书》:“咏见赠诗,风力又别具一格。”例 句:这个画家的人物画拙中见巧,别具一格。百不一存bǎi bù yī cún成语解释: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表示丧失殆尽。成语出处:《南史·蔡廓传附蔡兴宗》:“时士庶危惧,衣冠咸欲远徙,后皆流离外难,百不一存。”更进一竿gèng jìn yī gān成语解释:更:再,又;竿:竹竿。又前进了一步。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一鳞半甲yī lín bàn jiǎ成语解释: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成语出处: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说一不二shuō yī bù èr成语解释: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形容说话算数。成语出处:清·张春帆《宦海》第四回:“这个时候的邵孝廉,就是个小小的制台一般,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庄制军没有一回驳过他的。”例 句:穷苦人们起来,在村里说一不二!(梁斌《红旗谱》十八)百无一用bǎi wú yī yòng成语解释: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成语出处:清·黄景仁《杂感》:“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不经一事,不长一智bù jīng yī shì,bù zhǎng yī zhì成语解释:智:智慧,见识。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那件事情的见识。例 句:俗语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我如今知道了,你又该来支问着我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回)不拘一格bù jū yī gé成语解释: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成语出处:清·龚自珍《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例 句:不但体裁,风格,题材,表现手法可以鼓励勇于创新,甚至连主题,也可以是不拘一格的。(秦牧《“果王”的美号》)
带有和的成语及解释大全
风和日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5653834丽 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风和日暖 风很平静,阳光暖人。 割地求和 割让土地,求得和平。 和而不唱 赞同别人的意见,不坚持自己的说法。 和而不同 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和光同尘 和、同:混合。和光:混合各种光彩;同尘:与尘俗相同。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消极处世态度。也比喻同流合污。 和蔼可亲 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和风细雨 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和颜悦色 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脸色和霭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和气致祥 致:招致。和睦融洽,可致吉祥。 和衷共济 衷:内心;济:渡。大家一条心,共同渡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和璧隋珠 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和盘托出 和:连同。连盘子也端出来了。比喻全都讲出来,毫不保留。 和如琴瑟 比喻夫妻相亲相爱。 和衣而卧 和:连着;卧:躺下。穿着衣服躺下睡觉。 和睦相处 彼此和好地相处。 浑俗和光 浑俗:与世俗混同;和光:混合所有光彩。比喻不露锋芒,与世无争。也比喻无能,不中用。 惠风和畅 惠:柔和;和:温和;畅:舒畅。柔和的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 鸾凤和鸣 比喻夫妻相亲相爱。旧时常用于祝人新婚。 民和年丰 百姓安居,年成很好。 琴瑟调和 比喻夫妻恩爱。 曲高和寡 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时和年丰 和:和平;年:年成;丰:盛,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心平气和 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埙篪相和 旧时比喻兄弟和睦。 一倡百和 和:呼应,附和。一人首倡,百人附和。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一唱一和 一个先唱,一个随声应和。原形容两人感情相通。现也比喻二人互相配合,互相呼应。 一团和气 本指态度和霭可亲。现也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调和阴阳 谓使阴阳有序,风调雨顺。旧多指宰相处理政务。 鼎鼐调和 相传商武丁问傅说治国之方,傅以如何调和鼎中之味喻说,遂辅武丁以治国。后因以“鼎鼐调和”比喻处理国政。 凤协鸾和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更唱迭和 ①彼此唱和。②亦作“更唱迭和”。相互以诗词酬答。③指互相呼应配合。 鼓腹含和 吃饱肚子,和乐相处。形容太平欢乐。 和蔼近人 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和风丽日 谓天气温暖而晴朗。 和容悦色 同“和颜悦色”。 和颜说色 见“和颜悦色”。 狐唱枭和 喻坏人互相呼应。 混俗和光 同于尘俗,不露锋芒。谓不求特异,与世无争。 两头和番 谓两面拨弄、搅和。 民和年稔 犹言民乐年丰。 内峻外和 内心严厉而外貌和蔼。 你唱我和 和: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体裁和韵脚来写作诗词。①指用诗词相互酬答。②指双方意见相同,互相支持。 琴瑟和好 比喻夫妇情深和美。亦作“琴瑟静好”、“琴瑟之好”、“琴瑟之欢”、“琴瑟之乐”、“琴瑟和同”、“琴瑟和调”。 情投意和 投:契合。形容双方感情融洽,心意完全一致。亦作“情孚意合”、“意同情合”、“情投意洽”、“情亲意合”、“意合情投”、“情投气合”。 日和风暖 见“日暖风和”。 日丽风和 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日暖风和 风很平静,阳光暖人。 上和下睦 谓长幼之间或上下级之间相处得很好。 随声附和 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幺说,就跟着怎幺说。 随声趋和 见“随声附和”。 隋珠和璧 隋侯之珠与和氏之璧。泛指珍宝。 随珠和璧 随侯珠与和氏璧的并称。传说古代随国姬姓诸侯见一大蛇伤断,以药敷之而愈;后蛇于江中衔明月珠以报德,因曰随侯珠,又称灵蛇珠。楚人卞和于荆山得一璞玉,先后献给武王、文王,均以为石,和以欺君罪被砍断两足;成王登位,使人剖璞,果得夜光宝玉,因命之曰和氏璧。事见《韩 隋珠和玉 即隋珠和璧。 响和景从 见“响答影随”。 雄唱雌和 比喻相互附和。 言归和好 同“言归于好”。 言和意顺 言语和顺,情意相谐。 一唱百和 形容附和的人极多 一倡一和 ①《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谓一个先唱,一个和声,形容两人感情相通。后多比喻两人相互配合,彼此呼应。倡,亦作“唱”。②谓鸣声相呼应。 一迎一和 一味迎合。 鱼水和谐 形容夫妇关系和好谐调如鱼水。 政清人和 政治清明,人心归向,上下团结。 政通人和 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地混日子。 风和日美 〖解释〗微风和畅,阳光明丽。同“风和日丽”。 风和日暄 〖解释〗微风和畅,阳光温暖。见“风和日暖”。 更唱叠和 〖解释〗指相互以诗词酬答。同“更唱迭和②”。 画荻和丸 〖解释〗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同“画荻丸熊”。 秋高气和 〖解释〗形容秋空高朗、天气晴和。 时和岁丰 〖解释〗四时和顺,五谷丰收。用以称颂太平盛世。同“时和年丰”。 时和岁稔 〖解释〗四时和顺,五谷丰收。用以称颂太平盛世。同“时和年丰”。 天时地利人和 〖解释〗指作战时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人心的向背。
5个成语及解释
万紫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1353264千红、妙笔生花、千金一诺、文思泉涌、千金一笑。1、万紫千红读音:wàn zǐ qiān hóng含义:形容百花竞艳的春景。出处:宋·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翻译:轻易就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百花竞艳,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2、妙笔生花读音:miào bǐ shēng huā含义: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翻译:李白小时候,梦中所用的笔头上开花,后来才诗文词采富丽,天下闻名。”3、千金一诺读音:qiān jīn yī nuò含义:诺:许诺。一个诺言价值千金。指守信用,不轻易许诺。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翻译:就算是得到了上百斤的黄金,也不如得到季布的一句诺言。4、文思泉涌读音:wén sī quán yǒng含义:思路像泉水一样涌出来,形容思路开阔敏捷。出处: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翻译:文笔就像春天的花朵,思路就像泉水一样涌出。5、千金一笑读音:qiān jīn yī xiào含义:犹言千金买笑。花费千金,买得一笑。旧指不惜重价,博取美人欢心。出处:宋·张孝祥《虞美人》词之六:“倩人传语更商量,只得千金一笑也甘当。”翻译:美人传话更值得商量,就算是花费千金买一笑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