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资讯 > 正文

前 后 的成语 前…后…四个字成语

前…后…四个字成语

前仆后继、前倨后卑、前跋后疐、前倨后恭、前赴后继、前仰后合、前呼后拥、前瞻后顾、前俯后仰、前目后凡、前歌后舞、前街后巷、前挽后推、前覆后戒、前襟后裾、前因后果、前思后想、前危后则、前仆后踣

带有前后的成语

前仰后合[qiádun yǎng hòu hé] 形容身体前zhi后晃动(dao多指大笑时)。专也说前俯后合属、前俯后仰。前仆后继[qián pū hòu jì] 前边的倒下了,后边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奋战。仆(pū)。前倨后恭[qián jù hòu gōng] 以前傲慢,后来恭顺。《战国策·秦策一》记载,苏秦在秦国游说失败后回家,嫂子不给他做饭。后来,他在赵国做了大官,回家时,嫂子就跪拜在地迎接他。苏秦问道:“嫂何前倨而后卑也?”鞍前马后[ān qián mǎ hòu] 原指跟在官长马前马后的亲随、侍卫。现比喻甘心情愿地服侍有权势的人。前目后凡[qián mù hòu fán] 目:细目;凡:概略。《春秋》的一种笔法,一件事在文中重复出现,对前者详加说明,后者概略叙述。前呼后拥[qián hū hòu yōng] 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旧时形容官员出行,随从的人很多。惩前毖后[chéng qián bì hòu] 吸取以前的教训,谨防以后重犯。

( )前( )后的成语

思前想后、承前启后、惩前毖后、瞻前顾后、光前裕后、空前绝后

前*后*的成语有哪些

前歌后舞、前挽后推、前倨后卑、前跋后疐、前目后凡、前俯后仰、前倨后恭、前襟后裾、前危后则、前因后果、前呼后拥、前赴后继、前仰后合、前街后巷、前瞻后顾、前覆后戒、前仆后踣、前仆后继、前思后想、前合后仰

带前后成语

带前的成语:名列前茅、思前想后、史无前例、前仆后继、承前启后、前仰后合、惩前毖后、停滞不前、锦绣前程、前倨后恭、瞻前顾后、畏葸不前、前车之鉴、盛况空前、光前裕后、车到山前必有路、前言不搭后语、

前什么后什么的成语

前什么后什么的成语有:前倨后恭、前因后果、前赴后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431346431继、前仰后合、前思后想、前呼后拥等。一:前倨后恭[ qián jù hòu gōng ] 1. 解释:倨:傲慢;恭:恭敬。以前傲慢,后来恭敬。形容对人的态度改变。2. 出自:《战国策·秦策一》:“苏秦曰:‘嫂何前俾而后卑也。’”(译文:苏秦问:“嫂子为什么过去那么趾高气扬,而现在又如此卑躬屈膝呢?”)3.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定语;含贬义二:前因后果[ qián yīn hòu guǒ ] 1. 解释:起因和结果。泛指事情的整个过程。2. 示例:冯德英《迎春花》第二十一章:“振德说完前因后果,深叹一声。”4.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用于人或事物的来历与线索三:前赴后继[ qián fù hòu jì ] 1. 解释: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2. 出自: 艾青 《光的赞歌》四:“光荣属于奋不顾身的人,光荣属于前赴后继的人。”3.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四:前仰后合[ qián yǎng hòu hé ] 1. 解释:身体前后晃动。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2. 出自: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四十回:“把李瓶儿笑的前仰后合。”3. 语法:联合式;作状语、补语;形容站立不稳的样子五:前思后想[ qián sī hòu xiǎng ] 1. 解释:往前想想,再退后想想。形容一再考虑。2. 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六回:“他既得失心重,未有不前思后想。”3.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一再考虑六:前呼后拥[ qián hū hòu yōng ] 1. 解释: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旧时形容官员出行,随从的人很多。2. 出自: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想为官的前呼后拥,有多少荣耀!”3.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