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而的成语
不约而同、脱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3653264口而出、显而易见、随遇而安、竭泽而渔、背道而驰、适可而止、轻而易举、鱼贯而出、不劳而获、拍案而起、知难而退、秘而不宣、扬长而去;
不辞而别、知难而进、视而不见、不言而喻、鱼贯而入、蜂拥而至、从天而降、落荒而逃、油然而生、戛然而止、具体而微、堂而皇之、满载而归、不得而知、夺眶而出、侃侃而谈。
1、脱口而出
[tuō kǒu ér chū]
不加思索,随口说出。
2、显而易见
[xiǎn ér yì jiàn]
(事情、道理)非常明显,很容易看清楚。
3、随遇而安
[suí yù ér ān]
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4、竭泽而渔
[jié zé ér yú]
排干了塘里的水来捕鱼。比喻只顾眼前,不顾将来。
5、背道而驰
[bèi dào ér chí]
朝着相反的方向跑。比喻行动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完全相反。
6、适可而止
[shì kě ér zhǐ]
到了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指做事不过分)。
7、轻而易举
[qīng ér yì jǔ]
形容事情做成容易,毫不费力。
8、不劳而获
[bù láo ér huò]
不劳动就可以获得。现多指自己不劳动,而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9、拍案而起
[pāi àn ér qǐ]
拍着桌子站起来。形容非常激愤。
10、知难而退
[zhī nán ér tuì]
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后泛指知道事情困难就后退。
11、秘而不宣
[mì ér bù xuān]
保守秘密,不公之于众。
以一开头的成语
一、一往无前
1、读音:[ yī wǎng wú qián ]
2、释义:指636f7079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3643637不把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放在眼里,无所畏惧、奋勇前进。
3、出自: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
二、一事无成
1、读音:[ yī shì wú chéng ]
2、释义: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3、出自:唐·白居易《除夜寄微之》: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4、译文:鬓毛不觉得白毵毵;一时没有成就百不堪。
三、一五一十
1、读音: [ yī wǔ yī shí ]
2、释义:数数目时往往以五为单位,一五,一十,十五,二十…数下去,因此用“一五一十”比喻叙述时清楚有序而无遗漏。
3、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五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十,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
四、一鸣惊人
1、读音:[ yī míng jīng rén ]
2、释义:用以比喻平时没有特殊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3、出自:《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4、译文: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惊异。
五、一年一度
1、读音:[ yī nián yī dù ]
2、释义:指每年一次。
3、出自:宋·王安石《送吴显道》诗之五:唯有春风应最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4、译文:只有春风应最珍惜,一年一度一回来。
形容期待的成语
1.拭目以俟: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5653261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同“拭目以待”。2.觊觎之心:觊觎:非分的希望或企图。指非分之想。3.计日以俟:数着日子等待。极言盼望之殷切。4.人望所归:人望:众望;归:归向。大家一致期望的。指得到群众的信任。5.不期而然:期:希望;然:如此。不希望这样,而竟然这样。表示出乎意外。6.翘首企足:仰起头,踮起脚。形容盼望殷切。7.付与东流:付:交给;东流:向东的河流。扔在东流的江河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8.梦寐以求:寐:睡着。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9.仓箱可期:仓箱:盛粮食的工具。粮仓有望装满。比喻丰收大有希望。10.枯苗望雨:形容殷切盼望。11.悬悬而望:形容一心一意地期待、盼望。12.人心思治:心:指愿望;治:社会局势安定,得到治理。民众都希望国家安定。13.望子成龙:望:盼望。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14.喜出望外: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15.企而望归:企:踮起脚后跟。踮起脚后跟盼望归来。形容殷切地期望。16.倾耳戴目:戴目:仰视的样子,指望着远处。形容期待、盼望的样子。17.皮松骨痒:形容表面轻松自如而内心急切盼望。18.目断鳞鸿:鳞鸿:鱼和雁,比喻书信。形容望眼欲穿,盼望书信到来。19.拭目以待:拭:擦;待:等待。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有关一的成语
有关一的成语有:
一、一叶障目 [ yī yè zhàng mù ]
1.解释:眼睛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6303762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2.出自:毛泽东《论持久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
二、一刀两断 [ yī dāo liǎng duàn ]
1.解释:一刀斩为两段。比喻坚决断绝关系。
2.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二:“一刀两段,未称宗师。”《朱子语类》卷四十四:“观此可见克己者是从根源上一刀两断,便斩绝了,更不复萌。”
3.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宾语;比喻坚决断绝关系
三、一面之词 [ yī miàn zhī cí ]
1.解释: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
2.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五回:“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杨仪等必投魏矣。”
3.示例: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不能只听~,必须全面了解情况,然后再做处理。
四、一举成名 [ yī jǔ chéng míng ]
1.解释:原指一旦中了科举就扬名天下。后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2.出自:《战国策·秦策》:“然则是一举而伯王之名可成也。” 唐·韩愈《唐故国子司业窦公墓志铭》:“公一举成名而东,遇其党必曰:‘非我之才,维吾舅之私。’”。”
3.示例:十年窗下无人问,~天下知。 ◎金·刘祁《归潜志》卷七
五、一世之雄 [ yī shì zhī xióng ]
1.解释:雄:英雄豪杰。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
2.出自:《宋书·武帝纪》:“刘讳足为一世之雄。”宋·苏轼《前赤壁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3.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
关于一的成语
一一的成语 :一五一十、一心一意、一年一度、一点一滴、一模一样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431353235、一唱一和、一瘸一拐、一张一弛、一生一世、一针一线、一草一木、一举一动、一字一句、一来一往、一颦一笑、一琴一鹤、一板一眼、一朝一夕、一步一趋、一饮一啄、一龙一猪、一觞一咏、一长一短、一箪一瓢、一丝一毫、一手一足、一丘一壑、一缘一会、一字一珠、一薰一莸一、一五一十 [ yī wǔ yī shí ]解释:五、十:计数单位。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比喻叙述从头到尾,源源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五回:“这妇人听了这话,也不回言,却踅过来,一五一十,都对王婆和西门庆说了。”二、一年一度 [ yī nián yī dù ]解释:指每年一次。出自:宋·王安石《送吴显道》诗之五:“惟有春风应最惜,一年一度一归来。”译文:只有春风应最应该珍惜,一年一度就回来一次。三、一点一滴 [ yī diǎn yī dī ]解释:形容微小零星。出自:近代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清贫》:“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四、一针一线 [ yī zhēn yī xiàn ] 解释:比喻极微小的东西。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要想搜我的丫头,这不可能!我原比众人歹毒,凡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间收着:一针一线,他们也没得收藏。”五、一举一动 [ yī jǔ yī dòng ] 解释:指人的每一个动作。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四回:“可见古人一举一动,莫不令人归于正道,就是游戏之中,也都寓著劝世之意。”
形容种类多的成语
形容种类多的成语:
一、琳琅满目 [ lín lá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6303166ng mǎn mù ]
1.解释:琳琅:精美的玉石。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2.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3.示例:这些寿礼陈列在坤宁宫的东西庑中,~。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一章
二、不可枚举 [ bù kě méi jǔ ]
1.解释:枚:个。不能够一个个地列举。形容数量、种类极多。
2.出自:宋·王楙《野客丛书·俗语有所自》:“似此等语,不可枚举。”
3.示例:待罪一年有余,职之罪状殆~。 ◎明·袁宏道《去吴七牍·乞归稿一》
三、林林总总 [ lín lín zǒng zǒng ]
1.解释:林林:众多的样子;总总:众多而杂乱的样子。形容众多。
2.出自:唐·柳宗元《贞符》:“惟人之初,总总而生,林林而群。”
3.示例:在~的这类故事中,也有一个是说鲁班学习海龙王宫殿的建筑艺术。 ◎秦牧《鲁班的妙手》
四、举不胜举 [ jǔ bù shèng jǔ ]
1.解释:胜:尽。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数量很多。
2.出自:鲁迅《伪自由书·后记》引谷春帆《谈“文人先行”》:“公开告密,卖友求荣,卖身投靠的勾当,举不胜举。”
3.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很多
五、各色各样 [ gè sè gè yàng ]
1.解释:色:种类。各种类别,各种式样。
2.出自: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7回:“却说盛公子一派话儿,把官亲投任的人,各色各样,形容的一个详而且尽。”
3.示例:那天楼底下坐着许多老百姓,男女老少,~的人物都有。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