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语故事五误会的误恶什么猛什么
贻误军机、抄聪明反被聪袭明误、误打误撞2113、误入歧途、52614102误人子弟、误国欺1653君、因循坐误、专权误国、误国殄民、屏风误点、不得违误、磨刀不误砍柴工、一差二误、一误再误、误入迷途、误落风尘、蹉跎自误、误杀好人、一念之误、疑误天下、不误农时、笔误作牛、
中华成语故事:社鼠猛狗
中华成语故事:2113社鼠猛狗春秋5261时代,齐桓公是各诸4102侯国的霸主,1653他的宰相管仲,也回很有贤名。君答臣合力,齐国十分强大。有一次,齐桓公和管仲闲谈,问管仲说:「你看国家最担忧的是甚么?」管仲想了一想,回答说:「社鼠猛狗。」齐桓公不理解,问:「甚么是社鼠猛狗?」管仲便给齐桓公作了解释,说:「社庙里的神像,是用木头和泥巴做的,老鼠寄居在神像里面,被称作社鼠。社鼠噬咬神像,毁坏社庙中的东西,但你却无法消灭它。因为在社庙中,你既不能用火烧,也不能用水浇,因为火烧、水浇,都会损坏社庙。至于猛狗,据说从前有个酿造美酒的人,酿了很多美酒要出卖。可是年复一年,他却一点也卖不出去。这是甚么原因呢?因为他养了一条凶猛的狼狗,买酒的人一进院子,那猛狗就窜出来咬人,把买酒的人都吓走了。管仲最后说:大王,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国君身旁的奸臣,就是国家的社鼠;那些掌权的小人,就是国家的猛狗。所以国家最担忧的是社鼠猛狗。」齐桓公听了,点点头说:噢!我懂了!后来,社鼠猛狗 这一成语,就用来比喻结党营私、擅权弄奸的坏人。
有勇无谋的成语故事是什麽
只有勇气,没有计谋。指做事或打仗只是猛打猛冲,缺乏计划,不讲策略.出处 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王)武俊蕃种,有勇无谋。”
有关于狼的成语故事
1、狼狈为奸:源于唐代段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36376532成式的《酉阳杂俎》。据说狼和狈是一类动物。狼的前腿长,后腿短;狈则相反,前腿短,后腿长。狈每次出去都必须依靠狼,把它的前腿搭在狼的后腿上才能行动,否则就会寸步难行。有一次,狼和狈走到一个人家的羊圈外面,虽然里面有许多只羊,但是羊圈既高又坚固,于是它们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让狼骑在狈的脖子上,再由狈用两条长的后腿直立起来,把狼驮得很高,然后,狼就用它两条长长的前脚,攀住羊圈,把羊叼走。2、狼心狗肺”de由来 [size=4] 说起“狼心狗肺”来,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呢。 很久以前,有个叫慈生的青年,为人正直、诚实。有一次,他打柴回来,半路上碰见一只受伤的乌龟,便将它抱回家中精心饲养。数日后,乌龟伤好,为了报答慈生的养护之恩,送了能起死回生的宝珠给他。 这天,慈生上山打柴,在路上遇到一个心肺被掏空的尸体,尸体旁边还有一条狼和一只狗因争食人的心肺而致死。慈生出于善心,便用砍刀剖开狼和狗的肚子,掏出狼心和狗肺置入尸体中。接着,用宝珠把这个人救活了。那人复活后,说自己叫坏水,对慈生千恩万谢。 过了几天,县衙里来了几位公差,将慈生押到了县衙。原来是坏水为贪慈生手中的宝珠而买通县令,称慈生偷了他的东西。受了贿赂的县官不管三七二十一便将慈生痛打了一顿,搜出宝珠,将他赶出了县衙。 慈生回家后躺在床上生气,后悔不该救活这个没良心的坏东西。夜里,慈生做了一个梦,梦中送他宝珠的乌龟对他说:“皇上的女儿得了病,明天就贴榜招贤,你可借治病之机,夺回宝珠。”慈生说:“可我不会治病呀。”乌龟说:“这无妨,可用大枣7枚和7色丝线与宝珠同蒸煮,然后令其将枣一次服用,皇上女儿的病即可痊愈。”慈生说:“可是我的宝珠已被人夺去啦!”乌龟说:“只要你见了皇上说明药方中的宝珠必须用你失去的那颗,皇上自有办法帮你追回。” 第二天,城内果然贴出了招贤皇榜。慈生便依了梦中的启示揭了皇榜,监榜人把慈生带到了皇宫。皇上询问慈生治病需要什么药材。慈生说:“要大枣7枚、7色丝线各一条与宝珠同蒸熟后食用大枣。”皇上听后非常高兴,便派人去办理。慈生拦住皇上说:“皇上,一般宝珠不可,非要……”未等慈生说完,皇上便迫不及待地说:“宫里有的是上好宝珠,随你择用。”“不行!皇上的宝珠再好,非臣民的那颗不行!”“皇上!臣民的宝珠被一个长着狼心狗肺柳枝肋的人夺去了!” 慈生便将自己的失珠经过详细地叙说了一遍。皇上即刻命人将那县官和坏水押来治罪。县官被革职为民。宝珠交还慈生为公主治病。坏水被押解下殿,剖腹验看,果然是狼心狗肺柳枝肋。 从此,“狼心狗肺”一词便流传下来,比喻那些忘恩负义、心肠狠毒、做事凶残的家伙。[/size]
有没有以母亲为主人公的成语故事啊???例如“猛母三迁”只要3个就行了啊
孟母三迁,陶母割发,岳母刺字,三娘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