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资讯 > 正文

形状哭的成语 形容流泪的样子成语

形容流泪的样子成语

泣不2113成声拼 音:qì bù ché5261ng shēng 解 释:泣:低声哭.哭得噎4102住了1653;连声音也发不出来.形容极度悲伤专. 出属 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尧崩;禹服三年之丧;如丧考妣;昼哭夜泣;气不属声.”

形容哭泣的样子的词语

痛哭流涕 哭天喊地 鬼哭狼嚎 泣下如雨 泣不成声

形容哭的样子写词语

泗涕横流 泪湿罗裳2113 热泪盈5261眶 涕下沾襟4102、泪水潸然、 泪如泉1653涌、泪如雨下、泪如倾内盆、哭容断衷肠 呱呱而啼 泪留满面 抱头痛哭 泪如雨下 涕泪俱下 哭哭啼啼 泣不成声 痛哭流涕 声泪俱下 号啕大哭 哭声直上 呜呜咽咽 抽抽泣泣 热泪盈眶 涕下沾襟 泪水潸然 泪如泉涌 泪如雨下 泪如倾盆 哭断衷肠 泪流满面 仰面而泣 呜咽不语 以泪洗面 泣不成声 喜极而泣 哭哭啼啼 哭天抹泪 抱头大哭 行号巷哭号啕大哭 哭声直上 呜呜咽咽 抽抽泣泣 热泪盈眶 涕下沾襟 泪水潸然泪如泉涌 泪如雨下 泪如倾盆 哭断衷肠 泪流满面 仰面而泣 呜咽不语以泪洗面 泣不成声 喜极而泣 哭哭啼啼 哭天抹泪 抱头大哭 行号巷哭

形容流泪的样子的成语

泣不成声2113拼 音:5261qì bù chéng shēng 解 释:泣:低声哭4102.哭得噎住了;连声音也1653发不出来.形容极回度悲答伤. 出 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尧崩;禹服三年之丧;如丧考妣;昼哭夜泣;气不属声.”

以下哪个成语形容的是哭泣时候的样子?

梨花带雨

梨花带雨是指像沾着雨点的梨花一样,原形容杨贵妃哭泣时的姿态,后用以形容女子的娇美。

形容流泪样子的词语

夺眶而出 眶:眼眶。眼泪一下子从眼眶中涌出。形容人因极度悲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1323531伤或极度欢喜而落泪。 出处: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五:“那忍住了半天的酸泪夺眶而出,再也止不住了。” 感激涕零 涕:眼泪;零:落。因感激而流泪。形容极度感激。 出处:唐·刘禹锡《平蔡行》诗:“路旁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 可歌可泣 泣:不出声地流泪。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出处:《周易·中孚》:“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明·海瑞《方孝孺临麻姑仙坛记跋》:“国初方列之概,无异平原复生。追念及之,可歌可泣。” 哭天抹泪 形容哭哭啼啼。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二回:“前日不知为什么撵出去,在家里哭天抹泪。” 老泪纵横 纵横:交错。老人泪流满面,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 泪流满面 眼泪流了一脸。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回:“言讫,以印绶付之,泪流满面。” 泪如泉滴 形容触动伤心事,眼泪象泉水一样流出。 出处:唐·刘损《愤惋诗》之三“莫道诗成无泪下,泪如泉滴亦须干。” 泪如泉涌 眼泪象泉水一样直往外涌。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极。 出处:唐·刘损《愤惋诗三首(其三)》“莫道诗成无泪下,泪如泉滴亦须干。” 泪如雨下 眼泪象雨水似的直往下流。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极。 出处:宋·陆游《闻虏乱有感》诗:“有时登高望鄠社,悲歌仰天泪如雨。” 泪下如雨 眼泪象雨水似的直往下流。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极。 出处:宋·陆游《闻虏乱有感》诗:“有时登高望鄠社,悲歌仰天泪如雨。” 泪眼汪汪 汪汪:满眼泪水的样子。两眼充满泪水。 出处:《新编五代史评话·梁史》卷上:“黄巢听得凭地说,不觉泪眼汪汪。” 凄然泪下 凄然:寒凉。形容凄凉悲伤。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玄德听罢,蓦然想起在吴繁华之事,不觉凄然泪下。” 泣涕如雨 泣:低声哭;涕:鼻涕。眼泪像雨一样。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诗经·邶风·燕燕》:“瞻泪弗及,泣涕如雨。” 泣下沾襟 襟:衣服胸前的部分。泪水滚滚流下,沾湿衣服前襟。哭得非常悲伤。 出处:《尸子》卷下:“曾子每读《丧礼》,泣下沾襟。” 热泪盈眶 盈:充满;眶:眼眶。因感情激动而使眼泪充满了眼眶,形容感动至极或非常悲伤。 出处:邹韬奋《我的母亲》:“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 潸然泪下 潸然:流泪的样子。形容眼泪流下来。 出处:《诗经·小雅·大东》:“潸焉出涕。”宋·马廷鸾《题汪水云诗》:“余展读甲子初作,微有汗出,读至丙子诸作,潸然泪下。” 声泪俱下 一边说一边哭。形容极其悲恸。 出处:《晋书·王彬传》:“因勃然数敦曰:‘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音辞慷慨,声泪俱下。” 涕泪交垂 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悲哀。 出处:汉·蔡琰《胡笳十八拍》:“十有四拍兮涕泪交垂,河水东流兮心是思。” 涕泪交集 犹涕泪交零。 出处:《五灯会元·东土祖师》:“王闻师言,涕泪交集曰:‘此国何罪,彼土何祥。’” 涕泪交加 犹涕泪交零。 出处:宋·陈亮《祭彭子复父文》:“情则至矣,仪匪靖嘉。临风一酹,涕泪交加。” 涕泪交零 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哀痛。 出处:汉·无名氏《安平相孙根碑》:“同胞恻怆,涕泪交零,呱呱竖子,号啕失声。” 涕泪交流 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哀痛。同“涕泪交零”。 出处: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六:“是何微类,误我至尊,乞明验于奸人,愿不容于首恶。兴言及此,涕泪交流。” 涕泪交下 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哀痛。同“涕泪交零”。 出处:《魏书·临淮王谭传》:“彧闻乐声,歔欷,涕泪交下,悲感傍人,衍为之不乐。” 涕零如雨 涕零:流泪。眼泪象雨水一样往下淌。形容思念的感情极深。 出处:《诗经·小雅·小明》:“念彼共人,涕零如雨。” 涕泗横流 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 出处:《世说新语·言语》:“陶公疾笃”刘孝标注引王隐《晋书》:“临书振腕,涕泗横流。” 涕泗交流 眼泪鼻涕一起流下。形容痛哭的样子。 出处:北齐·魏收《魏书·元顺传》:“顺即哽塞,涕泗交流,久而不能言,遂令换之。”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二十五:“夏,四月,甲申,郭子仪辞还邠州,复为上言边事,至涕泗交流。” 涕泗交下 眼泪鼻涕一起流下。形容痛哭的样子。同“涕泗交流”。 出处:唐·孙棨《北里志·天水仙哥》:“全贪其重赂,径入(南)曲追天水入兜舆中,相与至宴所,至则蓬头垢面,涕泗交下。” 涕泗交颐 眼泪鼻涕流满脸颊。形容哀恸哭泣。 出处:宋·陈亮《祭徐子宜内子宋氏恭人文》:“男抛未下,女失所依。矧姑钟爱,涕泗交颐。” 涕泗流涟 鼻涕眼泪直往下流。形容痛哭流涕。 出处:《世说新语·德行》:“孔时为太常,形素羸瘦,着重服,竟日涕泗流涟,见者以为真孝子。” 涕泗滂沱 滂沱:雨下得很大。雨下得很大的样子。形容哭得很厉害,眼泪鼻涕象下雨一样。 出处:《诗经·陈风·泽陂》:“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涕泗纵横 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同“涕泗横流”。 出处:宋·王禹偁《谢加朝请大夫表》:“非小臣稽古之力,乃陛下好文之心,涕泗纵横,乱于縻绠。” 痛哭流涕 涕:眼泪。形容伤心到极点。 出处:《汉书·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宋史·胡铨传》:“而此膝一屈不可复伸,国势陵夷不可复振,可为痛哭流涕长太息矣。” 血泪斑斑 血与泪俱在实证物。 血泪盈襟 血泪:悲痛的眼泪;盈:满。眼泪流湿了衣襟。形容非常悲痛。 出处:唐·白居易《虢州刺史崔公墓志铭》:“遂置笏伏陛,极言是非,血泪盈襟,词竟不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