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第一次赢了,第二第三次连续都赢了的成语
答案是 连战连捷
百发百中有两个成语出自本文是什么?
“百发百中”意思是bai形容du射箭或打枪准确,zhi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dao事有充分把握。专
1、读音:bǎi fā bǎi zhòng
2、词性:属通常在句中用作形容词,修饰主语或宾语。
3、出处:出自《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翻译:楚国的养由基是射箭的能手,在距离柳叶百步的地方射箭,每次都命中目标。)
4、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射击技术高明,也比喻办事有绝对把握。
扩展资料:
“百发百中”的近义词介绍:百步穿杨
1、读音:bǎi bù chuān yáng
2、表达意思:意思是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3、出处:出自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关羽)带箭回寨,方知黄忠有百步穿杨之能。”(翻译:关于带箭回到山寨后,才知道黄忠有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的能力。)
4、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射击或射箭技术高明。
悲剧电影散场打四个字成语大全
早就听说过桑伟淋这个名字。
2001年散打王争霸赛,他来势汹汹杀出重围,在高手云集的65公斤级里过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3663063关斩将,连挫劲敌,连胜四场。这位黑马级人物毕业于山东莱州中华武校,难怪莱州武校的校长李明治在谈起他的时候显现出一脸难以掩饰的自豪和骄傲。
与他初识也是2001年,传出了大导演徐克即将以散打为题材拍摄新戏的消息,这部重头大戏的男主角锁定了从来未曾“触电”的散打运动员桑伟淋。电影《散打》在北京举行首映,桑伟淋“浮出水面”,我终于有机会一见他的“庐山真面目”。
桑伟淋
比我想象中高,65公斤级的选手,身高居然达到一米八二。
比我想象中帅,精致又不失棱角,慨叹“徐老怪”眼光的确够贼。
比我想象中灵,散打运动员大都质朴得像石头一样,而面前的桑伟淋眼神飘忽灵动,更像是一块有灵气的玉石,只有倔强的嘴角依然可以找寻出那种专属于运动员的坚定。
童年武术梦童年是家乡空阔寂静的田野,是田野上暮色苍茫的天空。跑累了,玩儿累了,桑伟淋就地躺在田野上,身边有不知名的绿色植物在风中摇摆,潜吟低唱着那首叫做快乐的歌。再睁开眼的时候,天空已经染上了一层暮色,桑伟淋根据空中飘散的炊烟知道该是吃晚饭的时候了,他总是玩儿到哪儿就就近到哪家吃饭。
“虽然我很淘气,但是不坏,所以大家都很喜欢我。”说这话时,他眼中闪着快乐的光芒。
桑伟淋说好像从自己记事时开始就跟着舅舅学武术了。
“我舅舅是练传统武术八卦掌的,他爱教,我们几个表兄妹也爱学。”虽然桑伟淋跟舅舅没有学得很深入,主要还是局限在一些武术基本功的训练上,但是他依然觉得应该感谢舅舅,是舅舅在自己身上延续了他的爱好,也是舅舅用他那种不固定、不死板的训练方式引领桑伟淋在面对武术的堂奥时没有望而却步。
“我虽然后来改练散打了,但是依然始终觉得传统武术有它凸现的独特风韵。”
或许也是源自小时候的武术功底,桑伟淋体育方面的特长逐渐显现出来,在小学和中学,他都是校队的运动员,特长是中长跑。
“体育好的学生一般学习都不好。”我下结论地说。
他笑了:“我理科还行,文科不好,但是在班里一直也不算是差生,中游吧。但的确是不爱学习,我一直对服装设计很感兴趣,初中毕业的时候曾经有往这个方向发展的想法。”
人生转折——莱州武校可以感觉到,桑伟淋把进入莱州武校当作一个人生的转折点。
那个夏天很热,刚刚初中毕业的桑伟淋正在家预期着自己不可知的未来,忽然一个武术动作的电视画面深深吸引了他的视线。镜头里的年轻人英气逼人,仔细一看,才知道电视里正在播放莱州武校的宣传片。
莱州就有这样的武术学校吗?从小生在莱州长在莱州的桑伟淋纳闷。
那是1994年,莱州武校刚刚成立不久,当时学校的规模不是很大,学校的知名度也远远比不上现在。反正离得也不远,桑伟淋决定亲自去看看。
站在莱州武校的操场上,看到正在上训练课的学生,桑伟淋心底掩埋多年的武术梦又声势浩大地复苏了。
“我开始报的是套路班,练了三个月最大的感觉就是自己太高了,当时我已经超过一米七五,一起练套路的同学没有我这么大个头的,每天训练都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我记得很清楚,有一天看到散打队训练,见他们都带着拳击手套,真刀真枪地对练,觉得很过瘾,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散打,看完后我就转到了散打班。”
我的校长,我的师傅提到莱州武校的生活,就不能不提到校长李明治。
“别看师傅平时像个书生一样儒雅,其实很严厉。那时候师傅不像现在这么多事务、这么忙,还有精力亲自教我,所以我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
桑伟淋曾经想过半途而废,因为他忽然间感觉前途渺茫。可是回到家中没几天,他就又重新收拾行囊回到了学校,因为他想念学校一起训练的师兄弟,更想念师傅。
师傅的话反复回响在自己耳畔:“好好坚持,一定会有出息的。”一直到现在。
想家的感觉作为散打运动员特招到福建当兵的第一个春节,桑伟淋知道了想家的感觉,同去的四五个兄弟围坐在一起哭。起初的不适应过后,迎接桑伟淋的是枯燥的军旅生活。当然,这其中也有欢笑。
桑伟淋收起一脸忧郁,明亮了起来:“从学校一起去的这几个师兄弟都在一个排,有一次运动会,我们四个师兄弟参加400米接力跑比赛,结果拿了冠军,觉得挺给母校争光的,赶紧给师傅写信。”
参加散打王“参加散打王比赛是2001年,是我当兵的最后一年,代表电力体协,其实那时候我训练已经不是很系统了。我一共打过四场,都赢了,当时媒体和内行都说我是一匹黑马。”
“有时候也会觉得挺遗憾的,在我状态最好的1998年到2000年没能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比赛。这都是命,就像我机缘巧合地拍戏一样。”
2001年年底,桑伟淋正式退役,他不愿意过多地讲述当兵的那段日子,他只是淡淡地形容:“那是一段难得的经历,使我成熟。”
电影《散打》男主角究竟是怎么样的机遇使已经脱离散打轨道的桑伟淋成为《散打》的男主角呢?我很好奇。
“因为我参加过散打王比赛,所以赛事组委会有我的资料。据说最先是徐克看到我的资料后认为不错,又找到了我的比赛录像,便决定面试。”
“面试也很巧,其实我真正见到导演麦子善那天并不是事先约好要见面的日子。”
那天是六月份的一个星期二,晚上有散打比赛,已经在北京找到工作的桑伟淋到奥体来看望前来比赛的战友,正好遇上麦子善导演。
桑伟淋(中)
一见到桑伟淋,麦子善就说:“这个可以,可以做男二号。”
“看看你镜头感怎么样。”
他们拿出DV,开始给桑伟淋拍。“我当时有点儿紧张,他们让我说话我也不知道说什么,我想还是练吧,那天表现不错。”
没过几天,一个制片就给桑伟淋打来电话,让他好好准备,并正式通知桑伟淋出演男一号。从面试到拍板定钉,前后只有两个星期。
拍戏被KO“拍戏之前麦子善导演就问过我,说拍戏很累,问我怕不怕,我说那有什么可怕的,打比赛我都不怕,拍戏算什么?”
“后来才知道,拍戏的累和打比赛的累是不一样的,拍戏太熬人。”
“导演和徐克说,他们脑子里成天都是镜头,镜头怎么照,灯光怎么打,我们起初还体会不到,等到开拍以后,真是有了感触,真是不得了,无论吃饭还是睡觉,觉得总有镜头对着你。”
桑伟淋(左一)
“很多观众对郭辉踢我那一脚印象很深,影片里是我当时被KO了,实际上我也真是被踢晕了,当时在现场就休克了。过后的好几天一直耳鸣,而且晕忽忽的,到现在也没有完全好。反正也听不清楚,耳朵真成了摆设,没用了。”
“后来拍戏的时候,我就干脆把它塞住,我发现把耳朵塞住的感觉很好,我能看到对方的口型,能听到一丝丝的声音,效果不错。”
真实“徐老怪”“我这回就跟徐克学了很多,不仅是电影的专业知识还有他的思维方式、他的工作方式。”
“当大家都疲沓了的时候,徐克就从角落里站了起来,说‘我感觉这个动作不太好’,然后亲自翻身上擂,与武行套招。”
徐克(右一)给桑伟淋(左一)说戏
“徐克的感觉和角度真是跟别人不一样,而且可以激发其他工作人员的灵感,一下子就能把摄影、灯光、演员统统都调动起来了,然后说再拍两个镜头就收工!大家就都有劲头了。”
总体来说就四个字;太难受了
在比赛中怎样发挥出自己最高的水平?
看的出你很喜欢篮球,只要有兴趣不怕练不好的,根据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236613362我打篮球的经验,这样把,有空的时候去练练. 运球技术动作包括身体姿势、手臂动作、球的落点和手脚协调配合四个环节。 ※身体姿势: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抬头眼看前方,非运球手屈臂平抬,用以保护球。运球时,下肢各关节随运球高度而有所变化。 ※手、臂动作:运球时,五指分开,扩大控制面积,手心空出。运球时因运球方法的不同分别采用手腕手指力量、前臂或上臂等不同部位用力。按拍球时,应随球上下迎送,尽量延长控制球的时间,以利于保护球。如原地运球,按拍球的上方,向前运球时,按拍球的后上方。 ※球的落点:一般情况下的运球,球的落点在运球手同侧脚前外侧约20CM处,速度越快,落点越靠前。积极防守时,运球的落点应在体侧或侧后方,以便护球。变向运球其落点基本上位于异侧体侧或侧前方。胯下运球的落点位于胯下中间的地方。 ※手脚协调配合:运球时,既要移动速度和运球速度协调一致,又要保持合理的节奏。要注意按拍球的部位、落点的选择和力量大小的运用。移动越快,按拍球的部位越是靠后下方,落点越远,反弹起来的力量越大。一般直线运球,运球一次,跑两或三步。 运球动作的练习,需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关键是控制能力和手脚协调配合,因此手上功夫要天天练。可先从玩球开始,熟悉球性,再从原地运球过渡到行进间,从双眼看球到不看球运球,从直线到变向运球。可一人一球、一人二球、一人运球一人抢球等方法进行练习。 首先篮球是一个大个子的项目,大个子就会有优势!但是小个子同样有他自己的优势比如灵活性,身体协调性,等等,所以如果你是1米85以下的小个子,就要从运球开始练习。因为你的控球是你的优势!!练控球首先要从左右两手原地运球开始, 不要讨厌左手,一旦你两手都会运球,那么防守你的队员就不知道你会从哪个方向突破!!这样你过人的几率就大了,这个动作得练上10个小时左右,并且以后也要多多练习。练好这个后,就可以练复杂的,我们知道运球过人的动作就有4个: 1.交叉步过人 2.背后过人 3.跨下过人 4.转身过人 这是最基本的过人方法。我的顺序已经给出,就按这个顺序练! 交叉步最好练,不过要注意的是动作要快,假动作要真实,尤其是耸肩的假动作一定要骗过对手。 背后要注意的是步伐,步伐一定要正规,这样有利于背后运球,如果不正规,球就容易飞。 跨下注意的是要快,和节奏的掌握,让对手不知道你会什么时候是跨下运球,什么时候是跨下过人。 转身看起来简单,实际很难,首先转身那一步要迈的大,要一下子过了他才行,第2还要转的快,第3就是要拿住球,别飞了。 掌握好这些,就可以组合了,我尝试过比较简单的有: 3+1 2+1 3+4 这是比较简单的,难的有: 1+3+4 1+3+2 1+2+4 想大家推荐一个王牌,我练了10天,目前很少有人能防的住! 1+1+3+3这两个是连续跨下,不过人!+1(突然的)急停+3+4+2+1 等练好过人后就可以练上篮了 谈谈如何练习上篮,上篮是所有篮球技术的最基本的一个技术,也是篮球比赛中常用的一个本领,如果上篮不进,那是篮球生活中的最悲哀的一目, 所以要练好篮球,就的练好上篮,如果上篮不进,那么如何去练投篮呢? 下面我讲一下如何练习上篮: 上篮也一样,我们左右手都得练,要不然从左面突破就不容易上篮了! 上篮分低手和高手两种:低手的优势是姿势漂亮,动作舒展,不容易被盖, 而且,准确率也不错!高手的优势是变化多,能做出优美的上篮,且容易造犯规,但容易被冒,但是高手的上篮简单易懂,所以先练高手,要想练好高手,首先应会篮下投篮,当篮下投篮基本上都能进的时候,就行了,只要注意一下步伐就行了。在右面,是左,右,左的3步,左面则反之。 低手和高手上篮的要求是一样的,只不过要找一下低手的篮板点。
写我的小伙伴的作文 600字左右
那一刻,我读懂了友谊随着时间的滑过,我们渐渐变得成熟、稳重e69da5e887aa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5303466,我逐渐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朋友交流,如何维护友谊,呵护友谊的那份纯洁,而这些对友谊的体味却是从一个朋友给我的一张三个字的字条开始的。上小学五年级时功课比较简单,我经常有空就做一做我的《学习与巩固》等老师布置作业时我便不用再写。有一天数学老师布置作业,一共四面,我全部都做过,心里暗喜,谁知得意忘形,说了一声:“写完了!”这如蚊子般的声音也让老师听到,老师“砰”的一声把黑板擦重重地摔在讲台上,大吼一声:“你们都聪明!无师自通?谁提前写了?都给我站起来。”老师的脸涨得通红。我自恃人缘好,自认为没有人会举报我。这时从后面传出了一个让我胆战心惊的声音:“骆畅然。”我顺着声音传出的方向一看竟是他?朱海洋?我最信任的朋友?老师大叫:“站起来!”我极不情愿的站了起来。惩罚极其严厉,把这四面抄一遍。我扭过头怒目圆睁,死死地看着他,他不敢正视我的眼,慢慢的低下了头。放学了,我平静地对着他说:“你不是我的朋友,我没有你这样的朋友!”这几个平静的字却向海啸向他疯狂地席卷而去,他脸上的笑一下子凝固了。说完我静静地走了,留下他一个人愕然地站在原地发呆。第二天,当我走出教室时我感觉整个世界都成了灰色,这世界上所谓的友谊就是这样吗?这时世界难道就没有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了吗?这时他跑过来塞给我一张纸条,然后飞快地跑了。我打开纸条,上面清晰地写着三个字——和好吧。好像在这一刹那间笼罩在我上空那个灰色的牢笼一下子破了,阳光又洒了进来我的心里涌出了一股暖流。我们又和好了。一个人在自己朋友面前,应该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虚假地说客套话,在自己真正的朋友面前,要做一个最真实的自己,勇敢地面对双方。那张纸条,我至今还保存着。因为,它让我读懂了友谊的真谛!
有没有一些适用于课前三分钟的成语小故事
按图索骥 àn tú suǒ yì 春秋时候,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擅长相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233666131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伯乐”本是天上的星名,据说负责管理天马)。 有一次,孙阳路过一个地方,忽见一匹拖着盐车的老马冲他叫个不停,走近一看,原来是匹千里马,只是年龄稍大了点。老马拉着车艰难地走着,孙阳觉得太委屈了这匹千里马,它本是可以奔跑于疆场,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的宝马良驹,现在却默默无闻地拖着盐车,慢慢地消耗着它的锐气和体力,实在可惜!孙阳想到这里,难过得落下泪来。 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使千里马不再被埋没,也为了自己一身绝技不至于失传,孙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88探骊得珠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住在黄河边上,靠割芦苇、编帘子簸箕为生,日子过得非常贫困。 有一天,儿子在河边割芦苇,烈日当空,晒得他头昏眼花,于是他就坐下来休息。他望着眼前的河水在阳光下闪耀着粼粼波光,想起父亲说过,在河的最深处有许多珍宝,可是谁也不敢去,因为那里住着一条凶猛的黑龙叫骊龙,他想,要是潜到河底,找到珍宝,我们一家人就用不着像现在这样一天干到晚,三顿还吃不饱,不如豁出去试一试。他把心一横,三下两下脱了衣服,一头扎进冰冷的河里。 开始他还看得见四周的小鱼在游来游去,再往深处,光线变得越来越暗,水也越来越凉,最后,他什么都看不见了,四周一团漆黑。他心里有点害怕,不知该往哪儿游。就在这时,不远处有一个圆圆的物体在闪闪发光,定睛细看,啊,原来是明珠!他憋足一口气游过去,双手抱住明珠,使劲一拽,明珠就到了他怀里。他迅速浮出水面,上岸后撒腿就往家跑。 父亲一见明珠,就问他是从哪儿得到的。他把经过一五一十地向父亲讲述一遍。父亲听了说:“好险哪!这颗价值千金的明珠是长在黑龙下巴底下的,你摘它的时候黑龙必定是睡着了。它要是醒着,你可就没命了。”故事见于《庄子列御寇》。成语“探骊得珠”,比喻写文章能紧扣主题,抓住要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西汉时候,有一位勇猛善战的将军,名叫李广,一生跟匈奴打过七十多次仗,战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爱戴。李广虽然身居高位,统领千军万马,而且是保卫国家的功臣,但他一点也不居功自傲。他不仅待人和气,还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给他的赏赐,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就把那些赏赐统统分给官兵们;行军打仗时,遇到粮食或水供应不上的情况,他自己也同士兵们一样忍饥挨饿;打起仗来,他身先士卒,英勇顽强,只要他一声令下,大家个个奋勇杀敌,不握牺牲。这是一位多么让人崇敬的大将军啊! 后来,当李广将军去世的噩耗传到军营时,全军将士无不痛哭流涕,连许多与大将军平时并不熟悉的百姓也纷纷悼念他。在人们心目中,李广将军就是他们崇拜的大英雄。汉朝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为李广立传时称赞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仍然会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树下都走出一条小路,李广将军就是以他的真诚和高尚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崇敬。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则成语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已,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