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鱼的成语有哪些
成语:白龙鱼服拼音:báilóngyúfú出处:汉·刘向《说苑·正谏》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3623134:“昔日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汉·张衡《东京赋》:“白龙鱼服,见困豫且。”典故: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例子:相公~,隐姓潜名。倘或途中小辈不识高低,有毁相公者,何以处之?(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四)成语:白鱼入舟拼音:báiyúrùzhōu出处:《史记·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诸侯皆曰:‘纣可伐矣。’”典故: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例子:武王~,君臣变色。(《三国志·魏书·杨阜传》)成语:鲍鱼之肆拼音:bàoyúzhīsì出处:汉·刘向《说苑·杂言》:“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典故:卖咸鱼的店。比喻坏人成堆的地方。成语:察见渊鱼拼音:chájiànyuānyú出处:《史记·吴王濞列传》:“且夫‘察见渊鱼,不祥’。”典故:渊:深潭。能看清深水中的鱼。比喻为人过于精明。成语:沉鱼落雁拼音:chényúluòyàn出处:《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典故: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例子:他二人长的一个是~之容,一个是闭月羞花之貌。(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成语:池鱼之殃拼音:chíyúzhīyāng出处:《剪灯新话·三山福地传》:“汝宜择地而居,否则恐预池鱼之殃。”典故:比喻受牵连而遭到的祸害。例子:王仁东也觉得军机全班尽撤,未免过分,连带使翁同酥受~,内心更为不安。(高阳《清宫外史》下册)成语:浑水摸鱼拼音:húnshuǐmōyú典故:浑水:不清的水。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例子:这个利欲熏心的人总想~,从中捞一把。成语:混水摸鱼拼音:hùnshuǐmōyú典故: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例子:这个利欲熏心的人总想~,从中捞一把。
跟鱼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跟鱼有关的成语有:1、沉鱼落雁:chén yú luò yàn,意思是鱼见之沉入水底,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6306533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形容古代四大美女的,其中“沉鱼”是西施,“落雁”是昭君。但是,由于其他原因,人们发现,沉鱼落雁也可以形容美貌并不重要。出自《庄子·齐物论》。2、白鱼入舟:bái yú rù zhōu,意思是指白鲦跳入船内,本义指殷亡周兴之兆,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也形容好兆头开始。出自《史记·周本纪》。3、鱼贯而入:yú guàn ér rù,比喻像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接一个次序进入。出自《三国志·魏志·邓艾传》。4、得鱼忘筌:dé yú wàng quán,意思是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原指领会了深妙的义理,表达它的言语可以忘掉;鱼捕到了,渔具也可以忘掉。意思是言语和渔具虽不可少,但毕竟只是手段,而领会精神实质、实现既定目标更重要。用来表示互相默契,心照不宣。比喻事成之后,就忘了借以成功的手段、条件。出自《庄子·外物》。5、竭泽而渔:jié zé ér yú,意思是排尽湖中或池中的水来捕鱼。比喻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打算。出自《吕氏春秋·义赏》。
鱼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鱼开头的成语:鱼贯而出、鱼贯而入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433663034、鱼龙混杂、鱼与熊掌、鱼肉百姓。
一、鱼贯而出 [ yú guàn ér chū ]
释义:像游鱼那样连贯着出现。
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回:“三人急不暇择,从窦中鱼贯而出,外面正是一条逼狭的胡同,还静悄悄的没人阻住。”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二、鱼贯而入 [ yú guàn ér rù ]
释义:像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接一个地依次序进入。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七回:众才女除卞、孟两家姊妹在后,其余都是按名鱼贯而入。
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三、鱼龙混杂 [ yú lóng hùn zá ]
释义: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四回:现在人多手乱,鱼龙混杂,倒是这么着,他们也洗洗清。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笔顺
四、鱼与熊掌 [ yú yǔ xióng zhǎng ]
释义:比喻俱为所欲,难于取舍之物。
出处:语本《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白话译文:语本《孟子·告子上》:“鲜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这两样东西不能够同时得到,我只好舍弃鱼而取得熊掌呀。”
五、鱼肉百姓 [ yú ròu bǎi xìng ]
释义:鱼肉:指受宰割者。后比喻用暴力欺凌,任意残害无辜的人们。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仲长统传》:“于是骄逸自恣,志意无厌,鱼肉百姓,以盈其欲。”
白话译文: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仲长统传》:“骄傲自大,肆意妄为,欺负百姓,满足自己的私欲。”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关于鱼的四字成语都有什么
缘木求鱼、 竭泽而渔、 沽名钓誉、 沉鱼落雁、 涸辙之鲋、 提纲挈领、 鱼米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1326232之乡、 纲举目张、 鱼跃龙门、 独占鳌头、 如鱼得水、 鱼龙混杂、 如鲠在喉、 得鱼忘筌、 鱼目混珠、 临渊羡鱼、 浑水摸鱼、 涸泽而渔、 为渊驱鱼、 白龙鱼服、 鱼贯而入、 遍体鳞伤、 鱼传尺素、 混水摸鱼、 鲍鱼之肆、 自投罗网、 殃及池鱼、 鱼与熊掌 枯鱼之肆、 鱼贯而出、 鱼死网破、 摇头摆尾、 骨鲠在喉、 鸢飞鱼跃、 鱼肉百姓、 鱼贯而行、 羊续悬鱼、 漏网之鱼、 鳄鱼眼泪、 水清无鱼、 雀马鱼龙、 鲁鱼亥豕、、 釜底游鱼、 池鱼之殃、 马如游鱼、 鲸吞蚕食、 龙阳泣鱼、 鱼鱼雅雅、 白鱼入舟、 吞舟之鱼、 信及豚鱼、 鱼龙百变、 鱼龙变化、 鱼龙曼延、 自相鱼肉、 烟波钓徒 马中关五、 鱼水深情、 吞舟是漏、 鱼沉雁渺、 鱼肉乡里、 瞎子摸鱼、 鼎鱼幕燕、 池鱼林木、 鱼升龙门、 鱼沉雁杳、 得兔忘蹄、 如鱼似水、 葬身鱼腹、 鱼书雁信、 得鱼忘荃、 临川羡鱼、 及宾有鱼、 登木求鱼、 鱼沉雁静、 甑尘釜鱼、 察见渊鱼、 网漏吞舟、 鱼水和谐、 若烹小鲜、 指天射鱼、 祸及池鱼、 秋荼密网、 池鱼幕燕、 釜鱼幕燕 鱼游沸鼎、 狐鸣鱼书、 鱼龙漫衍、 鱼水相欢、 铩羽暴鳞、 渊鱼丛雀、 比目连枝、 鲁鱼帝虎、 白鱼赤乌、 鲂鱼赪尾、 鱼龙曼羡、 河鱼腹疾、 鱼游釜中、 雁素鱼笺、 池鱼笼鸟、 波光鳞鳞、 鱼龙曼衍、 鱼游濠上、 池鱼堂燕、 龙战鱼骇、 常鳞凡介、 豕亥鱼鲁、 河鱼之疾、 鸟集鳞萃、 鱼书雁帛、 鱼帛狐篝、 鱼书雁帖、 弹铗无鱼、 冻浦鱼惊、 鱼贯雁比 鱼质龙文、 水到鱼行、 鱼沉雁落、 黄发台背、 鱼惊鸟散、 鲸吸牛饮、 牛蹄中鱼、 河鱼天雁、 涸鲋得水、 白鱼登舟、 栉比鳞臻、 鳏鱼渴凤、 栉比鳞差、 枯鱼涸辙、 釜中游鱼、 断羽绝鳞、 鱼笺雁书、 临河羡鱼、 鱼烂河决、 鱼烂而亡、 食鱼遇鲭、 鲇鱼上竹、 鸟焚鱼烂、 虫鱼之学、 鸡头鱼刺、 渔海樵山、 鲸吞虎噬、 鱼贯雁行、 釜中生鱼 前庭悬鱼、 鲸吞蛇噬、 雁去鱼来、 鱼鲁帝虎、 暴腮龙门、 鱼水相投、 釜中之鱼、 鱼肠尺素、 探竿影草、 撒水拿鱼、 悬龟系鱼、 涸鱼得水、 城门鱼殃、 土崩鱼烂、 鱼帛狐声、 贯鱼之次、 炊鲜漉清、 鱼大水小、 鱼网鸿离、 鱼封雁帖、 鲜蹦活跳、 以筌为鱼、 鱼馁肉败、 池鱼之祸、 鸟惊鱼骇、 黄发鲐背、 以蚓投鱼、 雁逝鱼沉、 鱼尾雁行、 鱼游沸釜 狐鸣篝火、鳞集仰流、鱼县鸟窜、鱼游釜底、枯鱼衔索、瓦影之鱼、沧海一鳞、弃其馀鱼、枯鱼病鹤、焚枯食淡、以鱼驱蝇、衣紫腰银、证龟成鳖、霄鱼垂化、鱼肠雁足、豕虎传讹、鱼目混珍、鸱张鱼烂、鱼米之地、宵鱼垂化、鲍鱼之次、竭泽焚薮、衣紫腰金、渊鱼丛爵、鱼目间珠、化及豚鱼、牛蹄之鱼、雁断鱼沉、鸿断鱼沉、肥鱼大肉目断鳞鸿、衣紫腰黄、鳞集毛萃、放鱼入海、鱼生空釜、鲁鱼陶阴、鸟散鱼溃、鱼瞵鹗睨、鲇鱼上竿、鱼目混珎、贯鱼之序、吞舟漏网、鱼釜尘甑、多鱼之漏、鱼游燋釜、摇头麰尾、狐鸣篝中、混水捞鱼、鱼溃鸟离、鸟惊鱼溃、池鱼之虑、鱼烂瓦解、祸近池鱼、鱼烂取亡、釜中生尘、鱼游釜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