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资讯 > 正文

图 叉的成语 一幅图片里上方有一横下面有一个叉是什么成语

一幅图片里上方有一横下面有一个叉是什么成语

谜底:一无是处2113。 一无5261是处yī wú shì4102 chù解释是:对,正确。没有1653一点专儿对的或好的属地方。出处明·张岱《与胡季望》:“是犹三家村子,使之治山珍海错,烹饪燔炙,一无是处。明眼观之,只发一粲。”结构动宾式。用法含贬义。一般作谓语、补语、宾语。正音处;不读“处分”的“chǔ”。近义词一团漆黑、一无可取、百无一是反义词十全十美、白璧无瑕、勿庸置疑辨析~与“一团漆黑”有别:~是直陈性的;重于“毫无可取”;“一团漆黑”是比喻性的;重于“毫无光明”。例句我们看问题要全面;要一分为二;不要因为人家有缺点;就认为人家~。英译be good for nothing

看图猜四字成语有个叉叉有几个OOO,还有一个红色的东西

姹紫嫣红chà2113 zǐ yān hóng注释52614102形容各种花朵1653娇艳美丽。出处明·汤显祖《回牡丹亭·惊梦》答:“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举例公园里百花盛开,~,一片春天的景象。近义词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反义词残花败柳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鲜花的美丽英文翻译very beautiful flowers

一个叉一个笛的成语图

姹紫嫣红chà zǐbai yān hóng解释姹、嫣du:娇艳。形容各zhi种花dao朵娇艳美丽。出内处明·汤显祖《容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结构联合式。用法可用来形容各种艳丽的花。一般作谓语、定语。正音姹;不能读作“zhái”。辨形姹;不能写作“诧”;嫣;不能写作“姻”。近义词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反义词残花败柳辨析~和“万紫千红”、“花团锦簇”;都有“花多、色彩艳丽”的意思。但~只用来形容花;“花团锦簇”和“万紫千红”不但可以用来形容花草;还可以用来比喻景象繁荣兴旺;事物丰富多彩。例句春天到了;漫步在花园里;那~、五彩缤纷的春景;让人赏心悦目。

看图猜成语两个人一个对勾一个叉子

  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35323434看图猜成语两个人一个对勾一个叉子——以貌取人。  以貌取人  yǐ mào qǔ rén  解释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的的品质才能。  出处《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之;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结构偏正式。  用法含贬义。用来指凭外貌来衡量人的优劣。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辨形取;不能写作“娶”;貌;不能写作“藐”。  近义词表里如一  反义词量才录用  例句用人要以人品、能力为取舍依据,不应~。  英译a book by its cover judge people by naeural appearance  成语故事孔子有许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叫宰予,能说会道, 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很好,但后来渐渐发现,他既不孝敬父母,也没有仁德,而且十分懒惰,白天睡大觉。孔子说他“朽木不可雕”。后来宰予参与作乱,被杀死。  孔子另有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长得体态不雅,相貌丑陋,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从来不去巴结公卿大夫。后来,追随他的学生有三百人,他的声誉传遍四方。  孔子听说了,感慨地说:“我凭言语判断人的品质,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凭相貌判断人的品质,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图片爱心里面有个叉才一个成语

口是心非baikǒu shì duxīn fēi[释义] 心口不一致zhi;dao口上说一套内;心里想一容套。形容心口不一致。[语出] 汉·桓谭《新论·辨惑》:“道必当传其人。得其人;道路相遇;辄教之;如非其人;口是而心非者;虽寸断支解;而道犹不出也。”[正音] 非;不能读作“fěi”。[辨形] 是;不能写作“事”。[近义] 阳奉阴违 言不由衷[反义] 言为心声 言行一致 表里如一[用法] 含贬义。形容人两面三刀。一般作定语、宾语。[结构] 联合式。[辨析] ~和“言不由衷”;都能形容心口不一。但~语义比“言不由衷”要重得多。[例句] 同志们对他这种~的作法很不满意。[英译] say one thing and mean another

看图猜成语一个穷上有叉一个镜子上也有叉

山穷水尽shācopyn qióng shuǐ jìn[释义] 山和2113水都到了尽头;已没5261有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语出4102] 清·蒲松龄1653《聊斋志异·李八缸》:“苟不至山穷水尽时;勿望给与也。”[正音] 水;不能读作“suǐ”。[辨形] 尽;不能写作“劲”。[近义] 日暮途穷 穷途末路[反义] 柳暗花明[用法] 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结构] 联合式。[辨析] ~与“走投无路”有别:~侧重于描写客观情势;“走投无路”侧重于描写主观感受。[例句] 十年动乱;我村的生产破坏得非常严重;几乎到了~的境地。[英译] at the end of one’s rope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