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资讯 > 正文

老谈的成语 老什么常谈成语

老什么常谈成语

老生常谈2113 拼音:lǎo shēng chá5261ng tán 解释4102:老书生经常说的1653话。比喻人回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答的话。 出处:《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谈。” 示例: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机,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一首词,也是个~。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 近义词:陈词滥调、老调重弹 反义词:标新立异、真知灼见 歇后语:孔明练琴;八十老翁练琵琶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没有新意的话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魏国术士管辂精通《易经》,尚书何晏和邓炀请管辂为他们算命何时才能升到三公之位。管辂不敢得罪他们,看了卦相,他讲大道理,请何晏忠于职守、体察民情、广施恩德,才能位列三公。邓炀很不高兴地说这是老生常谈的东西。

老什么什么谈的成语

老调重谈抄_成语解释拼音袭:lǎo diào chóng tán释义bai:又弹起陈旧的老调du子zhi。比喻把说过多次的理论、主张dao重新搬出来。也比喻把搁置很久的技艺重新做起来。老生常谈_成语解释拼音:lǎo shēng cháng tán释义:老书生经常说的话。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

含谈和老的成语

老调重谈 拼音:copylǎo diào chóng tán 解释2113:又弹起陈旧的老5261调子4102。比喻把说过多次1653的理论、主张重新搬出来。也比喻把搁置很久的技艺重新做起来。 出处:邹韬奋《无政府与民主政治》:“如今不过是略搬花样,实际是老调重谈罢了。” 近义词:旧调重弹 反义词:改弦易张、改弦易辙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缺乏新意老生常谈 拼音:lǎo shēng cháng tán 解释:老书生经常说的话。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 出处:《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谈。” 示例: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机,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一首词,也是个~。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 近义词:陈词滥调、老调重弹 反义词:标新立异、真知灼见 歇后语:孔明练琴;八十老翁练琵琶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没有新意的话

老成语有哪些

含老的成语有来 :老调重弹、自老而不死是为贼、2113老着脸皮、宝刀5261未老、4102生老病死、1653老谋深算、未老先衰、老弱残兵、少年老成、老虎头上扑苍蝇、一家老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老实巴交、三朝元老、老八辈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天王老子、人老珠黄、深山老林、老鹤乘轩、直壮曲老、老獾叼的、贵壮贱老、尊老爱幼、老鼠搬姜、老鱼跳波扶老携幼、老当益壮、老师宿儒、老骥伏枥、返老还童、地老天荒、老生常谈、倚老卖老、老态龙钟、老泪纵横、老弱病残、老成持重、老奸巨猾、七老八十、天若有情天亦老、江东父老、无面目见江东父老、男女老少、养儿防老,积谷防饥、老死不相往来、告老还乡、长生不老、白头到老、半老徐娘、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妻儿老小......

带老的成语有哪些

带老的成语有:1、扶老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5653830携幼[fú lǎo xié yòu] 携:拉着,带领。搀着老人,领着小孩。2、老当益壮[lǎo dāng yì zhuàng] 当:应该;益:更加;壮:雄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3、老师宿儒[lǎo shī xiǔ rú] 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亦作“老手宿儒”。4、老骥伏枥[lǎo jì fú lì] 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5、返老还童[fǎn lǎo huán tóng] 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6、地老天荒[dì lǎo tiān huāng] 指经历的时间极久。7、老生常谈[lǎo shēng cháng tán] 老书生经常说的话。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8、倚老卖老[yǐ lǎo mài lǎo] 卖:卖弄。仗着岁数大,摆老资格。9、老态龙钟[lǎo tài lóng zhōng] 龙钟:行动不灵便的样子。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10、老泪纵横[lǎo lèi zòng héng] 纵横:交错。老人泪流满面,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11、老弱病残[lǎo ruò bìng cán] 老:老人;弱:弱小的幼童;病:病人;残:残疾人。泛指弱势群体。

什么什么什么谈的成语

夸夸其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1343639谈、侃侃而谈、老生常谈、娓娓而谈、混为一谈。一、夸夸其谈解释: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进了书房门,听见杨执中在内咶咶而谈,知道是他已来了,进去作揖同,同坐下。”示例: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近义词言之无物、侃侃而谈、大张其词、大吹大擂、大言不惭、夸大其词、喋喋不休、高谈阔论、大吹牛皮、滔滔不绝、离题万里、娓娓而谈、口如悬河、说三道四、夸夸而谈、津津乐道、纸上谈兵、口齿伶俐、过甚其辞、千言万语、口若悬河、言过其实反义词默不做声、噤若寒蝉、言之无物、默默无言、默默不语、三言两语、沉默寡言、默默无语、守口如瓶、默不作声、默默无声、三缄其口二、侃侃而谈解释: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在朝堂上,和下大夫说话,安详从容。示例:却从来不曾见过象这位蛮子般的那末侃侃而谈,旁若无人的气概。 郑振铎《桂公塘·三》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近义词放言高论、口齿伶俐、喋喋不休、呶呶不休、海阔天空、夸夸其谈、口如悬河、夸夸其言、滔滔不绝、大言不惭、娓娓而谈、口若悬河、高谈阔论、夸夸而谈、谈天说地反义词噤若寒蝉、噤口不言、缄口无言、支吾其词、闭口无言、半吞半吐、沉默寡言、一言不发、张口结舌、吞吞吐吐、理屈词穷三、老生常谈解释:老书生经常说的话。比喻人们听惯了的没有新鲜意思的话。出自:西晋史学家陈寿《三国志·魏书·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谈。”这就是老书生经常说的话示例: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机,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这一首词,也是个老生常谈。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指没有新意的话近义词旧话重提、陈腔滥调、流口常谈、陈词滥调、陈旧见解、旧调重弹、千篇一律、老调重弹反义词远见卓识、别具一格、真知灼见、奇谋高论、标新领异、珠玉之论、标新立异、别具匠心、不落俗套四、娓娓而谈解释:连续不倦地谈论着。出自: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然而他并不“拙笨”,却也不矫揉造作,只如熟人相对,娓娓而谈。”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近义词口齿伶俐、口若悬河、夸夸其谈、滔滔不绝、大言不惭、喋喋不休、娓娓动听、侃侃而谈、口如悬河、媚媚动听、夸夸而谈五、混为一谈解释: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出自:唐·韩愈《平淮西碑》:“万口和附,并为一谈。”大家说辞都一样,并为一谈。示例:可见“言志”跟“缘情”到底两样,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朱自清《诗言志辩·诗言志(三)》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否定句近义词混作一谈、相提并论、并为一谈、同日而语、不分青红皂白、等量齐观、不分皁白、一概而论、不分皂白反义词不可同日而语、是非曲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