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玩灵隐寺联想到什么成语
罪该万死zuì baigādui wàn sǐ[释义] 罪孽深重;判一zhi次死刑dao还不足以抵罪。(万回死:死一万次)。[语出] 《汉答书·东方朔传》:“粪土愚臣;忘生触死;逆盛意犯隆指;罪当万死。”[近义] 罪大恶极 罪不容诛 罪恶如山 罪恶滔天 罪恶昭著 罪有应得 罪有攸归[反义] 劳苦功高 功德无量 攻垂竹帛[用法] 用作贬义。现常用作反语或者谑语。一般作谓语、定语。[结构] 主谓式。[辨析] 见“死有余辜”(915页)。[例句] 他是个作恶多端;民愤极大;~的坏蛋。[英译] be very guilty and deserve death
灵隐题联是不是成语?
灵隐来题联不是成语。《灵隐题联》源一课讲述了有关苏轼与一2113位方丈的故事。苏轼便衣打扮5261去灵隐寺游玩4102,拜见方丈的时候,方丈刚开始以貌取人,怠慢苏轼。在交谈过程中逐渐发现苏轼言谈不俗,非等闲之辈,方丈改变了态度,最后请苏轼留下墨宝。苏1653轼便留下了“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的对联,让方丈羞愧不已。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不论对待谁,都要以礼相待,千万不要以貌取人。
描述灵隐寺的诗词
灵隐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1326332寺(宋之问)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题灵隐寺红辛夷花戏酬光上人(白居易)紫粉笔含尖火焰,红胭脂染小莲花。芳情香思知多少,恼得山僧悔出家。夏日登灵隐寺后峰(方干)绝顶无烦暑,登临三伏中。深萝难透日,乔木更含风。山叠云霞际,川倾世界东。那知兹夕兴,不与古人同。 寄杭州灵隐寺宋震使君(贯休)罢郡归侵夏,仍闻灵隐居。僧房谢脁语,寺额葛洪书。月树獮猴睡,山池菡萏疏。吾皇爱清静,莫便结吾庐。 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贾岛)峰前峰后寺新秋,绝顶高窗见沃洲。人在定中闻蟋蟀,鹤从栖处挂猕猴。山钟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楼。心忆悬帆身未遂,谢公此地昔年游。 洒泉子(潘阆)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冷泉亭上几行游。三伏似清秋。白猿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来几向画阑看。终是欠峰峦。题灵隐寺山顶禅院(綦毋潜)招提此山顶,下界不相闻。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观空静室掩,行道众香焚。且驻西来驾,人天日未曛。 游灵隐寺得来诗复用前韵(苏轼)君不见,钱塘湖,钱王壮观今已无。屋堆黄金斗量珠,运尽不劳折简呼。四方宦游散其孥,宫阙留与闲人娱。盛衰哀乐两须臾,何用多忧心郁纡。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乔松百丈苍髯须,扰扰下笑柳与蒲。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晡。凝香方丈眠氍毹,绝胜絮被缝海图。清风时来惊睡余,遂超羲皇傲几蘧。归时栖鸦正毕逋,孤烟落日不可摹。 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苏轼)百重堆案掣身闲,一叶秋声对榻眠。床下雪霜侵户月,枕中琴筑落阶泉。崎岖世味尝应遍,寂寞山栖老渐便。惟有悯农心尚在,起瞻云汉更茫然。 灵隐前一首赠唐林夫(一题闻林夫当徙灵隐寺(苏轼)灵隐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不知水従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无情有意两莫测,肯向冷泉亭下相萦回。我在钱塘六百日,山中暂来不暖席。今君欲作灵隐居,葛衣草履随僧蔬。能与冷泉作主一百日,不用二十四考书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