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资讯 > 正文

股而的成语 带“股”的成语

带“股”的成语

白话八股成语释义:用白话写的类似旧时八股式的文章。比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234313333喻指应命而写的刻板文章。 成语出处:鲁迅《南腔北调·“论语一年”》:“ 说是《论语》办到一年了,语堂先生命令我做文章。这实在好像出了‘《学而》一章’的题目,叫我做一篇白话八股一样。” 悬梁刺股成语释义:形容刻苦学习。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肤粟股栗成语释义:皮肤上起疙瘩,大腿发抖。形容非常恐惧。 成语出处:梁启超《新民说·论私德》:“夫至以行恶为荣,则洪水猛兽,足喻斯惨耶?君子念此,肤粟股栗矣。” 耳目股肱成语释义: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起到耳朵、眼睛、手臂的作用。比喻辅佐帝王的重臣。也比喻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成语出处: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然耳目股肱,寄于卿辈……事有不安,可极言勿隐。” 刺股读书成语释义:比喻刻苦攻读。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心膂股肱成语释义:膂:脊骨。股:大腿。肱: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心、膂、股、肱都是人体的重要部分,比喻亲近得力之人。割股疗亲成语释义:股:大腿。旧指孝子割舍自己腿上的肉来治疗父母的疾病。汗洽股栗成语释义:汗流浃背,两腿颤抖。形容害怕、恐惧的样子。 成语出处:宋·陆游《跋韩立道所藏兰亭序》:“虽单于不觉自失,况余子有不汗洽股栗者?” 胫大于股成语释义:犹言本小末大。旧时喻臣下的力量大于君上。

有一股而下的这个成语吗

字写错了,有这个读音的成语,正确的成语是:一鼓而下,意思是趁形势有利或士气高昂时,一举打垮敌人或攻占城市。出自明·无名氏《活拿萧天佐》第一折:“杨景凭手下将士,马到成功,觑贼兵一鼓而下也。”

写几个关于勤奋学习的成语典故???(类似于悬梁刺股、凿壁偷光之类的成语典故)

凿壁偷光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43133、囊萤映雪、闻鸡起舞、学而不厌、韦编三绝。1、凿壁偷光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出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释义: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只是光亮照不到,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示例: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凿壁偷光”的志士。 《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近义词废寝忘食反义词目不识丁、不学无术、胸无点墨2、囊萤映雪解释: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近义词囊萤积雪、裹足取暖、囊萤照雪反义词不思进取3、闻鸡起舞解释: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出自:唐房玄龄《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半夜听到野鸡啼叫,祖逖用脚把刘琨踢醒,说:“这鸡鸣不是坏声音呀。” 于是起床习舞剑艺。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含褒义近义词然糠照薪、发奋图强、锲而不舍反义词自暴自弃、苟且偷安4、学而不厌解释: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出自:《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说:“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示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近义词手不释卷、好学不倦反义词好为人师、骄傲自满5、韦编三绝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示例: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近义词悬梁刺股、三绝韦编、牛角挂书反义词偶一为之

一针接一针底,注着股数多形容遇到困难或灾祸而不断发出痛苦的叫喊,这是什么成语?

无病呻吟:基抄本解释:没病瞎哼哼。比2113喻没有5261值得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4102慨。也1653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实感情,装腔作势。拼音读法:wú bìng shēn yīn使用举例:后来的叹老嗟卑也正是~。(朱自清《论书生的酸气》)近义词组:矫柔造作反义词组:直抒脑臆使用方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成语出处:宋·辛弃疾《临江仙》词:“百年光景百年心,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吟。”

关于读书的成语

成语有:专心致志、废寝忘餐、学而不厌、悬梁刺股、闻鸡起舞。一、专心致志 [ zhuān xīn zhì zhì ]解释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431346339: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出自:南宋·朱熹《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译文:现在下棋作为技艺,是小技艺,不专心致志的话,就学不到。二、废寝忘餐 [ fèi qǐn wàng cān ]解释: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出自: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译文:还详细说明废寝,斜日晷忘餐。三、学而不厌 [ xué ér bù yàn ]解释: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出自:春秋·孔子《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文: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四、悬梁刺股 [ xuán liáng cì gǔ ]解释:形容刻苦学习。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五、闻鸡起舞 [ wén jī qǐ wǔ ]解释: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出自:,唐·房玄龄《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译文:半夜听到野鸡啼叫,祖逖用脚把刘琨踢醒,说:“这鸡鸣不是坏声音呀。” 于是起床习舞剑艺。

与学习有关的成语

与学习有关的成语有;

凿壁偷光、悬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6306566梁刺股、学而不厌、废寝忘食、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勤学苦练、专心致志、牛角挂书、囊萤映雪、勤学好问、韦编三绝、学海无涯、学无止境、映雪读书、开卷有益、夜以继日、引锥刺股、十年寒窗、闻鸡起舞、好学不倦

扩展资料

1、学而不厌(xué ér bú yàn):意思是学习没有满足的时候,比喻非常好学。

出自春秋时期孔子的《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翻译:默默地记住的,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有什么难呢?)

2、学海无涯(xué hǎi wú yá):指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

语出唐·韩愈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翻译:在广博的书山,只有勤奋才是唯一的路径,在学海中,学习要刻苦才能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

3、开卷有益(kāi juàn yǒu yì):多读书有好处。

出自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文儒》:“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翻译:多读书有好处,我不觉得辛苦。)

4、勤学好问(qín xué hǎo wèn):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它而今是勤学好问。”(如今它是越来越善于学习了。)

5、韦编三绝(wéi biān sān jué):编联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比喻读书勤奋。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翻译: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而不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海无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卷有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勤学好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韦编三绝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