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个人知识多,字问高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一个人知识多,学问高的成语有:学富五车 、 才高八斗、 满腹经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65636562纶、学贯中西、博闻强识等。1、学富五车拼音:xué fù wǔ chē释义: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出处:《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例句: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了。2、才高八斗拼音:cái gāo bā dǒu释义: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例句:左宗棠这人虽然~,器量却不开阔。3、满腹经纶拼音:mǎn fù jīng lún释义: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出处:《周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例句:仲老,真佩服,~!这果然是奥妙!4、学贯中西拼音:xué guàn zhōng xī释义: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一回:“本领事久闻这位某观察,是曾经某制军保举过他留心时务、学贯中西的。”例句:曹汝霖、章宗祥都是~的人物,但结果却都做卖国害民的事。5、博闻强识拼音:bó wén qiáng zhì释义: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例句: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的学者。
形容提问的成语
不耻下问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chǐ xià wèn,意思是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
带问的成语
勤学好问。。
带有问的成语有那些,要多一些哦!
带有问的成语116条追踪问迹追寻踪迹。置之不问之:代词,它。放在一边,不管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262353963不问。形容毫不关心。质疑问难质疑:请人解答疑难;癌难:对于疑问反复讨论、分析或辩论。提出疑难,请教别人或一起讨论。载酒问字载:携带。带着酒去别人家问字。指人有学问,常有人登门求教。也比喻勤学好问。执经问难手捧经书,质疑问难。后多指弟子从师受业。执经叩问执:拿着;经:经书;叩问:询问。手拿经书,向他人请教。形容虚心向他人学习。追根问底追究底细。同“追根究底”。置而不问以心问心在心中自问自盘算。音问杳然不通书信与消息。音问相继书信消息来往不断。音问两绝书信与消息都断绝。亦作“音问杳然”。有问必答有什么问题都给以解答。以口问心一面口中自问,一面心中盘算。寻消问息寻、问:打听。打听消息。学问思辨指做学问必须广泛的学习、反复地推敲、缜密地思考、明晰地分辨。兴师问罪发动军队,声讨对方罪过。也指大闹意见,集合一伙人去上门责问。寻山问水指游山玩水。悬壶问世在社会上挂牌行医。原只作“悬壶”,意即行医。寻花问柳花、柳:原指春景,旧时亦指娼妓。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嘘寒问暖嘘:缓缓吹气。形容对人的生活十分关切,问冷问热。寻根问底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同“寻根究底”。询根问底指询问事情的详细原委,问个水落石出。寻根问蒂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问罪之师问罪:宣布对方罪状,作为出兵的理由。讨伐犯罪者的军队。也比喻前来提出严厉责问的人。问诸水滨滨:水边。比喻不承担责任或两者不相干。问羊知马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问一知二问:询问;知:知道。问一知道二。形容人聪明,见多识广。问一答十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问心有愧问心:问问自己;愧:惭愧。自己问自己,心中感到不安。指做了对不住别人的事。问心无愧问心:问问自己。扪心自问,毫无愧色。望闻问切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问天买卦求问上天以卜吉凶。问天呵壁问天:向天发问;呵:大声呵斥。形容文人不得志而发牢骚。问俗问禁问:打听;俗:风俗;禁:禁忌。询问风俗和禁忌。问舍求田只知道置产业。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问十答十问:询问;答:回答。询问十回答十,即有问必答。形容见多识广。问十道百犹言问一答十。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无人问津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问寝视膳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同“问安视膳”。问牛知马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问柳寻花花、柳:原指春景,旧时亦指娼妓。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问柳评花比喻狎妓。问牛及马问:询问;及:达到。询问牛的价格,得知马的贵贱。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问寒问热经常询问别人的生活情况,形容十分关切。问寒问暖形容关怀体贴备至。问花访柳花、柳:原指春景,旧时亦指娼妓。原指赏玩春天的景色。后旧小说用来指宿娼。问官答花指答非所问。问鼎中原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问鼎之心问:询问。打听九鼎的大小轻重。相传禹铸九鼎,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指有夺政权的野心。现也指在比赛中有夺魁的雄心。问道于盲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问鼎轻重问鼎的大小轻重。指妄图夺取天下。问长问短问:询问。仔细地问,表示关心。问安视膳每日必问安,每餐必在左。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问安视寝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同“问安视膳”。投石问路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三推六问推:推究;问:审问。旧时指反复审训。十死不问指即使犯十次死罪也予宽恕。搜根问底指追问原因、结果。舍本问末舍:舍弃;事:从事。指舍弃农耕去从经商。泛指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而在枝节上用功夫。入乡问俗进入一个地方,先要问清那里的习俗,以求适应当地的情况。同“入国问俗”。入门问讳古代去拜访人,先问清楚他父祖的名,以便谈话时避讳。也泛指问清楚有什么忌讳。入境问俗进入别的国家,先问明有哪些禁止的事及风俗习惯,以免违犯。入竟问禁竟:境的古字;禁:禁忌。进入一个国家或地区,先要问清楚那里有什么禁令,以免触犯。入境问禁境:国境;禁:禁止,指法令或习俗所不欢物事项。进入一个国家或地区,先要问清楚那里有什么禁令。入国问俗国:原指都城,后多指国家。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入国问禁进入别国境界,先了解他们的禁令或禁忌。入邦问俗到别的国家或地方去,先要了解它的风俗习惯。同“入国问俗”。勤学好问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切问近思切:恳切;近思:想当前的问题。恳切地问询,多考虑当前的问题。求田问舍舍:房子。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潜图问鼎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向王孙满问鼎,有觊觎周室之意。比喻暗地里企图篡夺。求神问卜迷信的人遇有疑难,求神鬼帮助,或靠卜卦解决。求签问卜卜:占卜。祈求于神灵,求决于占卜。攀花问柳比喻狎妓。同“攀花折柳”。盘根问底盘:仔细查问;问:寻问。盘问、追究事情的根由。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东挨西问挨:接近。形容四处打听、寻问。六问三推指反复审讯。劳问不绝劳问:慰问。慰问的人接连不断。明知故问明明知道,还故意问人。扪心自问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怎么样。指自己反省。卖弄学问指故意显示自己有文化水平。记问之学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即穷验问即穷:追究到极点;验:检验。抓住事实,追究查问。好问则裕好:喜欢;裕: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毫无疑问不存在问题,十分肯定。好问决疑喜欢向别人请教,以解决自己的疑问。含蓼问疾蓼:一种苦味水草。不顾辛苦,慰问疾病。旧时比喻君主安抚军民,跟百姓同甘共苦。呵壁问天呵:大声呵斥;问天:向天发问。形容文人不得志而发牢骚。姑置勿问权且放过,不去追究责问。指对有过错的人暂时给予宽容。革职拿问革:革除;拿:逮捕。革除职务,逮捕问罪。耕当问奴比喻办事应该向内行请教。抚心自问摸着自己的胸口问问自己。表示自我反省。反身自问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同“反躬自问”。访亲问友访:拜访;问:问候。指拜访亲朋好友。蜚蓬之问蜚:通“飞”;蓬:蓬草。比喻无根据的传闻。访贫问苦访问贫苦的老百姓。抚躬自问反躬自问,指自我反省。反躬自问躬:自身;问:检查。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答问如流答:回答。形容答对流畅。吊死问生吊祭死者,慰问生者。吊死问疾吊祭死者,慰问病人。形容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答非所问回答的不是所问的内容。东捱西问指四处探问、打听。此问彼难难:驳诘。这个诘问那个责难。采风问俗采集歌谣,访问风俗。不相问闻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不相闻问闻问:通消息,通音讯。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博学审问博:多;审:详细。广泛地学习,详细地询问。指求学时的态度和应循的途径。不问皂白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不闻不问闻:听。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不问不闻闻:听。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丙吉问牛看到牛的异常想起天气变化,赞扬官员关心百姓疾苦。不敢问津问津:询问渡口,问路。指高贵的、深奥的事物不敢过问或尝试。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参考资料:成语大全
表示询问的成语
高名bai大姓:询问人家姓名时的du客气用语。
蒙混zhi过关:用欺骗dao的手段逃避询问版或审查。
明察暗访:从明里细心权察看,从暗里询问了解。指用各种方法朝廷调查研究。
无人问津:问津:询问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高姓大名:询问人家姓名时的客气用语。同“高名大姓”。
望闻问切: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
问鼎中原: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姓甚名谁:询问打听人的姓名。
询根问底:指询问事情的详细原委,问个水落石出。
表示问的成语
无人问津 不耻下bai问 刨根问底 勤学好问du 明知故问zhi 扪心dao自问 不闻不问回不问不闻 毫无疑问 无人问津答 不问皂白 问鼎中原 嘘寒问暖 寻花问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