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无白丁打一成语
不识不知2113发音 bù shí bù zhī 释义5261 没有多少知4102识。旧喻民1653风淳朴。 出处内 《列子?仲尼》:“尧乃容微服游于于康衢,闻儿童谣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示例 然尝闻尧舜之世,十日一风,五日一雨,百姓耕田而食,凿井而饮,所谓“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是也。(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的“往来无白丁”打一个成语)
白丁”,指平民百姓。“达”,字义为“到”;“达官贵人”,别指“到来的都是官贵人”。达官贵人dá guān guì rén[释义] 指地位高的官吏和显赫而有权势的人物。
形容百姓的成语有哪些?
布衣黔首 布衣:称呼平民;黔首:战国及秦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3396331代称呼百姓。古代指一般百姓
闾阎安堵 指平民安居乐业
白丁俗客 白丁:没有功名的平民。泛指粗俗之辈。
布衣之交 布衣:平民。旧指贫寒老友。
村野匹夫 村野:荒村山野。匹夫:平民百姓。旧指没有知识、没有地位的人。
短衣匹马 短衣:短装。古代为平民、士兵等服装。穿着短衣,骑一匹骏马。形容士兵英姿矫健的样子。
匹夫匹妇 平民男女。泛指平民。
匹夫无罪 匹夫:古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般人。一般人是没有罪过的。
青鞋布袜 原指平民的服装。旧时比喻隐士的生活。
削职为民 撤掉官职,降为平民。
压良为贱 旧指强买平民女子为奴婢。
愚夫愚妇 旧时称平民百姓。
村哥里妇 谓平民百姓。里,里巷。
瞽言萏议 萏议:草野之人的议论。盲人和草野平民的言论。常用作自谦之辞。
黄冠草服 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时指草野高逸。
微服私行 微服:平民服装。私行:秘密出行。旧指皇帝或官吏穿上平民服装秘密到民间探访民情或疑难重案。
引车卖浆 拉大车的,做小买卖的。指平民百胜。
贩夫俗子 贩夫:指贩卖货物的小商人。泛指商贩等下层平民。
关于颜色的成语
关于颜色的成语有:红飞翠舞、姹紫嫣红、黑白分明、花红柳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431346361绿、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五彩斑斓、绚丽多彩、青红皂白、灯红酒绿、花花绿绿、浮翠流丹等等。1、红飞翠舞拼音: [ hóng fēi cuì wǔ ]。含义:红、翠:指服装的色彩,泛指各种各样的颜色。形容妇女们穿着各种颜色的漂亮衣服,尽兴嬉戏,热闹非凡的情景。用法:作谓语、定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呼三喝四,喊七叫八,满厅中红飞翠舞,玉动珠摇,真是十分热闹。”白话释义: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呼三喊四,喊七叫八,妇女们穿着各种颜色的漂亮衣服,尽兴嬉戏,热闹非凡的情景。”2、姹紫嫣红拼音: [ chà zǐ yān hóng ]。含义:姹、嫣:娇艳。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白话释义: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这样繁花似锦的迷人春色无人赏识,都付予了破败的断井颓垣。”3、黑白分明拼音: [ hēi bái fēn míng ]。含义:黑色与白色对比鲜明。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也形容字迹、画面清楚。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出处: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白话释义: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好事坏事的界限都清楚明白了,然后百姓就知道所应该做的事。”4、花红柳绿拼音: [ huā hóng liǔ lǜ ]。含义: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出处:五代·蜀·魏承班《生查子》词:“花红柳绿间晴空。”白话释义:五代·蜀·魏承班《生查子》词:“花木繁茂间隔清朗的天空。。”5、五颜六色拼音: [ wǔ yán liù sè ]。含义: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引申为各色各样。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白话释义: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4回:“只是每个人穿的轻柔舒卷如云之物各色各样,它们的形状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