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资讯 > 正文

李子成语中的 形容“李子”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李子”的成语有哪些?

报李投桃[ bào lǐ tóu táo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3396332

李代桃僵 [ lǐ dài táo jiāng ]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xī ] 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卖李钻核 [ mài lǐ zuān hé ]先钻李核,然后出卖,免得别人得到良种。形容极端自私。

桃李满天下[ táo lǐ mǎn tiān xià ]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 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沉李浮瓜[ chén lǐ fú guā ]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 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门墙桃李[ mén qiáng táo lǐ ]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 称他人的学生。

凡桃俗李[ fán táo sú lǐ ]平凡、普通的桃花和李花。 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

夭桃秾李[ yāo táo nóng lǐ ]比喻年少美貌。多用为对人婚娶的颂辞。

桃李春风[ táo lǐ chūn fēng ]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

艳如桃李[ yàn rú táo lǐ ]容颜像成熟的桃李那样娇艳。

带李子的有哪些成语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经过瓜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32633566田,不可弯腰提鞋;经过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瓜田李下 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僵李代桃 比喻代人受罪过或以此代彼 沉李浮瓜 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道边苦李 比喻庸才,无用之才。 道旁苦李 比喻不被重视的人。 凡桃俗李 平凡、普通的桃花和李花。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 浮瓜沉李 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公门桃李 公:对人的尊称。尊称某人引进的后辈、栽培的学生。 瓜李之嫌 瓜李:瓜田李下。比喻处在嫌疑的地位。 卖李钻核 先钻李核,然后出卖,免得别人得到良种。形容极端自私。 李代桃僵 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门墙桃李 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学生。称他人的学生。 投桃报李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桃李满天下 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夭桃秾李 比喻年少美貌。多用为对人婚娶的颂辞。 艳如桃李,冷若冰霜 形容女子容貌艳丽而态度严肃。 张三李四 假设的名字,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张冠李戴 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张王赵李 泛指一些人。也指寻常之辈。 张公吃酒李公醉 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 桃夭李艳 桃李盛开。泛指春日美景。 报李投桃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避瓜防李 表示避免嫌疑。 避李嫌瓜 以之表示避免嫌疑。 道傍苦李 同“道边苦李”。 方桃譬李 形容姿质之美有如桃李一般。 浮瓜沈李 亦作“浮瓜沉李”。语出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谓以寒泉洗瓜果解渴。后因以“浮瓜沈李”代指消夏乐事。 瓜皮搭李树 根本搭不上。指强认亲族。 将李代桃 喻代人受罪或彼此顶替。 僵桃代李 见“僵李代桃”。 李白桃红 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李广不侯 见“李广未封”。 李广难封 见“李广未封”。 李广未封 汉名将李广部下因军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广本人抗击匈奴,战功显赫,却不见封侯。后因以“李广未封”、“李广不侯”、“李广难封”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李郭同船 见“李郭同舟”。 李郭同舟 《后汉书·郭太传》:“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后因以“李郭同舟”、“李郭同船”比喻知已相处,不 李郭仙舟 《后汉书·郭太传》载,李膺与郭泰同舟而济,从宾望之,以为神仙,故称“李郭仙舟”。后常用为友人相亲之典。 李下瓜田 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浓桃艳李 桃花浓丽,李花鲜艳。比喻人容貌俊美,神采焕发。 桃僵李代 同“李代桃僵”。原比喻兄弟友爱相助,后转用为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桃来李答 语本《诗·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后以“桃来李答”比喻互相酬赠。 桃李成蹊 “桃李不言,不自成蹊”的省语。 桃李春风 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 桃李精神 形容妖艳娇媚的神态。 桃李门墙 谓生徒众多的师门。 桃李争妍 桃花李花竞相开放。形容春光艳丽。 桃李之教 指老师的教诲。 桃李之馈 《诗·大雅·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原谓互赠礼品,后引申指送礼,贿赂。 艳如桃李 容颜像成熟的桃李那样娇艳。 夭桃襛李 亦作“夭桃秾李”。①《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又《召南·何彼禯矣》:“何彼襛矣,华如桃李。”两诗以桃李之花兴新人之美。后多以“夭桃襛李”为赞颂新人年少俊美之辞。②茂盛艳丽的桃花、李花。 以桃代李 比喻以自身去顶替别人。 张甲李乙 犹言张三李四。 张王李赵 ①四大姓氏。②四者皆最常见的姓,连用泛指一般人。 正冠李下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谓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后以“正冠李下”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 指李推张 谓相互推委,逃避责任。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 出处《乐府诗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解释走过瓜田,不要弯下身子提鞋;经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示例俗话说:“~”。只要自己行得正,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故事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解释〗比喻避嫌疑。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桃李遍天下 〖解释〗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同“桃李满天下”。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解释〗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解释〗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 夭桃穠李 〖解释〗比喻年少美貌。多用为对人婚娶的颂辞。同“夭桃秾李”。 张公吃酒李公颠 〖解释〗后有移花接木或顶缸之义。同“张公吃酒李公醉”。 张家长李家短 比张比李 比喻多方面打比方 摘自成语词典

看图猜成语一个李子下面一片西瓜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这也是一个典故,即瓜田里不提鞋或系鞋带,李子树下不扶帽子,这都是怕被别人说成偷瓜,偷李子的动作。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所以后来有了成语瓜田李下,也做瓜李之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