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开头的成语大全
足开头的成语2113有足音跫然、足5261食4102足兵、足衣足食、足高气扬、足不履影。
1、足音跫然
拼音1653:zú yīn qióng rán
解释:跫:脚步声。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
出处:唐代韩愈《送区册序》:逃空虚者,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释义:巡行于故墓间的人,满目荒凉,听到别人的脚步声,认为有了同伴,便觉欢喜。
2、足食足兵
拼音:zú shí zú bīng
解释:食:粮食;兵:武器。粮食充足,武备修整。
出处:《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释义: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孔子说,只要有充足的粮食,充足的战备以及人民的信任就可以了。
3、足衣足食
拼音:zú yī zú shí
解释: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我们还打听打听,若果然足衣足食,女婿长的象个人儿,然后叫他出去。”
4、足高气扬
拼音:zú gāo qì yáng
解释:犹言趾高气扬。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今何举足之高,志之扬也?’”
释义: 现如今你的言行举止太趾高气扬了吧。
5、足不履影
拼音:zú bù lǚ yǐng
解释:比喻循规蹈矩。
出处:《孔子家语·弟子行》:“自见孔子,出入于户,未尝越礼,往来过之,足不履影。”
释义: 自从见到孔夫子之后,出入进入,从来没有越礼的举动。往来过往都是很守规矩的。
足的成语
1、美中2113不足
美中不足,拼音是měi zhō5261ng bù zú,意思是4102大体很好,但还有不足。出1653自《初回刻拍案惊奇》。
2、捷足先登答
捷足先登,拼音为jie zu xian deng,比喻行动快的人先达到目的或先得到所求的东西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3、足不出户
足不出户,拼音是zú bù chū hù,意思是脚不跨出家门。出自《初刻拍案惊奇》。
4、酒足饭饱
酒足饭饱,拼音jiǔ zú fàn bǎo,汉语成语,形容吃饱喝足。出自元·高文秀《襄阳会》。
5、丰衣足食
丰衣足食,汉语成语,拼音是fēng yī zú shí,意思是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出自《唐摭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中不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捷足先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足不出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酒足饭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丰衣足食
关于足的成语有哪些
〔 比手划脚 〕比:比拟。形容说话时用手势示意或加强语气。〔 碍手碍脚 〕碍;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5656637妨碍;阻碍。指多方受阻;难以顺利做事。也指妨碍他人做事。〔 楞手楞脚 〕形容动作鲁莽。〔 蹑手蹑脚 〕蹑:放轻脚步。形容动作很轻;有时指走路时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随。〔 搓手顿脚 〕形容焦急不耐烦的样子。〔 大手大脚 〕①形容对财物毫不吝惜;没有节制地随便花费。②指行动鲁莽。③指身体强壮。 〔 慌手慌脚 〕动作忙乱。形容慌张失措的样子。也作“慌手忙脚”。 〔 脚踏实地 〕脚踏在实在的地上。比喻做事认真、踏实、不虚浮;一步一个脚印。〔 脚不点地 〕形容走得非常快,好象脚尖都未着地。〔 毛手毛脚 〕做事粗心,不细致。 〔 七手八脚 〕原指比一般人多好几个手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忙乱。〔 轻手轻脚 〕手脚动作很轻,使没有响声。〔 捏手捏脚 〕形容轻手轻脚地走。也形容轻薄的举动。 〔 拳打脚踢 〕用拳打,用脚踢。形容痛打。〔 手忙脚乱 〕形容做事慌张;没有条理。 〔 手零脚碎 〕手脚不干净。比喻小偷小摸。 〔 四脚朝天 〕四脚:指四肢。形容仰面跌倒。也比喻躺下不干。〔 头重脚轻 〕形容头脑发胀;脚下无力。比喻轻重倒置;基础不稳固或事物上下部分不协调。〔 小手小脚 〕形容不大方。也形容做事没有魄力。〔 阳春有脚 〕用以称誉贤明的官员。〔 指手画脚 〕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跌脚绊手 〕指受到阻碍或牵制。 〔 跌脚捶胸 〕以足跺地,以拳敲胸。表示气愤、着急、悲痛等感情。〔 三脚两步 〕①形容走得快。②谓走不多远。 〔 手脚干净 〕喻廉洁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