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资讯 > 正文

关于的惊成语 表示惊吓的成语有哪些?

表示惊吓的成语有哪些?

魂飞魄散、毛bai骨悚然、胆战心惊、惊恐du万状、心惊肉zhi跳。一、魂飞魄散白话dao释义:也说回魂飞魄丧。形容惊恐万分答,非常害怕。朝代:春秋作者:左丘明出处:《左传·昭公二十五年》:“魂魄去之,何以能久?”翻译:都已经魂飞魄丧,又如何能长久?二、毛骨悚然白话释义:形容人碰到阴森或凄惨的景象时极端害怕的感觉。朝代:明作者:冯梦龙出处:《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秦王闻之,不觉毛骨悚然。”翻译:秦王听到了之后,不由得觉得毛骨悚然。三、胆战心惊白话释义:形容非常害怕。朝代:元作者:无名氏出处:《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四、惊恐万状白话释义:十分惊慌恐惧的样子。万状:多种多样的形态。朝代:宋作者:陈亮出处:《谢杨解元启》:“惊惶万状”翻译:十分惊慌恐惧的样子。五、心惊肉跳白话释义: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朝代:元作者:无名氏出处:《争报恩》:“不知怎么;这一会儿心惊肉跳;这一双好小脚儿再走也走不动了。”

与惊有关的成语

石破天惊受宠若惊2113心惊胆战心惊肉跳相惊伯有5261一鸣惊人4102语不惊人一座皆惊惊才风逸惊惶失措1653惊魂动魄惊喜交集游云惊龙自相惊忧惊心夺目见惯不惊神色不惊被宠若惊匕鬯不惊吃惊受怕打草蛇惊打鸭惊鸳担惊受恐胆丧魂惊吊胆惊心动地惊天冻浦鱼惊愤风惊浪狗吠之惊鬼哭神惊骇浪惊涛骇目惊心鹤怨猿惊魂惊胆颤魂惊胆落魂惊魄落魂惊魄惕鸡犬无惊惊才绝艳惊采绝艳惊耳骇目惊风骇浪惊风怒涛惊皇失措惊慌失色惊惶万状惊惶无措惊慌无措惊魂夺魄惊魂落魄惊魂丧魄惊魂摄魄惊魂失魄惊见骇闻惊起梁尘惊群动众惊肉生髀惊神破胆惊神泣鬼惊世骇目惊世绝俗惊世震俗惊涛巨浪惊涛怒浪惊天地,泣鬼神惊喜交加惊弦之鸟惊心悲魄惊心惨目惊心褫魄惊心怵目惊心吊胆惊心吊魄惊心骇目惊心骇神惊心骇瞩惊心裂胆惊心破胆惊心丧魄惊心眩目惊愚骇俗狼顾麕惊雷惊电绕鸾跂鸿惊妙语惊人鸟惊鼠窜鸟惊鱼骇鸟惊鱼溃鸟惊鱼散拍案惊奇鹊反鸾惊天惊石破闻宠若惊心惊胆颤心惊胆寒心惊胆裂心惊胆落心惊肉战躭惊受怕眩目惊心边尘不惊一坐皆惊一坐尽惊鱼惊鸟散猿惊鹤怨自相惊扰匕鬯无惊担惊忍怕惊惶失色肉颤心惊肉跳神惊宠辱不惊宠辱若惊打草惊蛇打鸭惊鸳鸯大惊失色大惊小怪担惊受怕胆战心惊虚惊一场动魄惊心飞鸟惊蛇怵目惊心狗吠不惊触目惊心急惊风撞着慢郎中耽惊受怕胆颤心惊鸡犬不惊矫若惊龙惊鸿艳影惊天动地惊恐万状惊涛骇浪惊慌失措惊心悼胆惊蛇入草惊弓之鸟惊师动众大吃一惊惊猿脱兔惊愕失色惊恐失色惊喜若狂惊世骇俗惊喜欲狂惊魂未定惊心动魄翩若惊鸿肉跳心惊

关于 惊 的成语

鸡犬不惊形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1326238容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鸡犬无惊见“鸡犬不惊”。 见惯不惊经常看到,习以为常。 惊才风逸谓惊人的才华如风飘逸。 惊才绝艳见“惊才绝艳”。 惊才绝艳形容才华惊人,文辞瑰丽。 惊弓之鸟曾受箭伤,闻弓弦声而惊堕的鸟。喻受过惊吓而遇事惶惶的人。语本《战国策?楚策四》:“更羸舆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惊天地泣鬼神天地震动,连鬼神也感动得流泪。形容非常惊人和感人。 惊天动地①形容发生的事情极不寻常,令人震惊。②形容音响洪亮。③犹言大惊小怪。惊心吊魄见“惊心动魄”。 惊心吊胆形容十分害怕或担心。 惊心怵目同“惊心骇瞩”。惊心破胆谓内心十分震惊、恐惧。 惊心眩目震动人心,耀人眼目。 惊心动魄①谓扣人心弦,激动人心。②谓令人十分惊惶恐惧。 惊心悼胆见“惊心吊胆”。 惊心丧魄亦作“惊心褫魄”。形容十分恐惧。 惊心裂胆见“惊心破胆”。 惊心悲魄谓使人心中震动和悲哀。 惊心夺目谓内心震动很大,引起非常注意。 惊心惨目眼见之后内心震动,感到悲惨。 惊心褫魄见“惊心丧魄”。 惊心骇目同“惊心骇瞩”。 惊心骇神谓内心感到十分震惊。 惊心骇瞩谓看到后内心感到震惊。 惊世绝俗谓卓绝特异,使世人震动。 惊世震俗见“惊世骇俗”。 惊世骇目谓使世人见而惊奇。 惊世骇俗亦作“惊世震俗”。因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世俗震惊。 惊耳骇目耳闻目见后内心震惊。 惊肉生髀《三国志?蜀志?先主传》“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二百里,与先主相见”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刘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后以“惊肉生髀”惊叹久处安逸,不能有所作为。 惊见骇闻见“惊耳骇目”。 惊采绝艳谓文采惊人,辞藻华美。 惊弦之鸟见“惊弓之鸟”。 惊皇失措同“惊惶失措”。 惊风怒涛喻生活中的艰辛险恶。 惊风骇浪喻使世俗震动、极不寻常。 惊神泣鬼形容震动很大,十分感人。 惊神破胆形容极其恐惧。 惊起梁尘《太平御览》卷五七二引汉刘向《别录》:“汉兴以来,善歌者鲁人虞公,发声清哀,盖动梁尘。”后因以“惊起梁尘”形容歌声高妙动人。 惊师动众亦作“惊群动众”。惊动众人。 惊蛇入草形容书法活泼有力。 惊喜交加见“惊喜交集”。 惊喜交集亦作“惊喜交加”。震惊和喜悦交织在一起。 惊慌失色见“惊惶失色”。 惊慌失措同“惊惶失措”。 惊慌无措同“惊惶失措”。 惊惶失措因惊慌而举止失常,不知所措。 惊惶无措同“惊惶失措”。 惊魂失魄同“惊魂丧魄”。 惊魂动魄同“惊魂丧魄”。 惊魂落魄同“惊魂丧魄”。 惊魂丧魄形容十分恐惧。 惊魂夺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惊魂摄魄见“惊魂夺魄”。 惊愚骇俗使愚昧鄙俗之人感到震惊。 惊群动众见“惊师动众”。 惊涛巨浪同“惊涛骇浪”。 惊涛怒浪同“惊涛骇浪”。 惊涛骇浪①震惊人心的大波浪。②比喻险恶的境遇。

关于惊吓的成语有哪些

变貌失色:指因惊吓而面色改变。乘虚可惊:乘:趁着;惊:惊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3356463吓。趁敌人空虚可以恫吓他。大言相骇:骇:惊吓,震惊。说大话,吓唬别人。担惊忍怕: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担惊受恐: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担惊受怕: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耽惊受怕:担受惊吓。躭惊受怕:犹言担受惊吓。蜂虿作于怀袖:比喻出乎意外的惊吓。高世骇俗:高世:超出世人;骇:惊吓,震惊。具有令一般人吃惊的才能。比喻才智超群。狗吠之惊:吠:狗叫;惊:惊吓。比喻小的惊吓。鸡皮疙瘩:受到惊吓或寒冷在人的皮肤上出现的类似鸡皮上的小疙瘩。面如死灰:死灰:冷却的灰烬。形容因心情沮丧或受惊吓而脸色灰白。目瞠口哆:哆:张口的样子。瞪大眼睛,张开嘴巴。形容因惊吓或害怕而发愣。伤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怕的人。心胆皆碎: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心胆俱裂:俱:都。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心胆俱碎: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同“心胆俱裂”。心惊胆怕:内心惊吓害怕。同“心惊胆慑”。心惊胆丧:内心惊吓害怕。同“心惊胆慑”。心惊胆慑:内心惊吓害怕。心碎胆裂:吓破了心和胆。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

关于惊色的成语

大惊失色抄 [dà jīng shī sè] 生词本基本2113释义 详细释义 非常害怕,脸5261色都变了。出 处明·4102罗贯1653中《三国演义》:“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色;帝大惊失色。”近反义词近义词心惊胆战 大吃一惊 心惊肉跳 胆战心惊 面如土色反义词泰然自若 不动声色 面不改容 面不改色成语接龙色色俱全 全始全终 终始若一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