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止渴的成语
梅林2113止渴:看到梅林5261就可以止渴。比4102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1653想安慰自己。回 说梅止渴:说到梅子,就会答流口水,因而止渴。比喻借想像以自慰。 饮鸩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同“饮鸩止渴”。 止渴思梅:犹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亦作“止渴望梅”。 止渴望梅:犹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同“止渴思梅”。 止渴之梅: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比喻不无小补。
一串葡萄不止渴一个成语
如饥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好象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类似“饮鸩止渴”的成语有哪些?
1、杀鸡取卵
读音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3396335:shā jī qǔ luǎn
释义:卵:蛋。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比喻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
出处:希腊《伊索寓言·生金蛋的鸡》:一个蠢人想杀了鸡从鸡肚子里取出金块;从而一下子发大财;结果却一无所得。
2、焚林而田
读音:fén lín ér tián
释义:烧毁树林以猎取野兽。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出处:《韩非子·难一》:“焚林而田,偷取多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
3、竭泽而渔
读音:jié zé ér yú
释义:竭:使……干涸;渔:打鱼。烧毁森林捕捉野兽,排干湖水去捕捉鱼。比喻只顾眼前的利益,无止境地索取而不留余地。
出处:《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4、抱薪救火
读音:bào xīn jiù huǒ
释义: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若听诸葛亮之言;妄动甲兵;此所谓负薪救火也。”
《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舍本逐末
读音:shě běn zhú mò
释义: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出处:《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什么止渴的成语
望梅止渴 [wàng mé来i zhǐ kě自] 基本释义原意是梅子酸,人想2113吃梅子就会流涎,因5261而止渴。后4102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1653空想安慰自己。 饮鸩止渴 [yǐn zhèn zhǐ kě] 基本释义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什么止渴成语
饮鸩止渴 [yǐ2113n zhèn zhǐ kě]:鸩:传说中的毒鸟5261,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4102人。喝毒酒解1653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望梅止渴 [wàng méi zhǐ kě]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说梅止渴 [shuō méi zhǐ kě]: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同“望梅止渴”。
成语什么饮止渴
饮鸩止渴yǐn zhèn zhǐ kě[释义] 鸩:毒酒。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1326333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的后果。[语出] 晋·葛洪《抱朴子》:“咀漏脯以充饥;酣鸩酒以止渴。”[正音] 鸩;不能读作“hè”。[辨形] 鸩;不能写作“鸠”。[近义] 饥不择食 急功近利[反义] 从长计议[用法] 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结构] 连动式。[辨析] ~和“杀鸡取卵”;都指只顾眼前需要。但“杀鸡取卵”偏重损害了长远利益。而~偏重指办法有害;后果严重。[例句] 我们现在毫无计划地滥采自然资源;无异于~;最终必然遭到自然界的报复。[英译] stop thirst by drinking poison senseless measure[成语故事] “饮鸩止渴”典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十八·霍谞传第三十八》:“光衣冠子孙,径路平易,位极州郡,日望征辟,亦无瑕秽纤介之累,无故刊定诏书,欲以何名?就有所疑,当求其便安,岂有触冒死祸,以解细微?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岂可为哉!” 东汉时,有人于大将军梁商之前,诬告霍谞之舅父宋光,私自删改朝廷诏书,光为此而入狱。时年仅十五岁之霍谞上书予商,为光辩白。书曰:“光位极州长,素来奉公守法,无纤介之罪,纵于诏书有所存疑,亦不敢冒死而擅改。犹如人在饥时,以毒草来充饥;而于渴时,饮鸩酒以解渴,甫一沾唇,未入腹中,已告命丧,焉可为哉?”商阅书后,甚觉有理,呈于皇上。未几,光免罪获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