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资讯 > 正文

仿成语的对称 形容对称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对称的成语有哪些?

1、错落不齐 cuò luò bù qí

成语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3396335解释:形容极不整齐。

成语出处:《晋书·卫恒传》:“纤波浓点,错落期间。”

2、齿若编贝 chǐ ruò biān bèi

成语解释:编:顺次第排列;贝:贝壳。形容牙齿整齐洁白。

成语出处:《汉书·东方朔传》:“目若玄珠,齿若编贝。”

3、匪匪翼翼 féi féi yì yì

成语解释:匪匪:马行走不停的样子;翼翼:有次序的样子。形容车马行走时阵容整齐、威武。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四牡》:“四牡匪匪。”《诗经·小雅·采芑》:“四骐翼翼。”《礼记·少仪》:“车马之美,匪匪翼翼。”

4、参差不齐 cēn cī bù qí

成语解释:长短、高低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

成语出处:《诗经·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采之。”《汉书·扬雄传下》:“仲尼以来,国君将相卿士名臣参差不齐,一概诸圣。”

例  句:这些树很久没有修剪了,长得高高低低,参差不齐。

5、正正之旗 zhèng zhèng zhī qí

成语解释:正正:整齐。排列整齐的军旗。借喻强盛整肃的军队。

成语出处:《孙子·军争》:“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

描写整齐的成语有哪些?描写整齐的成语有哪些?

例  句:看子牙兵按五方而出,左右顾盼,进退舒徐,纪律严肃,井井有条,兵威甚整,真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三回)

6、鳞次栉比lín cì zhì bǐ

成语解释:栉:梳篦的总称。象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成语出处:《诗·周颂·良耜》:“获之挃挃。积之粟粟。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南朝宋·鲍照《咏史》诗:“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例  句:东关外羊毛衖左右,闽粤游民群聚于此,赌馆烟舍,鳞次栉比。(清·王韬《瀛壖杂志》)

表示对称的成语

东奔西走 东拉bai西扯 东倒西歪 东张du西望 南腔北zhi调 南辕北辙 南来dao北往 南征北讨南征北战 发号回施令 自由自在答 狼吞虎咽 深入浅出 里应外合 严寒酷暑 救死扶伤 前赴后继 前因后果 前呼后拥 前俯后仰 左邻右舍 左思右想 左顾右盼 左推右挡. 见多识广 察言观色 高瞻远瞩 左顾右盼 调兵遣将 粉身碎骨 三年五载 左邻右舍 狂风暴雨 旁敲侧击 千辛万苦 眼疾手快 生龙活虎 惊天动地 聚精会神 金枝玉叶 七拼八凑 胡言乱语 欢天喜地 改朝换代 道听途说 半斤八两 高谈阔论 眼疾手快 胡言乱语 千变万化 万紫千红 姹紫嫣红 花红柳绿 狂风暴雨 胡言乱语 高瞻远瞩 旁敲侧击 鸡鸣狗吠 狼心狗肺 虎背熊腰 獐头鼠脑 千辛万苦 撕心裂肺 枝折花落 眼疾手快 生龙活虎 先来后到 不知不觉 粗枝大叶 跋山涉水 吆五喝六 摇头摆尾 天造地设 七零八落 兴国安邦 翻山越岭 百依百顺 背井离乡 志同道合 豪言壮语 和颜悦色 冰天雪地 有名无实 有气无力 天昏地暗 天高地迥 天高地厚

和对称有关的成语

平分bai秋色:基本解释du:比喻双方各得一半,zhi不分上下。拼音dao读法回:píng fēn qiū sè使用举答例:这场足球赛,两队势均力敌,~,最后以1:1握手言和。近义词组:不分胜负、不分高低使用方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状语;指双方各得一半成语出处:《楚辞·九辩》:“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宋·李朴《中秋》诗:“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歇后语:老两口赏月

形容事物均匀对称的成语有哪些?

左右开弓[ zuǒ yòu kāi gōng ]

左右手都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3396331能射箭。比喻两只手轮流做同一动作或同时做几项工作。

出处:元·白仁甫《梧桐雨》:“臣左右开弓;一十八般武艺;无有不会。”

半斤八两[ bàn jīn bā liǎng ]

八两:即半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零七回:“众将看他两个本事都是半斤八两的;打扮也差不多。”

平分秋色[ píng fēn qiū sè ]

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

出处:《楚辞·九辩》:“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宋·李朴《中秋》诗:“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百发百中[ bǎi fā bǎi zhòng ]

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出处:《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梅兰竹菊[méi lán zhú jú]

梅兰竹菊指:梅花、兰花、竹、菊花。被人称为“四君子”。

春夏秋冬[ chūn xià qiū dōng ]

地球一年的四个季节,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行所产生的结果。

风花雪月[ fēng huā xuě yuè ]

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 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出处:宋·邵雍《伊川击壤集序》:“虽死生荣辱;转战于前;曾未入于胸中;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

笔墨纸砚[ bǐ mò zhǐ yàn ]

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文房四宝。

古今中外[ gǔ jīn zhōng wài ]

指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泛指时间久远,空间广阔。

出处:茅盾《子夜》九:“翻遍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没有一个国家曾经用这种所谓示威运动而变成了既富且强。”

诗词歌赋[ shī cí gē fù ]

文章的四种形式。指作文。

对称的四字成语

东南西北、春抄夏秋冬、梅兰竹2113菊、上下左右5261、前后左右、江河湖海4102风花雪月、雾雨雷电、花鸟鱼1653虫、锅碗瓢盆 琴棋书画 瓜果梨桃 笔墨纸砚 豺狼虎豹 古今中外 说学逗唱 诗词歌赋 金银铜铁 经史子集 春夏秋冬 煎炒烹炸 柴米油盐 亭台楼阁 魑魅魍魉 牛鬼蛇神 酸甜苦辣 油盐酱醋 吃喝嫖赌 烟酒茶糖 摸爬滚打 青红皂白 高矮胖瘦 琴瑟琵琶 吹拉弹唱 生老病死 梅兰竹菊 东西南北 衣食住行来来回回 辛辛苦苦 平平常常

对称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1.成语2113: 琴棋书画

拼音: qín qí shū huà

解释5261: 弹琴4102、弈棋、写字、绘画。常以表示个人的文1653化素养。

出处: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唐高测,彭州人。聪明博识,文翰纵横。至于天文历数,琴棋书画,长笛胡琴,率梁朝朱异之流。”

举例造句: 不拘描龙绣凤,件件皆精,琴棋书画,般般都会。

2.成语: 风花雪月

拼音: fēng huā xuě yuè

解释: 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出处: 宋·邵雍《伊川击壤集序》:“虽死生荣辱,转战于前,曾未入于胸中,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

举例造句: 小弟每常见前辈批语,有些风花雪月的字样,被那些后生们看不见,便要想到诗词歌赋那条路上去,便要坏了心术。

3.成语: 笔墨纸砚

拼音: bǐ mò zhǐ yàn

解释: 指书写工具。

出处: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16回:“就叫家人将带来的笔墨纸砚分在各人面前,大家做诗。”

举例造句:我已经给老师准备好了笔墨纸砚了。

4.成语: 豺狼虎豹

拼音: chái láng hǔ bào

解释: 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的恶人。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八回:“实在可怕的是豺狼虎豹。天晚了,倘若出来个把,我们就坏了。”

举例造句: 第一种蛇鼠虫蚊;第二种是豺狼虎豹。

5.成语: 柴米油盐

拼音: chái mǐ yóu yán

解释: 泛指一日三餐的生活必需品。

出处: 元·兰楚芳《粉蝶儿·思情》套曲:“若要咱称了心,则除是要到家,学知些柴米油盐价,恁时节闷减愁消受用杀。”

举例造句: 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

6.成语: 酸甜苦辣

拼音: suān tián kǔ là

解释: 指各种味道。比喻幸福、痛苦等各种境遇。

出处: 《鹖冠子·环流五》:“阴阳不同气,然其为和同也;酸咸甘苦之味相反,然其为善均也。”

举例造句:酸甜苦辣,各种滋味搅和在一起,索性任情地倾吐。

7.成语: 吃喝嫖赌

拼音: chī hē piáo dǔ

解释: 嫖:狎妓;赌:赌博。指男人不务正业。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9回:“单是这一个最坏,才上了十三四岁,便学的吃喝嫖赌,无所不为了,在家里还时常闯祸。”

举例造句: 我年轻时吃喝嫖赌,什么浪荡的事都干过。

8.成语: 衣食住行

拼音: yī shí zhù xíng

解释: 泛指穿衣、吃饭、住房、行路等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出处: 孙中山《民生主义》第三讲:“大家都能各尽各的义务,大家自然可以得衣食住行的四种需要。”

举例造句: 前后相继约两个世纪,衣食住行相互影响,极为显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