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事的四字成语大全
神采奕奕 眉飞色舞 昂首挺2113胸 惊慌失措5261 漫不经心 垂头丧气 没精打采 愁眉苦4102脸 大惊失色 炯炯有1653神 眉开眼笑 怒气冲冲 嬉皮笑脸 满面春风 大惑不解 大惊小怪 大惊失色 大惑不解 从容不迫 毛骨悚然 心不在焉 六神无主 泰然自若 心平气和 平心静气 目瞪口呆 处之泰然 半信半疑 毕恭毕敬 自言自语 喃喃自语 全神贯注 兴致勃勃 兴高采烈 呆若木鸡 将信将疑 含情脉脉 坐卧不安 怅然若失 忸怩作态 没精打采 沉吟不决 张口结舌 张皇失措 迟疑不决 局促不安 忍俊不禁 哑然失笑 幸灾乐祸 若无其事 若有所失 若有所思 和颜悦色 和蔼可亲 垂头丧气 受宠若惊 狐疑不决 怡然自得 诚惶诚恐 勃然大怒 恼羞成怒 炯炯有神 洗耳恭听 举止失措 神气十足 神色活现 神色自若 神采飞扬 神思恍惚 屏息凝神 眉飞色舞 眉开眼笑 眉来眼去 怒不可遏 怒气冲天 怒火中烧 怒发冲冠 怒形于色 破涕为笑 热泪盈眶 唉声叹气 哭天抹泪 哭笑不得 笑逐颜开 笑容可掬 疾言厉色 谈笑风生 谈笑自若 冥思苦想 捧腹大笑 悠然自得 得意忘形 得意洋洋 惊恐万状 惊慌失措 喜上眉梢 慌手慌脚 聚精会神 愁眉不展 愁眉苦脸 精神恍惚 精神焕发 嫣然一笑 横眉冷对 捧腹大笑 悠然自得 得意忘形 得意洋洋 惊恐万状 惊慌失措 喜上眉梢 慌手慌脚 聚精会神 愁眉不展 愁眉苦脸 精神恍惚 精神焕发 嫣然一笑 横眉冷对 嘻皮笑脸 噤若寒蝉 瞠目结舌 黯然神伤 黯然销魂
事字开头四字成语
四开头的四字成语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363353831有:四面八方、四脚朝天、四面楚歌、四平八稳、四通八达、
四大皆空、四分五裂、四方辐辏、四角俱全、四邻八舍、四六骈俪、四海承风、
四至八道、四海飘零、四面出击、四时八节、四时充美、四战之地、四海困穷、
四海升平、四近之臣、四姻九戚、四邻不安、四衢八街、四海承平、四体不勤、
四亭八当、四方云扰、四冲八达、四海一家、四时之气、四海他人、四清六活、
四通辐辏、四海波静、四海鼎沸、四荒八极、四肢百骸、四百四病、四壁萧然、
四书五经、四方离乱、四郊多垒、四方之志、四海晏然、四面碰壁、四马攒蹄、
四不拗六、四时气备、四会五达。
面八方[sì miàn bā fāng] 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四脚朝天[sì jiǎo cháo tiān] 四脚:指四肢。形容仰面跌倒。也形容人死去。
四面楚歌[sì miàn chǔ gē]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四平八稳[sì píng bā wěn] 原形容身体各部位匀称、结实。后常形容说话做事稳当。也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
四通八达[sì tōng bā dá] 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极便利。也形容通向各方。
四大皆空[sì dà jiē kōng] 四大:古印度称地、水、火风为“四大”。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是一种消极思想。
四分五裂[sì fēn wǔ liè] 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四方辐辏[sì fāng fú còu] 比喻四方的人才或货物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毂上那样汇集到一处。后引申为从各方聚集的意思。
四角俱全[sì jiǎo jù quán] 比喻完美无缺。
四邻八舍[sì lín bā shè ] 指左右邻居。
四六骈俪[sì liù pián lì] 指四六文。
四海承风[sì hǎi chéng fēng] 指全国都接受教化。
四至八道[sì zhì bā dào] 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
四海飘零[sì hǎi piāo líng] 四海:代指全国各地。飘零:比喻遭到不幸,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指到处飘泊,生活无着。
四面出击[sì miàn chū jī] 形容工作全面展开,没有重点。
四时八节[sì shí bā jié]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泛指一年四季中各节气。
四时充美[si shi chong mei] 一年四季都很富足美好。
四战之地[sì zhàn zhī dì] 指四面平坦,无险可守,容易受攻击的地方。
四海困穷[sì hǎi kùn qióng ] 天下的人民困苦贫穷。
四海升平[sì hǎi shēng píng] 升平:太平。天下太平。
四近之臣[sì jìn zhī chén] 皇帝身边的近臣。
四姻九戚[sì yīn jiǔ qī] 比喻亲戚极多。
四邻不安[sì lín bù ān ] 指周围的人都受到干扰,不得安宁。
四衢八街[sì qú bā jiē] 指大城市街道非常多。
四海承平[sì hǎi chéng píng] 承平:太平。指全国境内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太平无事。
四体不勤[sì tǐ bù qín] 四肢不劳动,形容脱离劳动。
四亭八当[sì tíng bā dàng] 亭、当:即停当,妥贴。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贴。
四方云扰[sì fāng yún rǎo ] 扰:扰乱,纷扰。指天下纷乱,如同乌云翻涌。形容局势动荡不安,到处骚乱。
四冲八达[sì chōng bā dá] 指四通八达的要道。同“四冲六达”。
四海一家[sì hǎi yī jiā] 四海之内,犹如一家。形容天下一统。
四时之气[sì shí zhī qì] 本指一年四季的气象,后以“备四时之气”喻指人的气度弘远。
四海他人[sì hǎi tā rén] 指没有亲戚关系。
四清六活[sì qīng liù huó] 形容机灵干练。
四通辐辏[sì tōng fú còu ] 辐辏:车辐凑集于毂上。比喻四方人才或货物像车辐聚于毂上一样地汇集在一起。
四海波静[sì hǎi bō jìng] 比喻天下太平。
四海鼎沸[sì hǎi dǐng fèi] 四海:古人以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用以指全国各地;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形容天下大乱。
四荒八极[sì huāng bā jí] 四面八方极偏远之地。
四肢百骸[sì zhī bǎi hái] 人体的各个部分。泛指全身。
四百四病[sì bǎi sì bìng] 指四肢百体的四时病痛。泛指各种疾病。
四壁萧然[sì bì xiāo rán ] 四壁:四面墙壁;萧然:寂寞冷落。屋里空荡荡的,没什么东西。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四书五经[sì shū wǔ jīng]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四方离乱[sì fāng lí luàn ] 四方:天下,各处。指到处发生割据,战乱。
四郊多垒[sì jiāo duō lěi] 垒:营垒。敌军四面逼近,形势危急。也比喻竞争的对手多。
四方之志[sì fāng zhī zhì] 志:志向。指远大的志向。亦作“志在四方”。
四海晏然[sì hǎi yàn rán ] 四海:天下,国家;晏然:平静,安定。指全国各地太平安定。
四面碰壁[sì miàn pèng bì ] 比喻遇受阻碍或遭到拒绝。也指事情行不通或达不到目的。
四马攒蹄[sì mǎ cuán tí] 指两手两脚被捆在一起。
四不拗六[sì bù niù liù] 指少数人拗不过多数人的意见。
四时气备[sì shí qì bèi ] 四时:春、夏、秋、冬。四时之气具备。比喻人的气度弘远。
四会五达[sì huì wǔ dá ] 形容交通极便利。也形容通向各方。
事字四字成语
因为自抄古以来四字成语一般都不袭标字数2113,五字以上往往标作“多字成5261语”。4102所以四字成语占大多1653数,不知楼主能否看明白,我的口语表达不是很好!常用的汉语成语有4000条左右,其中四字成语占96%,其余是两个字到14个字的一般成语都是有出处有典故的,成语以格式为主,一般都是四字格,只有少量的其他形式,其他形式有“三字格”、“五字格”等等其表现主要是地域性,有许多成语只在平遥当地使用!“四字格”是汉语成语的常见形式,也是汉语使用者最喜欢的形式之一。吕叔湘先生曾这样指出:四音节好像一直都是汉语《百家姓》《李氏蒙求》《龙文鞭影》等等都是四音,亭台楼阁常有四言的横额,流传最广的成语也是四言为多。”
有关写事的四字词语
郑重2113其事、若无其事、煞有介事、息事5261宁人、不省人事一、郑重其事 [ zhèng zhòng qí4102 shì ] 解释:1653郑重:审慎,严肃认真。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出自:冯德英《迎春花》第六章:孙俊英背剪着手,郑重其事地在墙前站着看标语。 二、若无其事 [ ruò wú qí shì ] 解释:象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出自:冯德英《苦菜花》第三章:“王柬芝若无其事地闩上门,又叫她点着灯,他那双眼睛四处巡视着。”三、煞有介事 [ shà yǒu jiè shì ] 解释:原是江浙一带的方言。指装模作样,活象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多指大模大样,好像很了不起的样子。出自:沙汀《替身》:“保长一只脚踏上板凳的一端,象煞有介事地抽吸起来。”四、不省人事 [ bù xǐng rén shì ] 解释:省:知觉。指昏迷过去,失去知觉。也指不懂人情世故。出自:鲁迅《集外集拾遗·报“奇哉所谓……”》:大作又说我“大声疾呼”之后,不过几年,青年就只能说外国话。我以为是不省人事之谈。五、息事宁人 [ xī shì níng rén ] 解释:息:平息;宁:使安定。原指不生事,不骚扰百姓,后指调解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使人们平安相处。出自:闻一多《四杰》示例:我承认我是抱着“息事宁人 ”的苦衷来接受它的。
关于写“事”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1)郑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3393738重其事:zhengzongqishi郑重:审慎,严肃认真。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出 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所以郑重其事,必得三日后方进门。”
示 例:孙俊英背剪着手,~地在墙前站着看标语。(冯德英《迎春花》第六章)
用 法:动宾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指对事的态度。
近义词:一丝不苟、一板一眼、郑重其辞 。
反义词:掉以轻心、视若等闲、敷衍了事 。
灯 谜:三宝七次下西洋 。
造 句:他郑重其事地告诉我他想退出比赛。
(2)若无其事ruowuqishi: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出处:《大仓老师》:大仓老师根本没理会春美,他若无其事地在黑板上添上一个格外大的“俺”字。
煞有介事aoyoujieshi:原是江浙一带的方言。指装模作样,活象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多指大模大样,好象很了不起的样子。
出处:沙汀《替身》:“保长一只脚踏上板凳的一端,像煞有介事地抽吸起来。”
(3)不省人事bushengrenshi:省:知觉。指昏迷过去,失去知觉。也指不懂人情世故。出处:宋·汪应辰《与朱元晦》:“问其无所苦否,则曰‘无事,无事’。寻即不省人事。”示例:大作又说我“大声疾呼”之后,不过几年,青年就只能说外国话。我以为是~之谈。(鲁迅《集外集拾遗·报“奇哉所谓……”》)近义词:麻木不仁、不近人情。
反义词:耳聪目明、通情达理。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丧失知觉,没有意识。
(4)无事生非wushishengfei:无缘无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烦。
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八回:“有不安本分的强盗,有无事生非的强盗。”
语法:复杂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贬义。
(5)无济于事wujiyushi: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比喻不解决问题 。示 例 :遇事需当机立断,任何犹豫和怯懦都是的。 近义词 :杯水车薪、于事无补 。反义词 :行之有效、立竿见影。
我没有明白您这是什么意思,请明确什么意思
事字的四字成语
不明事理 [bù2113 míng shì lǐ] 不懂得事物的道理秉公5261办事 [bǐng gōng bàn shì] 秉持公正之心做事,公事公4102办实事求是 [shí shì qiú shì] 指从实际1653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