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资讯 > 正文

晴白的成语 描写很白的成语有哪些

有关白的成语

忠贯白日 贯:贯通。忠诚之心可以贯通白日。形容忠诚无比。亦作“忠心贯日”。云中白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32626666鹤 云端里自由飞翔的白鹤。比喻超尘脱俗、品格高洁的人。 一穷二白 穷:贫穷,这里指社会生产不发达,物质基础差。白:文化科学水平低。形容基础差,底子薄。 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高深歌曲名。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压倒元白 压倒:胜过。元、白:指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原指杨汝士的诗胜过了元稹、白居易。比喻作品优异超群,胜过同时代的著名作家。亦作“压元白”。 死乞白赖死命地纠缠。 青红皂白皂:黑色。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比喻事情的原由或是非曲直。 平白无故 平白:凭空。故:缘故。指素不相干,无缘无故。亦作“凭白无故”。 辽东白豕 辽东:地名,今辽宁省东南,辽河以东。豕:猪。比喻少见多怪或自视不凡的人。亦作“辽东豕”、“辽东之豕”。 李白桃红 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真相大白 事情的真实情况完全弄清楚了。亦作“真相毕露”。 以白为黑 把白的当作黑的。比喻颠倒是非,混淆真伪。 一清二白 清、白:纯洁,没有污点。形容非常纯洁,没有一点污点。 牙白口清 牙齿洁白,口齿清楚。形容清清楚楚,十分准确。亦作“牙清口白”、“齿清口白”。 乌头白,马生角 乌头变白,马首生角,比喻不可能之事。亦作“乌头马角”、“乌白马角”。 青天白日 天气晴朗。比喻很清楚,谁都可以看得到。也比喻晴天白昼的景象。亦作“白日青天”、“清天白日”。 起死人而肉白骨 使死人活过来,使白骨长出肉来,比喻给人以极大的恩惠。亦作“生死人而肉白骨”、“生死肉骨”、“肉骨生死”。 明明白白①清清楚楚,准确无误。②光明正大。 两头白面 白面:面粉。比喻糊涂或被人蒙蔽。对两头都掩饰、欺骗。形容做事表里不一,两面讨好。 襟怀坦白 襟怀:胸怀。坦白:坦诚,坦率。心怀坦率,光明正大。亦作“襟怀坦夷”、“襟怀磊落”、“襟怀洒落”、“磊落胸襟”、“胸怀坦白”。 红白喜事 结婚、过寿是喜事,以红色作为标志;高寿者病逝的称喜丧,以白色为标志。两者统称红白喜事。 黑白分明 黑色和白色两种颜色对比鲜明。比喻对是非和好坏分得非常清楚。亦作“白黑分明”、“分明白黑”。 抽黄对白 称许骈偶文字的工巧,黄与白美化之色相配合,巧为骈俪之文。亦作“抽青配白”、“抽黄俪白”、“抽青配黄”、“取青媲白”、“取青配白”。 拆白道字 宋、元时代的一种文字游戏,把一个字拆开,变成一句话,然后让人说出这句话是哪几字拆成的。亦作“拆牌道字”。 不明不白形容不清白、不正派或含糊不清。 不白之冤 白:弄明白。冤:冤屈。不能辩白的冤屈。无法申诉或得不到辩白而被迫含忍的冤屈。亦作“不白之谤”。 白云孤飞 白云:天际白云远不可即,比喻亲人所在。比喻远居异乡思念远方的亲人。亦作“白云亲舍”。 白衣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亦作“白云苍狗”。 白头偕老意谓夫妻恩爱生活到老。 白首同归 归:归向、归宿。一直到头发白了,志趣依然相投。形容友谊长久,始终不渝。后用“白首同归”,表示都是老人而同时去世。 黑白混淆 把黑的说成白的,将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颠倒是非,制造混乱。亦作“混造黑白”、“混淆黑白”。 颠倒黑白 硬把黑说成白,把白说成黑。形容故意歪曲事实,颠倒是非。 沉冤莫白 沉冤:难以辩白或久未昭雪的冤屈。白:辩白,弄明白。积久的冤枉无处辩白,得不到昭雪。亦作“沉冤莫雪”。 苍白无力 苍白:白而略带青色,灰白。形容贫弱无力。 不分皂白皂:黑色。不分黑白。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亦作“不问青红皂白”。 白纸黑字 白纸上写下了黑色的字。比喻有确凿的文字凭据,不容抵赖或悔改。 白玉无瑕瑕:玉上的疵斑。洁白的美玉上没有一点疵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亦作“白璧无瑕”。 白雪难和白雪:指楚国一首歌曲名。指曲子很难弹。 白头如新白头:白发,引申为时间久长。相识了很久,头发都白了而并不知己,还同新结识的一样。意谓相知不深。常与“倾盖如故”搭配使用。亦作“白首如新”。 白手起家 白手:空手。比喻在一无所有或条件很差的情况下,靠自己的双手艰苦创业。亦作“白屋起家”、“白手成家”、“赤手起家”。 白山黑水白山:即长白山。黑水:即黑龙江。泛指东北一带地区。 白日见鬼 ①大白天看见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闲、冷落。②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亦作“白昼见鬼”。 白驹过隙 白驹:白色骏马,喻指太阳。像白色的骏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亦作“过隙白驹”。 白发苍苍 苍苍:灰白色。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 白璧微瑕 瑕:玉上疵斑。白玉璧上有小疵斑。比喻很好的人或事物还有小缺点,美中不足。亦作“白玉微瑕”。 白日做梦 白日:白天。大白天做梦。比喻脱离实际的幻想,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亦作“白昼做梦”。 白面书生①指年轻识浅,阅历不多的文弱书生。 白虹贯日虹:这里指的是“晕”(yùn),即日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光圈。贯:穿。古人迷信,认为人间如有极不平常的行动产生,天上就有白虹贯日的预兆。 白璧无瑕 璧: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瑕:玉上的斑点。白玉上面没有一点小斑点。比喻人或事物十全十美,毫无缺点。亦作“白玉无瑕”。

“睛”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没有“睛”字开头的成语,包含“睛”字的成语如下:1、成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6303731语: 点睛之笔拼音: diǎn jīng zhī bǐ解释: 笔:文笔。指文章传神绝妙之处。出处: 《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2、成语: 画龙点睛拼音: huà lóng diǎn jīng解释: 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出处: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举例造句: 这然而一个好题目,却常常对作品有画龙点睛之妙,激发人们阅读的兴趣。 秦牧《车窗文学欣赏》3、成语: 目乱睛迷拼音: mù luàn jīng mí解释: 形容所见情景复杂纷繁或怪异多变,令人惊异。同“目乱精迷”。出处: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景乐寺》:“异端奇术,总萃其中。剥驴投井,植枣种瓜,须臾之间皆得食。士女观者,目乱精迷。”4、成语: 火眼金睛拼音: huǒ yǎn jīn jīng解释: 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识别真伪。出处: 元·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第三本第九出:“这厮瞒神唬鬼,铜筋铁骨,火眼金睛。”举例造句: 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炒红了,弄做个老害眼病,故唤作火眼金睛。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回5、成语: 鼓睛暴眼拼音: gǔ jīng bào yǎn解释: 指眼睛突出的样子。出处: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中国的鼓睛暴眼的文字实在是比穿山甲、比猬毛还要难于接近的逆鳞。”

“睛”字开头的成语

“睛”字开头的成语2113有:

1、睛目5261不凡(jīng mùbù fán):眼睛不寻常,形4102容一个人的眼光非常1653好。

2、睛目千里(jīngmù qiān lǐ):眼睛可以看到千里,形容一个人的眼光长远。

3、睛鼓眼突(jīng gǔyǎntū):眼睛鼓着眼珠子都快出来了,形容一个人瞪人时的凶狠表情。

带白的成语有哪些

白驹来过隙、阳春白雪、白云苍自狗、2113唇红齿白5261、4102白手起家、青天白日、白山黑水、白色恐怖、白头到老1653、白头偕老、白雪皑皑、白虹贯日、红白喜事、白衣卿相、青红皂白、颠倒黑白、白龙鱼服、真相大白、一穷二白、浮一大白、红颜白发、死乞白赖、白璧微瑕、白发千丈、白日飞升、白日做梦、白衣苍狗、白纸黑字、白面书生、白头如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