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资讯 > 正文

死的一成语 形容死的成语

形容死的成语

一命呜呼 驾鹤西游 命不久已 寿终正寝 阳寿已尽 命丧黄泉 命悬一线 含笑九泉 死而无憾 虽死尤生 死不足惜 死不瞑目 生死相随

形容死的词语

圆寂、逝世、2113示寂、去世、升天一、圆寂 [ yuán jì ] 佛教用5261语,4102称僧尼死亡。二、逝世 [ shì shì ] 去世(多指有1653一定地位的人)。引证:巴金 《怀念萧珊》三:“据表妹说,她逝世的时候,表妹也不知道。”三、示寂 [ shì jì ] 佛教指佛、菩萨或高僧死去。四、去世 [ qù shì ] (成年人)死去;逝世。引证:邹韬奋 《伟大的斗士》:“ 鲁迅 先生的去世是十月十九日的黎明,听说他在十七日的夜里还写文到三点钟。”五、升天 [ shēng tiān ] 称人死亡(迷信)。引证:柳青 《狠透铁》:“ 学礼他妈七十高寿,吃斋念佛,只图死后升天成神。”

形容突然逝世的成语

猝然长逝bai、溘然长du往

1、猝然长逝cù rán cháng shì

解释:意zhi思指人突然间离开人世。dao

出处:梁启超《饮回冰室诗话答》:“乃归未及一月,竟溘然长逝,年仅逾弱冠耳。”

释义:不到一个月就回家,人突然间离开人世,年仅超过二十岁了。

2、溘然长往kè rán cháng wǎng

解释:溘:忽然。指人突然死亡,常作悼念死者用词。

出处:清·汪琬《归震川先生年谱后序》:方欲以高文大册自鸣天子之前,而又溘然长往矣。

释义:正想以高文大册从叫天子的前面,但是人突然死亡了。

扩展资料

表示哀悼人去世的成语

一、哀思如潮 [ āi sī rú cháo ]

解释:哀伤的思绪如同潮涌一般。形容极度悲痛。

出自:京剧《平原作战》第五场:“赵勇刚唱哀思如潮热泪洒,平川有边仇无涯。”

二、永垂不朽 [ yǒng chuí bù xiǔ ]

解释:垂:留传后世;朽:腐烂,磨灭。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出自:北齐 魏收《魏书·高祖纪下》:“虽不足纲范万度,永垂不朽,且可释滞目前,釐整时务。”

译文:虽然不足以规范万度,永垂不朽,而且可以释放滞留眼前,整顿时务

形容人死去的成语

泰山梁木、与世长辞、2113蹈节死义、寿5261终正寝、一命呜呼。一、泰山梁木4102白话释义:象泰山崩1653塌,梁木毁坏一样。比喻伟人死亡。朝代:西汉作者:戴圣出处:《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染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翻译:孔子早作,负手拄着拐杖,逍遥在门,唱道:‘泰山的坍塌呢!染木的毁坏吗!哲人去世吗二、与世长辞白话释义:指人去世(多用于敬仰的人)。朝代:清作者:蒲松龄出处:·《聊斋志异·贾奉雉》:“仆适自念,以金盆玉碗贮狗矢,真无颜出见同人,行将遁迹山林,与世长辞矣。”翻译:我刚从念,用金盆玉碗盛了狗屎,真是没脸出现同人,即将隐居山林,与世长辞了。三、蹈节死义白话释义:蹈:履行,实行。坚守节操,以身殉义。朝代:房玄龄作者:唐出处:《晋书·元帝纪》:“惟有蹈节死义,以雪天下之耻,庶赎斧钺之诛。”翻译:只有遵循节死义,以洗雪国家的耻辱,希望赎回杀头的四、寿终正寝白话释义:旧时指年老病死在家中。比喻事物的消亡(正寝:旧式住宅的正屋。人死后,一般停灵在正屋正中的房间)。朝代:明作者:许仲琳出处:·《封神演义》:“纣王立身大呼曰:‘你道朕不能善终;你自夸寿终正寝;非侮君而何!’”翻译:商纣王立身大喊:‘你道我不能善终;你自夸寿终正寝;这不是侮辱你,为什么!’五、一命呜呼白话释义:死了(含诙谐意或嘲讽意)。朝代:清作者:刘鹗出处:·《老残游记》:“谁知这个女婿;去年七月感了时气;到八月半边;就一命呜呼哀哉死了。”翻译:谁知道这个女婿;去年七月感动了当时气;到八月半边;就一命太伤心死了。

去世的四字成语

寿终正寝2113一命呜呼命丧黄泉驾鹤归西5261含笑九4102泉驾鹤西去与世长辞1653撒手人间归于版极乐驾鹤西游危若朝露为国捐躯权呜呼哀哉物伤其类香消玉碎香消玉损香消玉殒血肉模糊扬幡招魂一暝不视一瞑不视一命归西一命归阴一命鸣呼一命呜呼瘗玉埋香饮恨而终油干灯尽于呼哀哉与世长辞玉石皆碎玉石俱摧玉石俱焚玉石俱碎玉石同沉玉石同碎玉碎香残玉碎香消玉碎香销玉碎珠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