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什么的成语有哪些
母慈子孝 拼音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5646232:mǔ cí zǐ xiào 解释: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出处:《尚书·康诰》:“天惟与我彝。”孔传:“天与民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示例:陛下蔽太子之元良,枉太子之神器,何以教天下~焉。 唐·苏安恒《请则天皇后复位于皇子疏》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家庭和睦母难之日 拼音:mǔ nán zhī rì 解释:指自己的生日。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7回:“后日是我母难之日,二公可光顾光顾?” 示例:近刘极斋宏济,蜀人,遇诞日,必斋沐焚香端坐曰:‘父忧~也。’ 白珽《湛渊静语》第二卷 近义词:初度之辰 语法:作主语、宾语;指自己的生日母仪之德 拼音:mǔ yí zhī dé 解释:母仪:作为母亲的典范。母亲的品德。泛指妇女的品德。 出处:三国·魏·曹操《立立卞王后策》:“夫人卞氏,抚养诸子,有母仪之德。”《后汉书·光武郭皇后纪》:“好礼节剑,有母仪之德。” 示例:皇太后自在椒房,有聪明~;遭时不造,援立圣明,承继宗庙,功烈至重。 蔡东藩《后汉演义》第五十七回 语法:作宾语;用于女性母以子贵 拼音:mǔ yǐ zǐ guì 解释:母亲因儿子的显贵而显贵。 出处:《公羊传·隐公元年》:“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示例:任凭他是青楼婢妾,到得收他做了侧室,后来生出儿子,做了官,就可算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三回 近义词:母凭子贵 语法:作宾语、分句;指母子关系母老虎 拼音:mǔ lǎo hǔ 解释:雌性虎。借指泼妇或刁妇。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五章:“他们把农村扩大了几尺自留地或犯了点其它‘资本主义’禁忌的老百姓以及小偷、赌徒和所谓的‘村盖子’、‘母老虎’,都统统……” 示例: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你对他好吧,他就跟你来劲,你变成~,他就给你跪下。” 近义词:母夜叉 语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母夜叉 拼音:mǔ yè chā 解释:比喻凶悍的妇女。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7回:“那人夫妻两个,亦是江湖上好汉有名的,都叫他做菜园子张青,其妻母夜叉孙二娘,甚是好义气。” 近义词:母老虎 语法: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拼音:mǔ yě tiān zhǐ,bù liàng rén zhǐ 解释:只:助词。我的妈呀,我的天哪!不体谅人家的心哪。原指少女因爱情得不到支持而发出的概叹。后泛指得不到尊长的体谅。 出处:《诗经·鄘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示例:觉~,得毋有反唇而相稽者乎? 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五首
关于母成语有哪些
关于母2113成语有哪些 :
贤妻5261良母、
再生父母、
孟母4102三迁、
母仪1653之德、
恩同父母、
曾母投杼、专
哀哀父属母、
严母扫墓、
顽父嚚母、
思妇病母、
升堂拜母、
失败为成功之母、
漂母进饭、
母以子贵、
召父杜母、
木公金母、
父母恩勤、
陵母伏剑、
水母目虾、
谷父蚕母、
恩逾慈母、
父母之邦、
儿行千里母担忧、
不忘母训、
指心恋母、
为民父母、
母难之日、
漂母之惠、
衣食父母
子母相权
带母的成语有哪些
哀哀父母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的人民终年在外服e68a84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264646463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不忘母训指不忘记母亲的教诲。重生父母重:重新。指对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的恩人。恩同父母恩:恩惠;同:如同。待人的好处、恩惠之大如同父母一样。儿行千里母担忧子女出远门在外,做母亲的心里总是牵挂不已。形容母爱真挚深厚。恩逾慈母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父母恩勤指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和辛劳。父母遗体人是父母所生,指自己的身体。父母之邦邦:国家。指祖国。父母之国指祖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媒妁:婚姻介绍者。旧指儿女婚姻须由父母作主,并经媒人介绍。孤儿寡母指男子死后遗留的孩子和妇女。谷父蚕母指传说中的农桑之神。鹤吊陶母白鹤吊唁陶侃之母。指吊丧。棘刺母猴棘:多刺的植物。在棘刺尖端雕刻的猕猴。形容欺骗的勾当或艰难的事业。金母木公金:五行之一,西方属金;木:五行之一,东方属木。指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比喻年高有才德的人。母慈子孝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木公金母即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后用于祝寿,比喻庆寿之主人夫妇。孟母三迁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形容家长教子有方。母老虎雌性虎。借指泼妇或刁妇。母难之日指自己的生日。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只:助词。我的妈呀,我的天哪!不体谅人家的心哪。原指少女因爱情得不到支持而发出的概叹。后泛指得不到尊长的体谅。母仪之德母仪:作为母亲的典范。母亲的品德。泛指妇女的品德。母以子贵母亲因儿子的显贵而显贵。漂母进饭漂母:在水边漂洗衣服的老妇。指施恩而不望报答。漂母之恩漂母:在水边漂洗衣服的老妇。指馈食于人的恩惠。漂母之惠漂母:在水边漂洗衣服的老妇。指馈食于人的恩惠。思妇病母指因想念妻子欲归家乡而托言母病。比喻作伪。召父杜母西汉召信臣和东汉杜诗,先后为南阳太守,二人都有善政。颂扬地方长官政绩的套语。水母目虾比喻没有主见,随声附和。升堂拜母升:登上;堂:古代指宫室的前屋。拜见对方的母亲。指互相结拜为友好人家。顽父嚚母指愚顽暴虐的家长。为民父母这:作为,充当;父母:即父母官。担任地方行政长官。贤母良妻对丈夫是贤惠的妻子,对子女是慈善的母亲。贤妻良母丈夫的好妻子,孩子的好母亲。严父慈母严:严格;慈:慈爱。严厉的父亲,慈祥的母亲。衣食父母踏入社会都靠父母提供。指生活所依赖的人。曾母投杼指曾参的母亲听到“曾参杀人”的传闻接连三次,便信以为真,投杼而走,谓流言可畏。子母相权子母:古代称钱币重的为母,轻的为子。比喻轻重并行,维持一定的平衡再生父母指对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的恩人。
“母”的成语有哪些?
1、成语名字:母慈子孝
成语发音: mǔ cí zǐ xiào
成语解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3396335释: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成语出处:尚书·康诰》:“天惟与我彝。”孔传:“天与民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2、成语名字:母难之日成语发音:mǔ nán zhī rì成语解释:指自己的生日。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7回:“后日是我母难之日,二公可光顾光顾?”3、成语名字:母仪之德成语发音:mǔ yí zhī dé成语解释:母仪:作为母亲的典范。母亲的品德。泛指妇女的品德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郭皇后纪》:“好礼节俭,有母仪之德。”4、成语名字:母以子贵成语发音:mǔ yǐ zǐ guì成语解释: 母亲因儿子的显贵而显贵。成语出处:《公羊传 隐公元年》:“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5、恩逾慈母[拼音]ēn yú cí mǔ
[释义]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出处]唐·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陛下恩逾慈母。”
关于母爱的成语?
舐犊情深来,孟母三迁,母爱如山,无微不源至,寸草春晖,父母bai恩勤,哀哀du父母,春晖寸草,鹑居zhi鷇食,断杼dao择邻,寒泉之思,昊天罔极,老牛舐犊,含辛茹苦,恩逾慈母,孟母三迁,曾母投杼,可怜天下父母心, 母爱如天, 凯风寒泉 游子吟 孟郊 慈 母 手 中 线, 游 子 身 上 衣。 临 行 密 密 缝, 意 恐 迟 迟 归。 谁 言 寸 草 心, 报 得 三 春 晖。 [注释] 1. 游子吟:游子,在外作客的人。吟,诗歌的一种名称。 2. 寸草:在这里象征子女。3. 心:草木的基干叫做心。在这里“心”字双关。 舐犊情深,孟母三迁,母爱如山,无微不至,寸草春晖,父母恩勤,哀哀父母,春晖寸草,鹑居鷇食,断杼择邻,寒泉之思,昊天罔极,老牛舐犊,含辛茹苦,恩逾慈母,孟母三迁,曾母投杼,可怜天下父母心, 母爱如天, 凯风寒泉 曾母投杼,可怜天下父母心, 母爱如天, 母爱似水 儿行千里母担忧子女出远门在外,做母亲的心里总是牵挂不已。形容母爱真挚深厚。凯风寒泉凯风:和风,比喻母爱;寒泉:比喻劳苦、忧患。表示子女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咽苦吐甘指母亲自己吃粗劣食物,而以甘美之物哺育婴儿。形容母爱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