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向所志是不是成语?
寻向所志不是成语寻向所志:意思是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表示有志气的成语(十个)
临危不惧、宁死不屈、自强不息、视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431343665死如归、不屈不挠、熬更守夜、披星戴月、焚膏继晷、夜以继日、通宵达旦。1、临危不惧,读音是lín wēi bù jù,汉语成语;意思是面临着危险从容不迫,毫不畏惧。出处:《邓析子·无厚》 死生有命,贫富有时。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贫贱者,不知时也。故临危不惧也。2、宁死不屈,读音nìng sǐ bù qū,汉语成语,意思是宁愿死也不屈服。出处:明·赵弼《宋进士袁镛忠义传》:“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竟燎身于烈焰中。”3、自强不息是一个成语,读音是zì qiáng bù xī,意思是自己努力向上,不松懈。出处:曹禺 《胆剑篇》第五幕:“ 勾践 :卧薪尝胆,自强不息。 勾践永远不会忘记。”4、视死如归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shì sǐ rú guī,意思是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出处:郭沫若《如火如荼的恐怖》:我们已经是视死如归,我们大踏步地走着我们的大路。5、不屈不挠是一个成语,读音是bù qū bù náo,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出处:毛泽东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二章第一节:“ 中国人民,百年以来,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使得帝国主义至今不能灭亡 中国 ,也永远不能灭亡中国 。”6、熬更守夜,读音 áo gēng shǒu yè,汉语成语,指熬夜。常用褒义词。出处:《人民文学》1977年1第一期:“总理经常熬更守夜,废寝忘食地工作。”7、披星戴月,读音 pī xīng dài yuè,汉语成语。释义:指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出处:元·郑廷玉《冤家债主》第一的:“这大的孩儿披星戴月,早起晚眠。”8、焚膏继晷是一个汉语词汇,读作fén gāo jì guǐ,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工作等。出处:《光明日报》1977.1.9:“﹝ 周总理 ﹞日理万机,焚膏继晷。”9、夜以继日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yè yǐ jì rì。释义: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出处:《大宋宣和遗事利集》:“车驾入城,金人摽掠尤甚,小民号泣,夜以继日,凡七日。”10、通宵达旦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tōng xiāo dá dàn,意指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出处:《北齐书·文宣纪》卷四:“或躬自鼓舞,歌讴不息,从旦通宵,以夜继昼。”
带志的成语
壮志凌云、有志2113者事竟5261成、4102踌躇满志、众志成城、矢志不渝、燕雀1653安知鸿鹄之志、专心版致志权、玩物丧志、志同道合、鸿鹄之志、胸怀大志、淡泊明志、小人得志、志在四方、志大才疏、人穷志短、豪情壮志、志在千里、矢志不移、雄心壮志、有志不在年高、壮志未酬、人各有志、志士仁人、以意逆志、斗志昂扬、博闻强志、郁郁不得志、胸无大志
含有“志”的成语
壮志未酬 壮志凌云 专心致2113志 众志成城5261 志在千里 志同道合 志士仁4102人 志美行厉 志得意满 志大才疏 有志之士1653 有志者事竟成 意得志满 雄心壮志 小人得志 玩物丧志 四方之志 矢志不移 诗以言志 人各有志 气得志满 灭自己志气,长别人威风 凌云之志 励志竭精 赍志而殁 鸿鹄之志 笃志好学 东山之志 蹈厉之志 淡泊明志 踌躇满志 才疏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