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资讯 > 正文

关于战争的词语成语 描写战争的四字成语大全

描写战争的四字成语大全

马革裹尸、草木皆兵、有勇无谋、四面楚歌、纸上谈兵、赤膊上阵、全民皆兵、围魏救赵、揭竿而起、坚壁清野、破釜沉舟、用兵如神、兵荒马乱、枪林弹雨、兵连祸结、炮火连天、白骨露野

描写战争场面的词语

硝烟弥漫211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草木皆兵马革裹尸5261赤膊上阵4102乌合之众打草惊蛇四面楚歌用兵如神有勇1653无谋全民皆兵声东击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坚壁清野揭竿而起枪枪林弹雨单枪匹马荷枪实弹唇枪舌剑临阵磨枪弹弹尽粮绝弹丸之地枪林弹雨明珠弹雀荷枪实弹刀刀光剑影刀山火海牛刀小试大刀阔斧心如刀割剑剑拔弩张刀光剑影口蜜腹剑唇枪舌剑车前车之鉴怀水车薪丢卒保车螳臂挡车学富五车闭门造车旗旗开得胜旗鼓相当偃旗息鼓重装旗鼓顺风扯旗鼓一鼓作气胶柱鼓瑟欢欣鼓舞打退堂鼓偃旗息鼓重装旗鼓弓惊弓之鸟杯弓蛇影鸟尽弓藏左右开弓阵临阵脱逃严阵以待临阵磨枪冲锋陷阵战百战百胜三战三北速战速决转战千里背水一战决一死战南征北战能征惯战

关于战争的成语或词语和名言、诗句

一夫当关,万2113夫莫开、草木皆兵5261、马革裹尸、赤膊上阵4102、乌合之众、打草惊蛇、四面1653楚歌、用兵如神、有勇无谋、全民皆兵、声东击西、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坚壁清野、揭竿而起、破釜沉舟、围魏救赵、作壁上观、暗渡陈仓、城下之盟、五十步笑百步、杀身成仁、纸上谈兵、风声鹤唳、步步为营。望梅止渴、运畴帷幄、一鼓作气、再衰三竭。余勇可贾、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腹背受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硝烟弥漫、 士饱马腾 劳而无功 + 功成不居 剑戟森森 官逼民反 + 散兵游勇 + 勇猛精进 + 进退失据 出奇制胜 壁垒森严 + 严阵以待 短兵相接 全军覆灭 远交近攻 + 攻其无备 功败垂成 解甲归田 战天斗地 养精畜锐 + 锐不可当 + 当头棒喝 舟中敌国 枪林弹雨 速战速决 + 决一雌雄 盘马弯弓 + 弓折刀尽 +尽忠报国 + 国士无双 干城之将 + 将机就机 草木皆兵 + 兵连祸结 四面楚歌 + 歌功颂德 箭在弦上 马革裹尸 金城汤池 马仰人翻 用兵如神 因敌取资 欲擒故纵 + 纵虎归山 发号施令 弹尽援绝 剑拔弩张 兵不由将 + 将计就计 + 计无所出 + 出生入死 调虎离山 知难而退 挥戈反目 片甲不回 弹尽粮绝 声势浩大 坐观成败 + 败军之将 + 将伯之呼 寡不敌众 大敌当前 十围五攻 勇往直前

描写战争的成语有哪些?

描写战2113争的成语有:围魏救赵、调虎离山、围城打援、5261偃武休兵、南征北战1、围魏救赵解4102释: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示例:倘用~之计,且不来解此处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寨,如之奈何!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四回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近义词声东击西、围城打援、围詹救科、调虎离山反义词围点打援、围城打援、声东击西2、调虎离山解释: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出自: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八回:“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译文: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一战成功。示例:这自然是~之计,邓和武汉派都是不同意的。 ◎郭沫若《海涛集·南昌之一夜》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事等近义词围魏救赵、声东击西3、围城打援解释:军事术语,进攻的一方以部分兵力包围守城之敌,诱使敌人派兵援救,然后以主力部队歼灭敌人的援军。出自: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五章:“'围城打援'的办法,不是常使用吗?”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事方面近义词围魏救赵反义词围魏救赵4、偃武休兵解释:停息武备,不事战争。同“偃武息戈”。出自:宋·岳飞《乞解军务第三札子》:“今讲好已定,两宫天眷,不日可还;偃武休兵,可期岁月。”译文:现在讲好已定,两宫上天眷顾,没有一天可以返回;停止战斗部队,可以预期时间。近义词偃武息戈、偃武櫜兵5、南征北战解释: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出自:唐·柳宗元《封建论》:“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译文:经过在宣王,以中兴复古的德,雄南征北伐的威力,最终不能确定鲁侯的后代。示例:老子出生入死,~,打了十几年天下,凭什么快到手中的果子让给别人吃?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七章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经历的战争近义词身经百战、1653东征西讨、南征北讨、戎马倥偬、转战千里、南征北伐、九死一生、出生入死反义词安家落户、纸上谈兵、安营扎寨、卖剑买牛、按兵不动、买犊卖刀、卖剑买犊、买牛卖剑、买牛息戈

关于抗日战争的成语

1、战无不胜拼音2113: zhàn wú bù shèng解释: 形容5261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4102。1653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出处: 《战国策·齐策二》:“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白话译文:打了很多胜战的人,却不知道功成身退的道理,最后死了,就算得到了爵位,也不过是画蛇添足而已了。举例造句: 自先王以来,楚兵战无不胜。2、攻无不克拼音: gōng wú bù kè解释: 克:攻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出处: 《战国策·秦策二》:“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白话译文:别人攻打你,能克服别人。去攻打别人,一定会胜利。举例造句: 中国人民解放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3、 百战百胜拼音: bǎi zhàn bǎi shèng解释: 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出处: 《孙子·谋攻》:“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白话译文:不用战争的手段而让敌人臣服,才是好中最好的办法。举例造句: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4、百战不殆拼音: bǎi zhàn bù dài解释: 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出处: 《孙子·谋攻》:“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白话译文:在军事纷争中,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失败。举例造句: 自古名将料敌制胜,训练士兵,故可使赴汤蹈火,百战不殆。5、所向披靡拼音: suǒ xiàng pī mǐ解释: 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白话译文:于是项羽大声呼喝向下直冲,汉军都溃败逃散。举例造句: 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形容战争胜利的成语,关于战争的成语有哪些

捷报频传——捷报:2113胜利的5261消息;频:屡次。胜利的消息不断4102地传来。百战百胜—1653—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百战不殆——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大获全胜——获:擒获俘虏,夺取敌方辎重;全:完全。形容获得完全的胜利。势如破竹——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马到成功——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也比喻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屡战屡胜——屡次战斗屡次胜利,形容战争胜利是常事。旗开得胜——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所向无敌——敌:抵挡。力量所指向的地方,谁也抵挡不住。形容力量强大,无往不胜。高奏凯歌——高唱着胜利的歌。节节胜利——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凯旋而归——战争胜利后返回。无坚不摧——形容力量非常强大,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不能摧毁。举世无敌——全世界没有能胜得过的。无往不胜——论到哪儿都胜利。立于不败之地——立于:处在;比喻自己处在一个永不失败的地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军队的一种素质。意为进攻,没有攻不下的城池;作战,没有不取得胜利的仗,百战百胜。战争的成语 :马革裹尸、草木皆兵、有勇无谋、四面楚歌、纸上谈兵、赤膊上阵、全民皆兵、围魏救赵、揭竿而起、坚壁清野、破釜沉舟、用兵如神、兵荒马乱、枪林弹雨、兵连祸结、炮火连天、白骨露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