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雨季的成语
瓢泼大雨狂风暴雨疾风暴雨疾风骤雨淅淅沥沥阴雨连绵大雨如注大雨滂沱
有关雨季的成语
和风细雨、柔风甘雨、斜2113风细雨、雨丝风片 风雨5261交加、4102狂风骤雨、1653狂风暴雨、烈风淫雨、震风陵雨滂沱大雨、飘泼大雨、银河倒泻八方风雨 别风淮雨 暴风疾雨 暴风骤雨 饱经风雨 巴山夜雨 毕雨箕风 拨云撩雨 拨雨撩云 粗风暴雨
带有季节的成语。
大地回春、春暖2113花开、秋色宜人、寒冬腊月、5261秋高气爽一、大地回春4102白话释义:指冬去春来,草木1653萌生,大地上出现一片生机景象。朝代:现代作者:蔡东藩、许廑父出处:《民国通俗演义》第六十二回夹注:“阴历正月初三日立春,当时有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之义”翻译:阴历正月初三日立春,当时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万象更新之义二、春暖花开白话释义: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朝代:明作者:朱国祯出处:《涌幢小品·南内》:“春暖花开;命中贵陪内阁儒臣宴赏。”翻译: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命中贵陪内阁儒臣宴赏三、秋色宜人白话释义:秋天的景色 气候 温度等等都让人很舒服,很舒适。朝代:唐代作者:李贺出处:《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翻译: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四、寒冬腊月白话释义:指农历十二月天气最冷的时候,泛指寒冷的冬季。朝代:唐作者:韩愈 出处: 《赠张籍》诗:“喜气排寒冬,逼耳鸣睍睆。翻译:喜气排着寒冷的冬季,逼近耳鸣睨光洁五、秋高气爽白话释义: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朝代:唐作者:杜甫出处:《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翻译:爱汝玉山草堂静,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相当鲜新
带雨的成语有哪些
1、梨花带雨
lí huā dà2113i yǔ
成语解释:象沾着5261雨点的梨花一样。原形容4102杨贵妃哭泣1653时的姿态。后用以形容女子的娇美。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2、挥汗成雨
huī hàn chéng yǔ
成语解释: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
成语出处:春秋 齐晏婴《晏子春秋杂下九》:“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3、未雨绸缪
wèi yǔ chóu móu
成语解释:绸缪:修缮房屋。在没有下雨前;就要修缮好门窗。比喻事先作好准备;防患未然。
成语出处:《诗经豳风 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4、风调雨顺
fēng tiáo yǔ shùn
成语解释:调:调和;配合得均匀合适;顺:适合需要。形容风雨及时;有利于作物的生长。现比喻客观条件有利。
成语出处:《旧唐书礼仪志一》引《六韬》:“既而克殷,风调雨顺。”
5、骤雨暴风
zhòu yǔ bào fēng
成语解释亦作“骤雨狂风”。亦作“骤风暴雨”。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
成语出处清·张德彝《随使法国记·归途记》:“初六日壬辰,阴晴不定……入夜骤雨暴风一阵。”
6、雨霾风障
yǔ mái fēng zhàng
成语解释:指狂恶的风雨。
成语出处:宋·吴潜《满江红·九日郊行》词:“尽敛却、雨霾风障,雾沈云暝。远岫四呈青欲滴,长空一抹明于镜。”
7、疾风骤雨
jí fēng zhòu yǔ
成语解释:疾:又快又猛;骤:突然而猛烈。形容风雨来势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
成语出处:《淮南子兵略训》:“何谓隐之天?大寒甚暑,疾风暴雨,大雾冥晦,因此而为变者也。”
8、风雨如晦
fēng yǔ rú huì
成语解释:晦: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这天夜里没有月亮。风雨天气;天色昏暗犹如晦日的夜晚。后比喻局势动荡;社会黑暗。
成语出处:《诗经郑风 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9、饱经风雨
bǎo jīng fēng yǔ
成语解释:指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同“饱经风霜”。
成语出处:孙犁《秀露集 文学和生活的路》:“我们的道路总算走得很长了吧,是坎坷不平的,也是饱经风雨的,终于走到现在。”
10、风风雨雨
fēng fēng yǔ yǔ
成语解释:刮风下雨,比喻重重阻难或议论纷纷
成语出处:元张可久《普天乐 忆鉴湖》曲:“风风雨雨清明,莺莺燕燕关情。”
形容下雨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下2113雨的成语有风雨交加、瓢泼大雨5261、五风十雨、雨后春笋、大雨如4102注、雨过天晴1653、础润而雨、风雨无阻、凄风苦雨、风雨同舟、和风细雨、斜风细雨、枪林弹雨、大雨滂沱、大雨倾盆、狂风暴雨、暴风骤雨、春风化雨。1、风雨交加是一个成语,读音是fēng yǔ jiāo jiā,意思是又是刮风又是下雨,比喻几种灾难同时袭来。作谓语、定语。清·梁章钜《浪迹续谈·除夕元旦两诗》:“冬至前后,则连日阴噎,风雨交加,逾月不止。”2、瓢泼大雨,读音piáo pō dà yǔ,汉语成语,像用瓢泼水那样的大雨。形容雨下得非常大的样子。王朔《顽主》:“天色很亮,纹风没有,街上无声地下着瓢泼大雨。”3、 和风细雨是一个成语,读音是hé fēng xì yǔ,比喻方式方法温和而不粗暴。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四:“以后凡是人民内部的事情,党内的事情,都要用整风的方法,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来解决,而不是用武力来解决。我们主张和风细雨。”4、大雨滂沱,拼音dà yǔ pāng tuó,形容雨下的很大。出自《 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行了数日,忽值大雨滂沱。”5、暴风骤雨。解释:暴、骤:急速,突然。又猛又急的大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九回:有雌雄二鸟,原在一处同飞,忽被暴风骤雨惊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