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资讯 > 正文

与一致的成语 什么一致的成语

什么一致的成语

1.步调一致成语拼音:2113bù diào yī zhì成语解5261释:步调:走路时脚步的大小快慢。4102比喻进行某种活动;采取同一步骤1653;同一方式。成语出处: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在这种种方面,都应该提高共产主义精神,防止宗派主义倾向,使我们的党达到队伍整齐,步调一致的目的,以利战斗。”成语用法:步调一致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做事行动一致。成语例子:两小小组配合默契,步调一致,任务完成得很好。近义词:同心同德、万众一心、志同道合反义词:分道扬镳、离心离德、各行其是2.举国一致成语拼音:jǔ guó yī zhì成语解释:全国上下,团结一致。成语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所有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 成语用法:举国一致作宾语、定语;指全国一致。成语例子:所有问题的中心点还是中国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树立举国一致的抗日阵线。(毛泽东《论持久战》)近义词:上下一致3.言行一致成语拼音:yán xíng yī zhì成语解释:说的和做的一样。形容人表里如一。成语出处:宋 赵善璙《自警篇 诚实》:“自此言行一致,表里相应,遇事坦然,常有余裕。”成语用法:言行一致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成语例子:我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事实具在,我虽死不移。(郭沫若《屈原》第四幕)近义词:言而有信、心口如一、表里如一反义词:言不由衷、心口不一、表里不一4.百虑一致成语拼音:bǎi lǜ yī zhì成语解释:指使各种不同的思想归于一致。成语出处:语出《易 系辞下》:“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成语用法:百虑一致作宾语、定语;指想法一致。成语例子:〖示例〗及躬总大政,一日万机,十许年间,曾不暇给,殊涂同归,百虑一致。 《北史 魏纪三 孝文帝纪论》5.表里一致成语拼音:biǎo lǐ yī zhì成语解释:里外一致,指思想与言行完全一致成语出处:明 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成语用法:表里一致作谓语、定语;指人的言行。成语例子:现在我们要想的对、说的对、写的对,这才是表里一致革命的诗。续范亭《论诗》近义词:表里如一反义词:内外有别

形容观点一致的成语有哪些?

不约而同、不期而2113同、不谋5261而合、不谋而同、异口同声一、不4102约而同释义:约:约定;同:1653相同。事先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却完全一致。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无尺寸之势,起闾巷,杖棘矜,应时而皆动,不谋而俱起,不约而同会。” 白话释义:没有一尺一寸之势,从民间,手持戟矛,顺应时势而紧张,不谋而同时发生,不约而同聚会。示例:几个少先队员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给抱小孩的阿姨让座。二、不期而同释义:期:约定期限。指不约而同出处:郭沫若《文艺论集 整理国故的评价》:“他的论调与吴稚晖的虽若不期而同,但是吴稚晖所注眼的是功利问题。”示例:此信内容与南宫伤所言不期而同,亦与自己心中所想相合,当下再无疑心,稍作收拾,望少林便赶。三、不谋而合释义:谋:计议;商议;合:相合一致。事先没有商量过而彼此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出处:晋 干宝《搜神记》第二卷:“二人之言,不谋而合。” 白话释义:人的话,彼此意见完全一致。示例:今四王遣使见推,不谋而合,太师观此事势,岂吾独为朝廷所忌无所自容邪!四、不谋而同释义:谋:商量。事先没有商量,言行都保持一致。出处:唐 韩愈《请上尊号表》:“考其所陈,中于义理,天人合愿,不谋而同。” 白话释义:考察他们陈述,中在义理,天人合愿,不谋而合。示例:张月明与皇甫英对视一眼,心中想法不谋而同。五、异口同声释义:异:不同。不同的嘴说出同样的话。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也作“异口同音”。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 道意》:“左右小人,并云不可,阻之者众,本无至心,而谏怖者,异口同声。” 白话释义:左右小人,都说不可以,阻的人很多,根本没有心,而谏恐惧的人,不同人口相同的声音。示例:大家异口同声地赞成老师的提议。

形容想法一致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想法一致的2113成语有志同5261道合、 众口如一、百喙如一、云集4102响应、意气相投、不谋而1653同、心心相英不约而同、异口同声、气味相投。1、志同道合,成语,作谓语、定语,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彼此志向、志趣相同,理想、信念契合。与“门当户对”的道理相似。宋代陈亮的《与吕伯恭正字书》之二中说:“天下事常出于人意料之外,志同道合,便能引其类。”可见,志同道合,原本是一件好事:人们不分男女、不论贫富、不讲强弱,大家怀着共同的理想,为了共同的事业,朝着共同的目标,携手并肩,以期获得成功,有所成就。2、众口如一,读音zhòng kǒu rú yī,是汉语成语,解释为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明·沈德符《野获编·吏部一·都给事升转》:“而谓科臣但当内擢,其最不肖者间出一二人于外,则众口如一。”3、百喙如一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ǎi huì rú yī,意思是指许多人都说同样的话,看法或意见一致。清·王夫之《孝烈传》:“唯习闻湘人之言,百喙如一者若此。”4、意气相投是一个成语,拼音是yì qì xiāng tóu,意思是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5、异口同声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yì kǒu tóng shēng,意思是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形容意见一致。亦作"异口同音”。浩然《艳阳天》第56章:“组织互助组那会儿,全院的人异口同声:'搞!'”

形容"言行和内心一致"的成语有哪些?

1、表2113里如一

拼音: biǎo lǐ rú yī

解释: 表:外表5261;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4102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1653全一致。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附会》:“首尾周密,表里一体。”《朱子全书·论语》:“行之以忠者,是事事要着实,故某集注云:‘以忠,则表里如一。’”

举例造句: 他这人表里如一,很受人尊敬。

2、言行一致

拼音: yán xíng yī zhì

解释: 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指人表里如一。

出处: 宋·赵善璙《自警篇·诚实》:“力行七年而后成,自此言行一致,表里相应,遇事坦然,常有余裕。”

举例造句:我们从小要养成言行一致的好习惯。

3、心口如一

拼音: xīn kǒu rú yī

解释: 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五回:“紫芝妹妹嘴虽厉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

举例造句:他力求自己做事光明正大,心口如一。

形容完全相同的成语

[一式一样2113] 完全是一个式样。形容完全相同。5261[同符合契4102] 比喻完全相1653合,完全相同。[一毫不差] 指完全相同,没有一点差异。[毫无二致] 二致:两样。丝毫没有什么两样。指完全一样。[一模一样] 样子完全相同。[一模二样] 犹言一模一样。样子完全相同。[不谋而合] 谋:商量;合:相符。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不谋而同] 谋:商量;同:相同。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异口同声] 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指大家说得都一样。[大同小异] 大体相同,略有差异。[殊途同归] 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重规迭矩] 规与规相重,矩矩与相迭,度数相同,完全符合。原比喻动静合乎法度或上下相合,后形容模仿、重复。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