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是举的成语
这个成语是:唯才是举拼音:[wéi cái shì jǔ] [释义] 或唯才是用,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就提拔或推荐。 [出处] 三国·魏·曹操《曹操求贤令》
举( ) ( ) 举的成语?
举(不)(胜)举
举的成语
不胜枚bai举(bú shèng méi jǔ)du胜:尽;枚:个zhi。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dao。形容数量很多内。容1、不识抬举(bù shí tái jǔ)识:认识,理解;抬举:赞扬,器重。不懂得人家对自己的好意。2、笃近举远(dǔ jìn jǔ yuǎn)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3、多此一举(duō cǐ yī jǔ)指多余的,没有必要的举动。4、纲举目张(gāng jǔ mù zhāng)纲:鱼网上的总绳;举:提起。把大绳子一提起来,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5、高飞远举(gāo fēi yuǎn jǔ)举:飞、去。飞得又高又远。比喻前程广大。6、举步生风(jǔ bù shēng fēng)形容走路特别快或办事干净利索。'7、举国若狂(jǔ guó ruò kuáng)全国的人都激动得像发狂一样。8、举国上下(jǔ guó shàng xià)指全国各方面的人。
什么什么什么举的成语
1、不胜枚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433623765举[ bù shèng méi jǔ ] 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
出处: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而宋人撰述不见于志者;又复不胜枚举。”
翻译:宋人写睛来但是书上没有了,实在是太多了,无法一个一个全列举出来。
2、不识抬举[ bù shí tái ju ] 不接受或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好意(用于指责人)。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这和尚好不识抬举。”
翻译:这个和尚不明白我的好意。
3、多此一举[ duō cǐ yī jǔ ] 做不必要的 、多余的事情。
出处:清·侯方域《南省策》:惟恐多此举;以身累者乎?
翻译:不怕做了多余的事情,连累到自己的身上?
4、轻而易举[ qīng ér yì jǔ ] 形容事情做成容易,毫不费力。
出处:宋·朱熹《诗经·大雅·烝民》注:“言人皆言德其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
翻译:人们都说德行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可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个?
5、在此一举[ zài cǐ yī jǔ ] 在:在于,决定于;举:举动,行动。指事情的成败就决定于这一次的行动。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翻译:国家的生死存亡,就在这一次了。
"举()()举"是什么成语???
举不胜举[jǔbùshèngjǔ][解释]胜:尽。列举也列举不完。形容数量很多。
成语()()是举
唯才是举 拼音来 wéi cái shì jǔ 解释 1.只要是自有才能的人bai就荐举。 2.推举人才的时候,du根据某人是否有zhi才能来dao推举。 3.只有有才能的人,才任用、推举。 出处 三国·魏·曹操《求贤令》:“二三子其佐我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事例 今选举不采职政之优劣,专简年劳之多少,斯非尽才之谓。宜弃彼朽劳,~。 《北史·高允传》 近义词 任人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