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知识 > 正文

说混杂的成语 形容混杂的成语

形容混杂的成语

物品bai混乱:一片狼藉du、七零八落、凌乱不堪zhi、乱七八糟、七颠dao八倒内心混乱:心急如版焚、忐忑权不安、心乱如麻、心乱如麻、心神不宁动作慌乱:手忙脚乱、坐立不安、颠三倒四、手足无措、手足失措人员混乱:三教九流、鱼龙混杂、鱼目混珠、良莠不齐、人多手乱

描述人混杂的成语

貂狗相属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1323534指真伪或优劣混杂在一起。出处:唐·崔倬《叙石幢事》:“倬自幼学慕习鲁公书法……惜奇高踪堙没,遂命攻治其伤残,补续其次,虽真赝悬越,貂狗相属,且复瞻仰鲁公遗文,昭示于后矣。”浑浑沌沌混杂、不分明的样子,也指糊涂无知的样子,形容迷糊,不清醒。出处:先秦·孙武《孙子·势》:“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混淆视听混淆:混杂。用假象或谎言让旁人分辨不清是非。出处:《三国志·袁尚传》裴松之注:“如此之类,正足以诬罔视听,贻误后生矣。”夹七夹八指说话东拉西扯,混杂不清。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一顿夹七夹八,骂的范进门摸不着。”良莠不分莠:狗尾草,很象谷子,常混在禾苗中。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难以分辨。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且说彼时捐例大开,各省侯补人员十分拥挤,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良莠不齐莠:狗尾草,很象谷子,常混在禾苗中。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且说彼时捐例大开,各省侯补人员十分拥挤,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良莠不一莠:狗尾草,很象谷子,常混在禾苗中。比喻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难以区分。同“良莠不齐”。出处:《清史稿·觉罗满保传》:“闽、浙两省棚民,以种麻靛、造纸、烧灰为业,良莠不一。”良莠淆杂淆:混淆。杂:混杂。好坏混在一起。比喻好人和坏人难以区分。亦作“良莠混杂”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出处:《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皂帛难分,龙蛇混杂。”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文殊》:“凡圣同居,龙蛇混杂。”乱作一团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出处:鲁迅《热风·随感录三十三》:“他拿了儒、道士、和尚、耶教的糟粕,乱作一团,又密密的插入鬼话。”泥沙俱下指在江河的急流中泥土和沙子随着水一起冲下。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人称才大者,如万里黄河,与泥沙俱下。余以为,此粗才,非大才也。”

带混杂的成语有哪些

混杂成语 :鱼龙混杂、龙蛇混杂、良莠混杂

什么什么混杂的成语

鱼龙混杂copyyú lóng hù2113n zá[释义] 比喻坏人和好人混杂5261在一起;成分复杂。[语出4102] 唐·张志和1653《和渔夫词》十三:“风搅长空浪搅风;鱼龙混杂一川中。”[正音] 混;不能读作“hún”。[辨形] 混;不能写作“浑”。[近义] 鱼目混珠 滥竽充数[反义] 泾渭分明 黑白分明[用法] 含贬义。用来比喻多人或队伍的成分复杂。一般作定语、谓语。[结构] 主谓式。[辨析] ~和“鱼目混珠”;都有“真假好坏混杂;好坏难辨;“鱼目混珠”偏重指事物的真假难辨;以次充好。[例句] 我们要坚持纠出政府中的腐败分子;杜绝~。[英译] good and bad mixed together

混杂什么的成语

鱼龙混杂、2113龙蛇混杂5261、良莠混杂鱼龙混杂yú 4102lóng hù1653n zá[释义] 比喻坏人和回好人混杂在一起;成分答复杂。[语出] 唐·张志和《和渔夫词》十三:“风搅长空浪搅风;鱼龙混杂一川中。”[正音] 混;不能读作“hún”。[辨形] 混;不能写作“浑”。[近义] 鱼目混珠 滥竽充数[反义] 泾渭分明 黑白分明[用法] 含贬义。用来比喻多人或队伍的成分复杂。一般作定语、谓语。[结构] 主谓式。[辨析] ~和“鱼目混珠”;都有“真假好坏混杂;好坏难辨;“鱼目混珠”偏重指事物的真假难辨;以次充好。[例句] 我们要坚持纠出政府中的腐败分子;杜绝~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