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眼瞎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眼瞎2113的成语有:
1、 瞎字不识
2、有眼5261无珠
3、有眼无瞳
4、有目无睹
5、耳4102聋眼瞎
带瞎字的成语,有哪些
盲人瞎马_金山词霸拼2113 音:máng rén xiā mǎ5261 解 释:失明的人骑着瞎了眼的4102马.比喻处于极1653端危险的境况中.也比喻乱闯瞎撞;非常危险. 出 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示 例:我刚到广州的时候;既无经验;也无可依靠的人;真是~.
胡乱用词,四字成语
胡言乱语 近义2113胡说八道、无中生5261有反义有凭有据、有条不紊释4102义指没有根据,1653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这二老汉,各人好与三十棒。何故?一个说长说短,一个胡言乱语。虽然如是,且放过一著。”用例你则管哩便~,将我厮花白。(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
形容眼睛瞎了的句子和词语
词语:有2113眼无珠,盲无所见,视若无睹,盲人摸象5261,瞎子断匾,问道于盲
句子4102:1.失去了光明,看不到这1653五彩缤纷的世界。
2.恋人的眼睛比猫头鹰的还瞎
3.眼前的黑不是黑,你说的白是什么白。
形容瞎混的词语
苟且偷生_百度汉语苟且偷生 [gǒu qiě tōu shēng] [释义] 苟且:得过且过;偷生:苟且地活着。得过且过,勉强活着。
用来描述聋子哑巴瞎子的词语
冥行盲索 比喻不明情况2113而工作。
问道于盲 向瞎子5261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4102人请教,不解决问1653题。
盲者得镜 形容事物不能发挥正常作用。也比喻埋没人才。
盲人瞎马 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盲人说象 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盲人摸象 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盲人把烛 瞎子手擎烛火照亮。比喻不起任何作用。
盲风怪云 指急骤的风云
盲风暴雨 指非常急骤的风雨
耳聋眼黑指因突然遭到强烈刺激而耳朵变聋,眼睛变瞎
出处:清·翟灏《通俗编·身体·耳聋眼黑》:“《传灯录》,百丈被马祖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黑。”
耳聋眼花指年老体衰者听觉、视觉衰退。形容人对事物的知觉极为迟钝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0回:“晁夫人又不头疼脑热,又不耳聋眼花……喜喜笑笑,那像一个将要不好的人。”
耳聋眼瞎指因突然遭到强烈刺激而耳朵变聋,眼睛变瞎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回:“那个昏大官人就像耳聋眼瞎的一般。”
发聋振聩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发蒙振聩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昏聩无能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警愦觉聋发出很大的声音,使昏聩的人觉醒,耳聋的人感知。比喻用语言文字等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出处: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贤士大夫主持风教,固宜默握其权,时与厘定,以为警愦觉聋之助,初非徒娱心适志已也。”
舌敝耳聋讲的人舌头破了,听的人耳朵聋了。形容议论多而杂,别人不予理睬。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舌敝耳聋,不见成功。”
昭聋发聩使耳聋的人也能够听到。比喻用语言文字等给人以极大的启发,即使糊涂麻木的人也会清醒过来。
振聋发聩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妆聋做哑假装耳聋口哑,故意不理睬。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一个悄悄冥冥,一个絮絮答答。却早禁住隋何,迸住陆贾,叉手躬身,妆聋做哑。”
吃哑巴亏自己遭受暗算或受损吃亏,不敢声张或无法申诉,只好自认吃亏。
出处:清·石昆玉《三侠五义》第十四回:“且说苗家父子丢了银子,因是暗昧之事,也不敢声张,竟吃了哑巴亏了。”
哑口无言哑口:象哑巴一样。象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八:“‘他也有儿子,少不也要娶媳妇。看三朝可肯放回家去?闻得亲母是个知礼之人,亏他怎样说了出来?’一番言语,说得张六嫂哑口无言。”
诈哑佯聋假装哑巴聋子。指置身事外。
出处:《群音类选·官腔类·双忠记·睢阳陷守》:“身在伍伦中,怎做得诈哑佯聋,为官食禄,直须尽职输忠。”
满意请及时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