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接近的成语
尽在咫尺、相去咫尺、咫尺天涯、咫尺千里、比肩而立。一、尽在咫尺释义:咫:古代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46332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现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很近的距离。指近在眼前;很近。出处:宋 苏轼《杭州谢上表》:“臣猥以末技,日奉讲帷,凛然威光,近在咫尺。”白话释义:我认为末技,天天讲帷幕,凛然威严的光芒,近在咫尺。示例:情感就像望远镜,从小的一边往大的一边看你会觉得远在天边的东西都触手可及,相反的,从大的一边往小的一边看,尽在咫尺的东西你都觉得离你相距甚远,情感你要想抓住它就要从小了看,从大了看它却只会离你越来越远,人活的太聪明了反而不好!二、相去咫尺释义:咫:1咫=8寸;咫尺:距离很近。形容距离很短或相差很小。出处:宋 洪迈《夷坚丙志 饶氏妇》:“相去咫尺,而莫见其形貌。” 白话释义:距离很近,却没有看到他的形貌。示例:任何人都可以与你相去咫尺或相去天渊,只是你随你关注的方面而定。三、咫尺天涯释义:比喻距离虽近;却像远在天边一样(咫:古代长度单位;八寸;天涯:天边)。出处:唐 李中《宫词二首》:“门锁帘垂月影斜,翠华咫尺隔天涯。”白话释义:门锁帘垂月影斜,翠华山咫尺相隔天涯。示例:十多年来,我俩虽说在一个城市,但却如同咫尺天涯,一年也见不上几面。四、咫尺千里释义: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象是远在天边一样。出处:唐 鱼玄机《隔汉江寄子安》:“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白话释义: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何况听家远离砧。示例:该指责的是我,所谓咫尺千里,离我最近的东西,其实最远。五、比肩而立释义: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三》:“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 白话释义:我听到的,千里有一人,这是并肩站着;百世而一个圣人,就像是按踵而来。示例:男人和女人应比肩而立,不能有性别歧视。
形容差不多,十分接近的成语
成语是:相差无bai几du
解释彼此没有多大差别zhi。
出自dao先秦·李耳《老子》:“回唯之与答阿,相去几何?”
恭敬地答应和怠慢地答应,差别能有多大?
例子他们姐妹不仅长得很像,对事物的喜好也相差无几。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指彼此没有多大差别
近义词八九不离十、未达一间、不相上下、并无二致、大同小异
反义词截然不同、天壤之别、大相径庭
扩展资料
1、相差无几的近义词
八九不离十
解释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
出自老舍《柳屯的》:“可是比较的,我还算是他的熟人,自幼儿的同学。我不敢说是明白他,不过讲猜测的话,我或者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示例不用你说,我一猜就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口语
2、相差无几的反义词
天壤之别
解释壤:地。天和地,一极在上,一级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出自晋·葛洪《抱朴子·内篇·论仙》:“已有天壤之觉(较),冰炭之乖矣。”
已经有天和地那样的距离,冰和炭那样的区别。
示例按照一般人的生理机能来说,聪明与不聪明虽有差别,但并不存在天壤之别。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指事物差别极大
形容距离很近有什么成语
形容“距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431336130离很近”的成语有:一箭之地、触手可及、摩肩擦踵 、比肩而立、近在咫尺等。1、一箭之地[yī jiàn zhī dì]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回:“宋江上得马来,前行的众头领,已去了一箭之地,见宋江和贯忠说话,都勒马伺候。”译文:宋江上得马来,走在前面的多头管理,已去了一箭之地,看到宋江和贯忠说话,都指挥马等候。释义:相当于一箭射程的距离。 比喻相距不远。2、触手可及[chù shǒu kě jí]释义: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3、摩肩擦踵[mó jiān cā zhǒng]释义:形容来往行人众多,距离很近,肩并肩,脚碰脚,很拥挤。4、比肩而立 [ bǐ jiān ér lì ] 基本释义: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出处:战国 刘向《战国策·齐策三》:“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译文:我听到的,千里有一人,这是并肩站着。5、近在咫尺 [ jìn zài zhǐ chǐ ] 出处:宋·苏轼《杭州谢上表》:“凛然威光;近在咫尺。”译文:凛然威严的光芒;距离非常近。释义:形容距离很近。 咫(zhǐ),古代长度名。周制八寸,合现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
形容即容易又接近的成语
平易近人——抄平易:原指道路平bai坦,比喻态度平和。态度du谦逊和蔼,对待人没有架子使zhi人容易接近。也dao指文字浅显,容易理解。原作“平易近民”。虚怀若谷——指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和蔼可亲——和气,谦逊。指一个人的修养很好,态度温和,容易接近,一般指老人。和蔼:态度温和,容易接近,形容人的态度谦和。平易近民——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同“平易近人”。温柔可亲——温柔和顺,使人愿意亲近。慈眉善目——慈祥和善的样子,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形容距离很近的成语有哪些
比肩复而立——比肩:并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bai离极近du。比肩并起——比:并。肩并肩zhi地一齐起来。比dao喻同时相随而起。近在咫尺——咫尺:很近的距离。形容距离很近。近在眼前——形容距离很近,就像在眼前一样。近在眉睫——形容很近,就在眼前。一衣带水——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摩肩擦踵——形容来往行人众多,很拥挤。触手可及——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一墙之隔——形容距离很近一箭之地——相当于一箭射程的距离。比喻相距不远。触手可及——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一步之遥——形容距离很近,一步就能到达眉睫之内——形容近在眼前。一拳之隔——形容距离很近
形容“距离很近”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距离很近”的成语有:近在咫尺、比肩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6306537而立、近在眉睫 、一衣带水、朝发夕至等。1、比肩而立 [ bǐ jiān ér lì ] 基本释义: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出处:战国 刘向《战国策·齐策三》:“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白话译文:我听说。千里的将士们都是并肩而立的作战。2、近在咫尺 [ jìn zài zhǐ chǐ ] 基本释义:形容距离很近。 咫(zhǐ):古代长度名。周制八寸,合现在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出处:宋·苏轼《杭州谢上表》:“凛然威光;近在咫尺。”白话译文:威慑的光芒,如同近在咫尺。3、近在眉睫 [ jìn zài méi jié ] 基本释义:睫:眼睫毛。形容很近,就在眼前。出处:战国 列子《列子·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白话译文:虽然远在八荒之外的地方,但是却感觉近在面前。4、一衣带水 [ yī yī dài shuǐ ] 基本释义:一水相隔,如同衣带那样窄。比喻双方离得很近。出处:唐 李延寿《南史·陈后主纪》:“我为百姓父母;岂可限一衣带水不拯之乎?”白话译文:我是百姓的父母,怎么可以只管眼前的百姓。5、朝发夕至 [ zhāo fā xī zhì ] 基本释义;早上出发,晚上到达。形容路程不远,很近,或交通极为便利。出处:先秦 屈原《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白话译文:早晨从苍梧启程了,晚上到达了悬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