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动物的成语
描写动物的成语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431346363有风声鹤唳、马到成功、羊质虎皮、笨鸟先飞、见兔放鹰、官虎吏狼、使羊将狼、抱头鼠窜、狗急跳墙、鱼目混珠、鹤立鸡群、鼠目寸光、虎狼之势、指鹿为马等。成语解析:一、风声鹤唳解释: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出自:现代郁达夫《出奔》:“直到后来,听到了那些风声鹤唳的传说,见到了举室仓皇的不安状态。”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战争等二、马到成功解释:形容工作刚开始就取得成功。出自: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二折:“那老尉迟这一去,马到成功。”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常与“旗开得胜”连用三、鱼目混珠解释:混:搀杂,冒充。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出自:现代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可是这些卖国的老爷们不是也在鱼目混珠,也在自称为爱国忧民的志士吗?”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四、鹤立鸡群解释: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九回:“正在谈论,谁知女儿国王忽见林之洋杂在众人中,如鹤立鸡群一般。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状语;含褒义五、鼠目寸光解释: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出处:现代陈登科 《赤龙与丹凤》第一部十五:“这种鼠目寸光、有眼无珠之徒,成不了气候。”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写几个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狗傍人势bai狗逮老鼠狗党狐朋du狗党狐群zhi狗盗鸡鸣狗盗鸡啼dao狗盗鼠窃狗吠非主回狗吠之惊狗吠之警答狼心狗肺狗苟蝇营狗急跳墙狗马声色狗拿耗子狗皮膏药狗屁不通狗偷鼠窃狗头军师狗头鼠脑狗尾貂续狗心狗行狗行狼心狗续貂尾狗续侯冠狗续金貂狗血淋头狗血喷头狗仗官势狗仗人势狗彘不如狗彘不若狗走狐淫兔死狗烹动物成语鼠目寸光牛鬼蛇神虎视眈眈兔死狐悲龙飞凤舞蛇蝎心肠马到成功羊肠小道猴年马月鸡毛蒜皮投鼠忌器老牛舐犊放虎归山狡兔三窟画龙点睛画蛇添足万马奔腾亡羊补牢沐猴而冠闻鸡起舞抱头鼠窜小试牛刀龙腾虎跃乌飞兔走老态龙钟怀弓蛇影车水马龙虎入羊群尖嘴猴腮鹤立鸡群胆小如鼠气壮如牛藏龙卧虎守株待兔望子成龙打草惊蛇千军万马顺手牵羊杀鸡吓猴呆若木鸡杳如黄鹤沉鱼落雁凤毛麟角獐头鼠目牛头马面
写关于动物的成语
词目抄 鸡鸣狗盗发音 jī míng gǒu dào 释义 鸣:叫;盗bai:偷东西。指微不足du道的本领。也指偷偷zhi摸摸的行为。 出处dao 《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孟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得以逃回齐。
写10个关于动物的成语
狐假虎copy威骑虎难下一马当2113先悬崖勒马狗仗人势鹤立鸡群5261鼠目寸4102光小肚鸡肠虎背熊腰画龙点睛鼠臂虮1653肝:犹言鼠肝虫臂。谓或为鼠臂或为虮肝,指人世变化无常鼠窜蜂逝:形容纷纷跑散鼠窜狗盗: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鼠窜狼奔:形容仓皇乱逃鼠肚鸡肠:犹言鼠腹鸡肠鼠腹鸡肠:比喻人器量小,不能容人鼠腹蜗肠:犹言鼠腹鸡肠牛刀割鸡:亦作“牛刀割鸡”。比喻大材小用牛刀小试: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显一下身手牛高马大: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牛鬼蛇神:①牛首之鬼和蛇身之神。形容作品虚幻怪诞。亦喻指虚幻怪诞的作品。②比喻歪门邪道之流牛黄狗宝:牛黄,牛胆囊中的结石;狗宝,狗脏器中的凝结物。两者都是内脏病变的产物,因以喻坏透了的心肠虎背熊腰: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虎变龙蒸:谓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虎步龙行: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凡,如龙虎之姿虎超龙骧:比喻群雄奋起,互相角逐虎党狐侪:比喻凶恶狡黠之辈虎斗龙争:比喻群雄互相争斗兔角牛翼:兔不生角,牛不长翼,故以“兔角牛翼”喻不合情理之事兔葵燕麦:形容景象荒凉兔起凫举:喻行动快速兔起鹘落:谓兔子刚出窝,鹘立即降落捕捉。极言动作敏捷。亦比喻作书画或写文章下笔迅捷兔起乌沉:谓月出日落兔缺乌沈:犹兔走乌飞
描写小动物的成语
画虎成狗 画虎类狗 鸡飞狗走 鸡零狗碎 鸡鸣狗盗 鸡鸣狗吠 嫁鸡随鸡,嫁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32613665狗随狗 狼心狗肺 狼心狗行 驴心狗肺 声色狗马 鼠窃狗盗 鼠窃狗偷 偷狗戏鸡 偷鸡摸狗 土龙刍狗 兔死狗烹 行同狗彘 蝇营狗苟 指鸡骂狗 帮虎吃食 暴虎冯河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藏龙卧虎 鸱目虎吻 初生牛犊不怕虎 春冰虎尾 打马虎眼 大人虎变 大贤虎变 调虎离山 恶虎不食子 饿虎饥鹰 饿虎扑食 饿虎扑羊 饿虎之蹊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放虎归山 放虎自卫 风从虎,云从龙 风虎云龙 伏虎降龙 关门养虎,虎大伤人 官虎吏狼 狐虎之威 狐假虎威 虎背熊腰 虎不食儿 虎斗龙争 虎踞龙盘 虎口拔牙 虎口逃生 虎口余生 虎狼之势 虎落平川 虎珀拾芥 虎入羊群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虎视眈眈 虎体熊腰 虎头虎脑 虎头蛇尾 虎头燕颔 虎尾春冰 虎卧龙跳 虎啸风生 虎穴龙潭 画虎成狗 画虎画皮难画骨 画虎类狗 饥鹰饿虎 将门虎子 降龙伏虎 九牛二虎之力 开柙出虎 苛政猛于虎 狼贪虎视 狼吞虎咽 老虎头上扑苍蝇 老虎头上搔痒 两虎相斗 龙盘虎踞 龙蟠虎踞 龙潭虎窟 龙潭虎穴 龙腾虎跃 龙跳虎卧 龙骧虎步 龙骧虎视 龙行虎步 龙吟虎啸 龙争虎斗 鲁鱼帝虎 骑虎难下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无精打采兔死狐悲叶公好龙画蛇添足鼠目寸光狐假虎威
有关描写动物的成语大全
关于动物的成语大全: 莺歌燕舞、不稂不莠、麟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5653331角凤嘴、远走高飞、狼吞虎咽、为渊驱鱼、 照猫画虎、白龙鱼服、不如归去、鹿死谁手、鱼贯而入、鸟尽弓藏、 遍体鳞伤、一琴一鹤、狼心狗肺、南蛮鴃舌、闲云孤鹤、鱼传尺素、 狼狈不堪、焦头烂额、杯盘狼藉、气急败坏、混水摸鱼、鲍鱼之肆、 一窝蜂、拒虎进狼、凫趋雀跃、鸟枪换炮、蜂拥而至、雕虫小技不舞之鹤、 自投罗网、一饮一啄、殃及池鱼、兔起鹘落、招蜂引蝶、如狼似虎、 鱼与熊掌、抱头鼠窜、枯鱼之肆、狼烟四起、王祥卧冰、覆巢无完卵、 鹰视狼顾、狂蜂浪蝶、狗拿耗子、秦失其鹿、鹤鸣九皋、鱼贯而出、 豺狼虎豹、乌鸟私情、孤雌寡鹤、鱼死网破、官虎吏狼、摇头摆尾、 蓬头跣足、骨鲠在喉、鸢飞鱼跃、丢盔弃甲、放长线钓大鱼、 相濡以沫、鹰击长空、群雄逐鹿、百鸟朝凤、指鹿为马、饮鸩止渴、 鳞次栉比、缘木求鱼、一飞冲天、鹏程万里、风声鹤唳、竭泽而渔、一鸣惊人、 沽名钓誉、逐鹿中原、有凤来仪、沉鱼落雁、惊弓之鸟、声名狼藉、 水至清则无鱼、一石二鸟、阿猫阿狗、鹤唳华亭、天罗地网 关于动物的成语大全解释: 莺歌燕语 解释黄鹂歌唱,燕子呢喃。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出处《白雪遗音·马头调·春景》:“见了些,红红绿绿桃共杏,最喜春日晴。莺歌燕语,云淡风轻,水秀山明。” 鸟哭猿啼 解释泛指禽兽悲鸣。形容悲凉的情景。 出处唐·王维《能禅师碑》:“山崩川竭,鸟哭猿啼。” 猿啼鹤唳 解释猿和鹤凄厉地啼叫。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三回:“两崖分虎踞龙盘,四面有猿啼鹤唳。” 狗吠不惊 解释吠:狗叫声。狗偶尔的叫声不会引起惊慌。形容社会太平安定。 出处 《后汉书·岑熙传》:“(熙)迁魏郡太守,……视事二年,舆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有蟊贼,岑君遏之;狗吠不惊,足下生氂。’” 风声鹤唳 解释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出处唐·房玄龄《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万马齐喑 解释喑: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旧时形容人民不敢讲话。现也比喻沉闷的政治局面。 出处宋·苏轼《三马图赞》序:“时西域贡马……振鬣长鸣,万马皆瘖。” 龙吟虎啸 解释象龙在鸣,虎在啸。比喻相关的事物互相感应。也形容人发迹。 出处汉·张衡《归田赋》:“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 鬼哭狼嚎 解释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可怎生神嚎鬼哭,雾惨云昏,白日为幽。” 燕语莺啼 解释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 出处唐·皇甫冉《春思》诗:“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