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心成语有哪些
一心一意,三心二意,心照不宣,心口不一,心想时成,沁人心肺,撕心裂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1376634肺,心不在焉,心驰神往,心安理得,心谤腹非心不两用心不应口心不由意心不在焉心长发短心驰神往心驰魏阙心慈面软心慈手软心粗气浮心存目想心胆俱裂心胆俱碎心荡神迷心荡神摇心荡神怡心安理得谓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心谤腹非口里不说,心里谴责。谓暗地里反对。语本《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桀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心不两用谓一个人的心思一时只能专注于一事心不应口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不一致。谓为人虚伪心不由意谓不出于本意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形容思想不集中心长发短《左传·昭公三年》:“齐侯田於莒,卢蒲嫳见,泣且请曰:‘余发如此种种,余奚能为?’公曰:‘诺。吾告二子。’归而告之。子尾欲复之,子雅不可,曰:‘彼其发短而心甚长,其或寝处我矣。’”本谓年虽老却工于心计;后亦谓因年老而力不从心心长绠短喻力不从心心驰神往见“心往神驰”心驰魏阙见“心在魏阙”心慈面软心地慈和,拉不下脸面心慈手软心怀恻隐而不忍下手心粗气浮形容性情浮躁心存目想谓凝目注视,用心思索心胆俱裂形容极其悲愤或恐惧心胆俱碎见“心胆俱裂”心荡神迷见“心荡神摇”心荡神摇谓神魂颠倒,不能自持。亦谓情思被外物吸引而飘飘然心荡神怡见“心荡神摇”心到神知本谓诚心敬神不必多事繁琐之礼。后喻对人尊敬,重在心意,不必当面表示或在口头上说出
心什么什么一(成语)
是成语心抄口如一2113。
心口如一(xīn kǒu rú yī)指心里5261想的和嘴里说的4102一样。形容诚实直爽。
出自清1653·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五回:“紫芝妹妹嘴虽厉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当,倒是一个极爽快的。”
用法: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褒义。
近义词: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反义词:花言巧语、口是心非。
扩展资料
1、近义词
表里如一是一个成语,读音是biǎo lǐ rú yī,是指表面和内心都一样,形容言行和品质完全一致。
出自《朱子全书·论语》:“行之以忠者,是事事要着实,故某集注云:‘以忠,则表里如一。’”
译文:以忠义为原则处事的人,做事事事要结果,因此某集批注说表面和内心都一样,是忠义。
2、反义词
花言巧语是一个成语, huā yán qiǎo yǔ,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
出自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动不动神头鬼脸,投河奔井,拽巷逻街,张舌骗口,花言巧语,指皂为白。”
译文:动不动就装神弄鬼,要投河,张口解说谎话,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是非不分。
心 的成语是什么成语
心 的成语 :十指连bai心、du一心zhi一意、三心二意、心直口快、语重心dao长、勾心斗角、回万众一心、漫不答经心、怦然心动、心急火燎、口是心非、心急如焚、专心致志、振奋人心、雄心壮志、将心比心、心烦意乱、呕心沥血、枉费心机、随心所欲、心照不宣、真心诚意、蕙质兰心、心绪不宁、
带心成语有哪些成语
一:一心一意[ yī636f7079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6306463 xīn yī yì ] 1. 解释: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2. 出自: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二回:" 陈正公 见他如此至诚,一心一意要把银子借与他。"3. 示例:他多年来钻研甲骨文,一心一意,颇有创建。4.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含褒义。二:用尽心机[ yòng jìn xīn jī ] 1. 解释:心机:心思。用尽了心思。2. 出自:明·王世贞《鸣凤记》第四出:“若不投其所好,怎得重用?因此费尽心机,访得今日是他生日,预差人浇成一对寿烛。”3. 示例:这是纵使徐懋庸之流用尽心机,也无法抹杀的。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4.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三:三心二意[ sān xīn èr yì ] 1. 解释: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2. 出自: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四章:“可是眼下大敌当前,后有追兵,你可千万不要三心二意,迟疑不决,误了大事。”3. 示例:小石头干一行爱一行,从不三心二意。4.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四:称心如意[ chèn xīn rú yì ] 1. 解释: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2. 出自:宋·朱敦儒《感皇恩》词:“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3. 示例:但是这个贵州,十分瘠苦,处万山之中,又是晴少雨多,吃的、用的、穿的,无一样能够称心如意。 清·吴趼人《糊涂世界》卷五4.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合符心意。五:诚心诚意[ chéng xīn chéng yì ] 1. 解释:形容十分真挚诚恳。2. 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大远的~来了,岂有个不叫你见个真佛儿去的呢? ”3. 示例: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六:“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4.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指十分真挚,诚恳。
什么什么什么心的成语有什么
常见成语:漫不经心,万众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431336665一心,振奋人心,将心比心,力不从心。1、漫不经心。解释:漫:随便。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出自:闻一多《伟大的事实,不朽的意义》:“当时漫不经心,却等事后再去追怀。”语法:偏正式;作定语、状语;由于工作学习方面近义词视若无睹、漠不关心、魂不守舍、满不在乎、掉以轻心、熟视无睹、心神恍惚、心不在焉、麻痹大意、东风吹马耳、心神不属、视而不见、不以为意、漫不经意、无所用心反义词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小心翼翼2、万众一心。解释: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出自:《后汉书·朱擕传》:“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释义:千万人一条心,就挡也挡不住,何况现在是十万人。示例:~,同声呼吁,力抗汉奸,唤醒政府。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0八回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近义词同心同德、步调一致、上下一心、举国同心、万全之策、人多势众、齐心协力、众擎易举、众志成城、戮力同心、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十箭难断反义词四分五裂、各自为政、挂一漏万、一盘散沙、同床异梦、离心离德、各奔前程3、振奋人心。解释:振奋:振作奋发。使人们振作奋发。出自:峻青《火把赞》:“啊,火把,这饱经革命风暴的胶东老根据地的乡亲们手中高举的火把,是那么炽热,那么明亮,那么振奋人心。”4、将心比心。解释: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学三》:“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释义:俗话说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考虑自己的得失和不容易时能够换位一下,也想想别人的得失和付出,心里自然就能够获得平静了。示例:太尉不将心比心,小子待将计就计。 明·汤显祖《紫钗记》第三十八出语法:连动式;作谓语;用于人与人相处近义词推己及人、将胸比肚、设身处地反义词恩将仇报5、力不从心。解释: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出自:清 李宝嘉 《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二回:“那知凭空出了这们一个岔子,叫我力不从心,真正把我恨死。”。示例:按我的政治思想水平、斗争阅历和知识能力,担当编选陈毅同志诗词的工作确是~。张茜《陈毅诗词选集·序言》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用于谦辞近义词心有余而力不足、力所不及、爱莫能助、无能为力、鞭长莫及、心余力绌、独木难支反义词力所能及、随心所欲、举重若轻、得心应手、量力而行、量体裁衣、力挽狂澜
带有心的成语有什么
十指连心、抄一心一意、袭三心二意、语重心长、2113心直5261口快、4102万众一心、勾心斗角、漫不经心、怦然心1653动、心急火燎、口是心非、小心翼翼、专心致志、诚心诚意、心急如焚、振奋人心、撕心裂肺、雄心壮志、心烦意乱、将心比心、蕙质兰心、心绪不宁、赏心悦目、真心诚意、呕心沥血、心悦诚服、心照不宣、随心所欲、枉费心机、心灵手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