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景色的成语
1:叠岭层2113峦——形容山峦重叠连绵5261不断。
2:龙跧4102虎卧——比喻山势逶1653迤起伏内。
3:梯山栈谷——指容凿梯、修栈道以度高山深谷。泛指跋涉险阻。
4:连山排海——形容山数量多、林木规模大。
5:放情丘壑——指纵情游山玩水,不以世务为念。丘壑,泛指山水。
6:水阔山高——指有广阔的水面和高大的山脉隔着,不得相通。
7:横峰侧岭——形容山势纵横交错,起伏重叠。
8:风骨峭峻——山又高又陡。形容人很有骨气,刚直不阿。
9:岩栖谷隐——指隐居山谷之中。
10:蚕丛鸟道——指险绝的山路。
形容风景风景优美的成语
鸟语花香、万紫千红、百花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431353965齐放、水天一色、五彩缤纷一、鸟语花香 [ niǎo yǔ huā xiāng ]解释: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出自:宋·吕本中《紫薇·庵居》:“鸟语花香变夕阴,稍闲复恐病相寻。”译文: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的日子马上就要过去了,稍闲下来怕病又复发。二、万紫千红 [ wàn zǐ qiān hóng ]解释: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出自:宋·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译文:东风荡漾,拂面而来,随处都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三、百花齐放 [ bǎi huā qí fàng ]解释: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四、水天一色 [ shuǐ tiān yī sè ]解释: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出自:唐·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译文:阳光映射下的彩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水碧绿,同长天相连,天空映在水中,水天一色五、五彩缤纷 [ wǔ cǎi bīn fēn ]解释: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出自:峻青《地下水晶宫》:“墙壁上有着许多霜花似的花纹,在灯光的照耀下,满墙都放射着五彩缤纷的光芒,就好象是彩虹织成似的。”
描写风景风景的成语
风和日丽 山光水色2113 草长莺5261飞 山明水4102秀 明月清风1653 奇花异草 鸟语花香 千山万水 跋山内涉水 山光水色 山明水容秀 山高水长 山高水低 穷山恶水 水秀山明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千山一碧 碧波荡漾 翠绿欲滴 绿草如茵 万紫千红 花红柳绿 姹紫嫣红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翠色欲滴 五彩缤纷 五光十色 春光明媚 春意盎然 春色满园 春暖花开 春和景明 春山如笑
形容风景优美的成语
世外桃源、江2113山如画、水天一色、湖5261光山色、风光旖旎一、4102世外桃源白话1653释义:专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属想中的美好世界。朝代:晋代作者:陶潜出处:《桃花源记》引证:《桃花扇》:“已到松凤阁;这是俺的世外桃源。”翻译:已经到达松凤阁;这是我的世外桃源,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二、江山如画白话释义:山川、河流美如画卷。形容自然风光美丽如图画。朝代:宋作者:苏轼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山如画兮。”翻译:江山风光美丽如图画三、水天一色白话释义: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朝代:唐作者:王勃出处:《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翻译:落霞与孤雁一起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连成一片,浑然一色四、湖光山色白话释义:湖和山相映衬的秀丽景色。朝代:宋作者:吴自牧出处:宋·吴自牧《梦梁录》:“杭城湖光山色之美”翻译:杭城湖和山相映衬的秀丽景色。五、风光旖旎白话释义:形容景色柔和美好。朝代:现代作者:秦牧引证:秦牧《花市》:“人们怎能不热爱这个风光旖旎的南国花市,怎能不从这个盛大的花市享受着生活的温馨呢!”
描写山水景色的成语
1、山清水2113秀 [ shān qīng shuǐ xiù ] 形容山5261水风景优美。也说山4102明水秀。
出 处:1653宋·黄庭坚《蓦内山溪·赠衡阳陈容湘》
2、湖光山色 [ hú guāng shān sè ] 湖和山相映衬的秀丽景色。
出 处:宋·吴自牧《梦梁录》。
3、青山绿水 [ qīng shān lǜ shuǐ ] 泛称美好山河。
出 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
4、江山如画 [ jiāng shān rú huà ] 山川、河流美如画卷。形容自然风光美丽如图画。
出 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翻译: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5、千岩竞秀 [ qiān yán jìng xiù ] 岩:山崖;竞:竞赛。重山叠岭的风景好像互相比美。形容山景秀丽。
出 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