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至十的成语
成语有:
一目十行,一心一意,一日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3626563三秋,一丝不苟
二龙戏珠,二人同心,二三其德,二八佳人
三阳开泰,三从四德,三山五岳,三头六臂
四面八方,四通八达,四海五湖,四平八稳
五光十色,五颜六色,五福临门,五洲四海
六六大顺,六月飞雪,六畜兴旺,六出奇计
七步之才,七步成诗,七日来复,七长八短
八珍玉食,八仙过海,八方呼应,八斗之才
九江八河,九九归一,九五之尊,九霄云外
十全十美,十步芳草,十拿九稳,十年寒窗
扩展资料:
1、一目十行:[ yī mù shí háng ]
解释: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出自:《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宋·刘克庄《杂记六言五首》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示例:那三官双名景隆,字顺卿,年方一十七岁,生得眉目清新,丰姿俊雅,读书~,举笔即便成文。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四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2、一心一意:[ yī xīn yī yì ]
解释: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出自:《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示例:所以彭官保便~的料理防守事宜,庄制军便~料理军需器械。 ◎清·张春帆《宦海》第四回
语法: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含褒义。
3、一日三秋:[ yī rì sān qiū ]
解释:三秋:三个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像过了三个季度。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出自:《诗经·王风·采莲》:“彼采葛兮,一是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语法:主谓式;作定语、宾语;形容思念殷切。
4、二八佳人:[ èr bā jiā rén ]
解释: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出自:宋·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5、五颜六色:[ wǔ yán liù sè ]
解释: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引申为各色各样。
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惟各人所登之云,五颜六色,其形不一。”
示例:这在四川的拉夫史上是一桩奇迹,于是那些乡下人,哦了一声,立刻发出~的推测来了。 ◎沙汀《凶手》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品种繁多。
一什么十什么的成语
一目十行、一夜十起、一浆十饼、一曝十寒、一馈十起等。1、一目十行解释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1346431: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出自:《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宋·刘克庄《杂记六言五首》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译文:读书可以一次看十行。示例:那三官双名景隆,字顺卿,年方一十七岁,生得眉目清新,丰姿俊雅,读书~,举笔即便成文。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四2、一夜十起拼音:yī yè shí qǐ 解释:心里惦挂事情,一晚上起来十次,不得安睡。3、一浆十饼解释:一碗浆,十个饼。比喻小恩小惠。出自:《新唐书·李正己传》:“公初不示诸将腹心,而今委以兵,此皆嗜利者,朝廷以一浆十饼诱之,去矣。”译文:当初不真心对待诸将领,而现在将这大战托付于他们,小恩小惠就让别人做重要的事情的时光早已不在了。4、一曝十寒解释: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出自:《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译文:虽然这东西很容易生长,晒一天冻伤十几天,估计也活不了了。示例:他们跑出英文教室,说的听的依然是中国话。这只是‘~’的办法罢了,对于理解的功夫完全抛荒。 ◎叶圣陶《英文教授》5、一馈十起解释:馈:以食物送人,这里指吃饭。吃一顿饭要起来十次。形容事务繁忙。出自:《淮南子·汜论训》:“当此之时,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发,以劳天下之民。”译文:现在吃一顿饭要起来十次,洗一次澡摆弄三次头发,真的是劳民伤财。近义词:日理万机反义词:游手好闲
带有 一至十 的成语(各十个)!
具体如下:
1、“一”2113字开头:一本正经、5261一4102狐之腋1653、 一介不取、 一蹶不振 、一举成名 、一决专雌雄、 一日属不见,如隔三秋、 一人传虚
2、二字头:二龙戏珠,二一添作五,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两面三刀,两全其美,……
3、三字头:三心二意,三生有幸,三长两短,三顾茅庐,三令五申……
4、四字头:四通八达,四海为家,四海升平,四分五裂,四面八方……
5、五字头:五颜六色,五湖四海,五体投地,五彩缤纷,五光十色……
6、六字头:六神无主,六亲不认,六亲不靠……
7、七字头:七零八落,七上八下,七嘴八舌,七拼八凑,七手八脚……
8、八字头:八面玲珑,八仙过海,八拜之交,八面威风,八字没一撇……
9、九字头:九牛一毛,九死一生,九霄云外,九九归一,九牛二虎之力……
10、十字头:十全十美,十万火急,十恶不赦,十面埋伏,十室九空……
一()十()成语
一目十行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6303837。
形容一眼能看十行文章。阅读的速度极快。能在很快的时间内,阅读完相关的内容。
出处
《梁书·简文 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及《北齐书·河南康舒王孝瑜传》:“兼爱文学,读书敏速,十行俱下。”或宋·刘克庄《杂纪六言五首》:“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扩展资料:
典 故
南朝梁武帝非常爱好文学。他的第三个儿子萧纲,从小聪明伶俐,四岁开始识字读书,到六岁时,已经会写文章了。儿子这么好学,梁武帝当然很高兴。有一次,他特地把萧纲叫来要他做一篇文章,考考他。
萧纲毫不怯场,不慌不忙地提笔就写。不一会儿,写成了一篇声韵和谐、辞藻华丽的骈文。梁武帝一看,不由喜上眉梢:“你这孩子呀,真是我们萧家的东阿王!”
东阿王是三国时文学家曹植的封号,他以才思敏捷著称。随着年龄的增长,萧纲读的书越来越多,阅读能力也越来越强,读书的速度惊人,能够“十行俱下”一次就能通读十行的内容,而且记忆力超强。
萧纲的文才很好,但因为长期住在深官,不知民间疾苦,所以他的诗,文字轻靡浓艳,后人称为“宫体”。二十八岁那年,萧纲被立为太子。公元549年,萧纲即位,这就是梁简文帝。可惜的是,两年之后,他就被叛军用毒酒害死了。
不过,“一目十行”这个成语流传了下来,被人们用来形容看书的速度很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目十行
带有一十的成语
一五一十、以一当十、一目十行、得一望十、一馈十起、论一增十、一缺十求、归十归一、闻一知十、问一答十、十一而税、一夜十往、一浆十饼、指一说十、一曝十寒、以一击十、十不当一、闻一增十、十寒一暴、一本十利
一十成语有哪些
一传抄十,十传百原指疾病传染,后形bai容消du息传播极快。
一浆十饼一碗浆,zhi十dao个饼。比喻小恩小惠。
一馈十起馈:以食物送人,这里指吃饭。吃一顿饭要起来十次。形容事务繁忙。
一目十行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一曝十寒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
一暴十寒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