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什么什么舟成语
木已成来舟 源mùyǐchéngzhōu 解释2113树木已经做成了5261船。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4102改变。 出处1653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四回:“如今木已成舟,也是林兄命定如此了。” 结构主谓式。 用法中性词。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辨形已;不能写作“己”或“巳”。 近义词覆水难收 反义词变幻莫测 辨析~与“覆水难收”有别:~是从事情自身发展的状况着眼;只描写事情的局面;“覆水难收”则从人的行为结果着眼;多用来修饰人们表示决心;提出承诺后的局面。 例句事到如今;~;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英译Whatisdonecannotbeundone.
舟的成语有哪些 疯狂猜成语
破釜沉舟2113、刻舟求剑、5261风雨同舟、木已4102成舟、1653舟车劳顿内、逆水行舟、顺水推舟、积羽沉舟、吴越同舟容、载舟覆舟、舟中敌国、白鱼入舟、舟水之喻、顺水行舟、网漏吞舟、李郭同舟、借水行舟、吞舟之鱼、济河焚舟、胡越同舟、鸿毳沉舟、吞舟是漏、李郭仙舟、柏舟之节、柏舟之誓、白鱼登舟、虚舟飘瓦
带舟的成语
带舟的成语:木已成舟、刻舟求剑、同舟而济 、舟车劳顿、沉舟破釜。
一、木已成舟
读音:mù yǐ ché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6306539ng zhōu
成语释义:舟:船。木头已经做成船。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了。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五回:“到了明日,木已成舟,众百姓也不能求我释放,我也有词可托了。”
成语造句:现在木已成舟,你再训斥他也没有用了。
二、刻舟求剑
读音:kè zhōu qiú jiàn
成语释义: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出处:《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出处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三、同舟而济
读音:tóng zhōu ér jì
成语释义:比喻团结互助,战胜困难。
出处:《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出处译文:“吴国人和越国人相互厌恶的,当他们同船渡河,遇风,他们相互救助的如同左右手。”
四、舟车劳顿
读音:zhōu chē láo dùn
成语释义:舟车:船与车,泛指一切水陆交通工具。劳顿:劳累疲倦。形容旅途疲劳困顿。
出处:钱钟书《围城》第二章:“那两位记者都说:‘今天方博士舟车劳顿,明天早晨到府聆教。’”
五、沉舟破釜
读音:pò fǔ chén zhōu
成语释义:釜,锅。打破饭锅,沉掉渡船。表示决一死战。
出处:《孙子·九地》:“焚舟破釜,若驱羊而往。”
出处译文:打破饭锅,沉掉渡船,把羊群赶走。
带舟的成语有哪些?
风雨同舟bai、破釜沉舟、duzhi木已成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dao、刻舟求剑、舟车劳顿版、网漏吞舟权之鱼、同舟遇风、朽竹篙舟、小隙沉舟、同舟而济、骑马乘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陆无屋,水无舟、载舟覆舟、舟车楫马、推舟于陆、柏舟之誓、中河失舟,一壶千金、同舟之惧、李郭同舟、盐梅舟楫、济河焚舟、覆舟之戒、鸿毳沉舟、毁舟为杕
带舟成语有哪些
积羽沉舟羽毛虽抄小,积多了也能把2113船压沉。比喻小小的5261坏事积累起来就4102会造成严重的后果。1653济河焚舟渡过了河,把般烧掉。比喻有进无退,决一死战。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木已成舟树木已经做成了船。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改变。逆水行舟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