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三有关的成语
与三有关的e5a48de588b6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6303164成语有
一、三人成虎 [ sān rén chéng hǔ ]
1.解释: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2.出自:《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3.语法:复句式;作分句;含贬义
二、三缄其口 [ sān jiān qí kǒu ]
1.解释: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2.出自: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
3.示例:危行言逊,祸免生肘;金人示诫,~。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
三、孟母三迁 [ mèng mǔ sān qiān ]
1.解释: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2.出自: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四、丢三落四 [ diū sān là sì ]
1.解释: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
2.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咱们家没人,俗语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笑话。”
3.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含贬义
五、垂涎三尺 [ chuí xián sān chǐ ]
1.解释:涎:口水。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
2.出自:老舍《赵子曰》第三章:“对面坐着一个垂涎三尺的小黑白花狗,挤眉弄眼的希望吃些白薯须子和皮。”
3.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见了别人东西眼红
跟三有关的成语
接二连三2113
jiē èr lián sān
解5261释一个接着一个,接连不断。41021653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内梦》第一回:“容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
结构联合式。
用法形容连续不断。一般作定语、状语。
正音接;不能读作“jié”。
辨形连;不能写作“联”。
近义词接踵而至、接连不断
反义词后继有人、断断续续
辨析~和“接踵而至”;都形容“一个接着一个;连续不断”。但~多用于口语;“接踵而至”多用于书面语。
例句
(1)离开会还差几分钟;人们~地走入会场。
(2)这里的山路转弯很多;这几天~地发生撞车事故。
与三有关的成语,形容三的成语
你好,与三有关的成语有如下这些:至再至三 朝三暮四张三李四 再衰三竭再三再四 勇冠三军一日三秋 一国三公一倡三叹 一波三折
与三有关,的成语
与三有关的成语一 三寸金莲 拼命三郎 二意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1326365三心 二桃三士 二三其节 二三其操 二帝三王 二次三番 重三叠四 语四言三 壹倡三叹 一饭三吐哺 一而二,二而三 蹄闲三寻 事无三不成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折臂三公 一饭三遗矢 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三拳两脚 三薰三沐 三沐三薰 三句话不离本行 三句不离本行 三夫成市虎 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三分像人,七分似鬼 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三分鼎立 三叠阳关 二心三意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 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 白璧三献 八难三灾 朱弦三叹 昼日三接 重三迭四 至再至三 遮三瞒四 攒三集五 再衰三涸 余声三日 有三有俩 一献三售 一献三酬 一岁三迁 一时三刻 一日三月 一日三省 一日三岁 一日三覆 一日三复 一举三反 一倡三叹 阳关三迭 杨穿三叶 言三语四 咸五登三 五申三令 五典三坟 亡秦三户 推三阻四 推三推四 挑三嫌四 条三窝四 挑三检四 挑三豁四 挑三拨四 蹄闲三寻 蹄间三寻 汤去三面 诗家三昧 事不过三 三贞五烈 三折肱为良医 三灾六难 三怨成府 三盈三虚 与三有关的成语二 三阳交泰 三言两句 三言讹虎 三熏三沐 三心两意 三写易字 三写成乌 三徙成国 三徙成都 三窝两块 三瓦两巷 三吐三握 三头六证 三头六面 三头两日 三头八臂 三汤五割 三汤两割 三台八座 三思而行 三首六臂 三兽渡河 三尸五鬼 三省吾身 三山五岳 三三四四 三日新妇 三拳二脚 三求四告 三清四白 三亲四眷 三亲六眷 三亲六故 三迁之教 三期贤佞 三婆两嫂 三年五载 三臡八菹 三沐三熏 三毛七孔 三老四少 三街六市 三节两寿 三街两市 三脚两步 三江五湖 三江七泽 三谏之义 三家村 三饥两饱 三荤五厌 三魂出窍 三回五次 三回九转 三环五扣 三槐九棘 三好两歉 三好两歹 三好二怯 三跪九叩 三顾草庐 三宫六院 三告投杼 三夫之言 三夫之对 三复白圭 三风十愆 三翻四覆 三反四覆 三番两次 三冬二夏 三等九格 三等九般 三朝五日 三长四短 三差五错 三茶六礼 三不拗六 三步两脚 三病四痛 三榜定案 三般两样 三百瓮齑 日已三竿 日高三丈 日出三竿 绕梁三日 让再让三 让三让再 偏三向四 目无三尺 暮四朝三 茅庐三顾 六问三推 六街三陌 两头三绪 两头三面 两两三三 两道三科 两般三样 连三跨五 连三接五 连三接四 连三接二 连三并四
与“三”有关的成语或典故有哪些?
1、三百六十行
拼音: sān bǎi liù shí háng
解释: 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
出处: 明·无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3396332名氏《白兔记·投军》:“左右的,与我扯起招军旗,叫街坊上民庶,三百六十行做买卖的,愿投军者,旗下报名。”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三百六十行中人,尽有狼心狗行,狠似强盗之人。”
2、三拜九叩
拼音: sān bài jiǔ kòu
解释: 指封建社会进见帝王及祭拜祖先的大礼。
出处: 《左传·僖公十五年》:“晋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群臣敢在下风。’”
3、三长四短
拼音: sān cháng sì duǎn
解释: ①特指人的死亡。同“三长两短”。②犹闲话,坏话。
出处: 周立波《山乡世变》下四:“小心呵,今年的天气还不晓得如何呢?要是秧苗有个三长四短的,都死在你手里。”
跟三有关的四字成语
三十而立、三位一2113体、5261三人成虎、三皇五帝4102、岁寒三友、朝三暮四、三从四1653德专、三顾茅庐、孟母属三迁、韦编三绝、三纲五常、三妻四妾、狡兔三窟、三教九流、退避三舍、入木三分、三山五岳、绕梁三日、举一反三、此地无银三百两、三魂七魄、约法三章、三阳开泰、三缄其口、三省吾身、二桃杀三士、三长两短、连中三元、三五成群、两面三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