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问答 > 正文

很慷慨的成语 形容“慷慨”的成语哪些?

形容“慷慨”的成语哪些?

慨当以慷[ kǎ来i dāng yǐ源 kāng ]

与“慷慨”意思相2113同,指充满正气5261,情绪激动。4102 “当1653以”无实际意义。

出处:汉·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慨然应允[ kǎi rán yīng yǔn ]

慨然:慷慨、爽快。 形容豪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出处: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二十七回:“令婆召孟良入与言其事,孟良慨然领诺。”

慨然允诺[ kǎi rán yǔn nuò ]

慨然: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出处: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二十七回:“令婆召孟良入与言其事,孟良慨然领诺。”

轻才好施[ qīng cái hào shī ]

指人不把钱财放在眼里,乐于慷慨解囊,急公好义。

出处:《三国志·吴志·朱据传》:“谦虚接士,轻财好施,禄赐虽丰而常不足用。”

枕戈击楫 [ zhěn gē jī jí ]

枕着兵器,拍击船桨。形容杀敌心切,志节慷慨。

出处:清·浴日生《海国英雄记·坐朝》:“便凭着这肝胆轮囷,枕戈击楫,逐鞑虏早复神京也呵!”

形容人很慷慨大方的成语有哪些

慷慨解囊、乐善好施、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倾囊相助一、慷慨解囊[ kāng kǎi jiě náng ] 解释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431353432:慷慨:豪爽,大方;解囊:解开钱袋拿出钱来。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出自:近代 姚雪垠雪《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因此只得不揣冒昧,向大公子求将伯之助,不知公子肯慷慨解囊否?”二、乐善好施 [ lè shàn hào shī ] 解释:乐:好,喜欢。喜欢做善事,乐于拿财物接济有困难的人。出自:西汉 司马迁《史记·乐书二》:“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而好礼。”译文:听到征音,使人喜欢做善事和施舍。听到羽音,会让人注意整洁与礼仪三、仗义疏财 [ zhàng yì shū cái ] 解释:仗义:讲义气;疏财:分散家财。旧指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出自:元·无名氏《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译文:于是为了帮助我摆脱穷困,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我,他们这样做都是在佛祖那里用福报抵消了恶运。四、扶危济困 [ fú wēi jì kùn ] 解释:扶:帮助;济:搭救,拯救。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五回:“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译文:一向知道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没想到就像传闻所说的一样义气。五、倾囊相助 [ qīng náng xiāng zhù ] 解释:囊:口袋。把衣袋里所有的钱都拿出来帮助别人。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梅》:“梅闻之泣下,但求怜拯,女思良久,曰:‘无已,我私蓄数金,当倾囊相助。’译文:梅听说后流下眼泪,只求怜悯拯救,女孩想了很久,说:‘不停,我私下里积蓄几金,把衣袋里所有的钱都拿出来帮助你。“

形容慷慨的成语哪些

八方支持 形容各方面都支持、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1326236援助。 八方支援 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 悲歌慷慨 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晋·陶潜《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 奔走之友 指彼此尽力相助的挚友。 出处:《后汉书·党锢传·何顒》:“袁绍慕之,私与往来,结为奔走之友。” 博施济众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处:《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辞金蹈海 比喻不慕富贵,慷慨有气节。 出处:《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载:战国时,秦军围赵都邯郸,齐人鲁仲连以利害进说赵魏大臣,劝阻尊秦昭王为帝,并表示若秦王为帝,则自己将蹈东海而死。秦军退后,赵平原君以千金谢之,鲁仲连却不受,以为为人排难解纷而取酬,是商贾之事。 打抱不平 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受欺负的一方。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气的我只有替平儿打抱不平。” 扶倾济弱 倾:倒塌,这里指遇到困境的人。扶助困难的人,救济弱小的人。 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你若肯扶倾济弱,我可便回嗔作笑,一会价记着想念着。” 扶危济急 犹扶危济困。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鎌田诚一墓记》:“君以一九三○年三月至沪……中遭艰巨,笃行靡改,扶危济急,公私两全。” 扶危济困 扶:帮助;济:搭救,拯救。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五回:“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 扶危救困 对处境危急、困难的人给以救济帮助。 出处:元·无名氏《魏徵改诏》第三折楔子:“今日个扶危救困休辞惮,疾便的牵战马上雕鞍。” 击筑悲歌 击:敲击;筑:古乐器名。敲击着筑,唱着悲壮的歌。形容慷慨悲歌。 出处:《战国策·燕策》:“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积善成德 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 出处:《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积善余庆 积:积累;善:善事;余庆:指先代的遗泽。积德行善之家,恩泽及于子孙。 出处:《周易·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激昂慷慨 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出处:汉·李陵《录别诗》:“悲意何慷慨,清歌正激扬。”唐·柳宗元《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 急公好施 指热心公益,乐于施舍。 急公好义 急:急于。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出处:汉·刘向《新序·节士》:“楚昭王有士曰石奢,其为人也,公正而好义。” 急人之困 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急人之难 热心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出处:《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史记·魏公子列传》:“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疾病相扶 有病的互相扶助。指患难时互相关心帮助。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滕文公上》:“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济寒赈贫 济:救济;赈:赈济。救助寒苦,赈济贫穷。 出处:《全相平话·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养老尊贤,教其术,畜其能,吊死问孤,济寒赈贫,与百姓同甘共苦。” 济苦怜贫 救济爱惜穷苦的人。 出处:元·侯善渊《沁园春》词:“善惠谦柔,济苦怜贫,随方就圆。” 济困扶危 济、扶:帮助。救济贫困的人,扶助有危难的人。 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三折:“一个报冤仇称了子胥,一个打赌赛去了包胥,何处也济困扶危重复楚。” 济弱扶倾 弱:弱小;倾:倒塌,比喻境遇困难。扶助弱小和处境困难的人。 出处: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桓公匡合,济弱扶倾。”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你若肯扶倾济弱,我可便回嗔作笑。” 济世救人 济:拯救。拯治时世救济人民。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一百一十三卷:“乃命其子命龙宫药方三十首与先生,此真道者,可以济世救人。” 将顺其美 将顺:随势相助。美:好事,美德。顺势相助,成全美事。亦作“顺从其美”。 解囊相助 囊:口袋。拿出财物帮助别人。 出处:元·无名氏《来生债》:“但见个贫的呵,我早则倾囊儿资助。”明·张岱《娘嬛文集·募修岳鄂王祠募疏》:“若有贤士大夫解囊乐助,自为王所式凭。” 矜贫救厄 矜:怜悯。怜悯救济遭受贫穷苦难的人。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四十:“与穷恤寡是一药,矜贫救厄是一药。” 救困扶危 救济、扶助陷于危难的人。 出处:元·无名氏《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 救难解危 帮助陷入困境的人解除危难。 救灾恤患 指救济抚恤灾患中的人。 慨当以慷 与“慷慨”意思相同,指充满正气,情绪激动。“当以”无实际意义。 出处:汉·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慨然应允 慨然: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出处: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二十七回:“令婆召孟良入与言其事,孟良慨然领诺。” 慨然允诺 慨然: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出处: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二十七回:“令婆召孟良入与言其事,孟良慨然领诺。” 慷慨悲歌 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晋·陶潜《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 慷慨陈词 慷慨:情绪激动,充满正气;陈:陈述;词:言词。指意气激昂地陈述自己的见解。 出处:宋·陆九渊《荆国王文公祠堂记》:“元丰之末,附丽匪人,自为定策,至造诈以诬首相,则畴昔从容问学,慷慨陈义,而诸君子之所深与者也。” 慷慨赴义 慷慨:意气激昂,情绪激动;赴义:为正义而死。指大义凛然地为正义献身。 出处:明·朱鼎《玉镜台记·王敦反》:“大丈夫当慷慨赴义,何用悲为!” 慷慨激昂 慷慨:情绪激动;激昂:振奋昂扬。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 出处:汉·李陵《录别诗》:“悲意何慷慨,清歌正激扬。”唐·柳宗元《上权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 慷慨激烈 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同“慷慨激昂”。 慷慨激扬 激扬:振奋昂扬。精神振奋,意气昂扬。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 出处:汉·李陵《录别诗》:“悲意何慷慨,清歌正激扬。”《周书·韦孝宽传》:“孝宽慷慨激扬,略无顾意,士卒莫不激励,人有死难之心。” 慷慨解囊 慷慨:豪爽,大方;解囊:解开钱袋拿出钱来。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 出处:姚雪垠雪《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因此只得不揣冒昧,向大公子求将伯之助,不知公子肯慷慨解囊否?” 慷慨就义 慷慨:情绪激昂;就义:为正义而死。正气凛然,意气高昂地为正义而死。 出处:李六如《六十年代的变迁》:“现在是四更时分,彭、刘、杨三位,同在制台衙门前慷慨就义了。” 慷慨捐生 慷慨:意气激昂。捐生:舍弃生命。正义凛然地献出生命。 慷慨淋漓 淋漓:充盛,畅快。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慷慨输将 毫不吝啬地捐献财物帮助人。多用在对社会对群众。 慷慨仗义 仗义:讲义气。为了讲情谊或主持公道而毫不吝啬地帮助别人。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象你做这样慷慨仗义的事,我心里喜欢,只是也要看来说话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乐善好施 乐:好,喜欢。喜欢做善事,乐于拿财物接济有困难的人。 出处:《史记·乐书二》:“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而好礼。” 乐善好义 指乐于行善,喜好正义。 普度众生 佛家语,认为大众营营扰扰,如溺海中,佛以慈悲为怀,施宏大法力,尽力救济他们以便登上彼岸。 出处:《佛说无量寿经》:“普欲度脱一切众生。” 普济群生 佛家语,认为大众营营扰扰,如溺海中,佛以慈悲为怀,施宏大法力,尽力救济他们以便登上彼岸。同“普度众生”。 普济众生 佛家语,认为大众营营扰扰,如溺海中,佛以慈悲为怀,施宏大法力,尽力救济他们以便登上彼岸。同“普度众生”。 轻才好施 指人不把钱财放在眼里,乐于慷慨解囊,急公好义。 出处:《三国志·吴志·朱据传》:“谦虚接士,轻财好施,禄赐虽丰而常不足用。” 善门难开 善门:为善之门。旧指一旦行善助人,许多人都会来求援,凡无法应付了。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这太原一府是被灾顶重的地方。大善士见机,善门难开。” 舍己为人 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出处:《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朱熹注:“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 施仁布德 指实行仁义,布施恩德,多行善事。亦作“施恩布德”。 疏财仗义 疏财:以财物分人。讲义气,轻视钱财。多指出钱帮助遭难的人。 出处:元·无名氏《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 疏财重义 讲义气,轻视钱财。多指出钱帮助遭难的人。同“疏财仗义”。 为善最乐 做善事是最快乐的事。常用为劝人多行善事的格言。 出处:《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日者问东平王,处家何等最乐?王言为善最乐。” 修桥补路 修建桥梁,补好道路。旧喻热心公益,解囊行善。 出处: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我贾仁也会斋僧布施,盖寺建塔,修桥补路,惜孤念寡,敬老怜贫。” 雪里送炭 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同“雪中送炭”。 雪中送炭 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出处:宋·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与人为善 与:赞许,赞助;为:做;善:好事。指赞成人学好。现指善意帮助人。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玉汝于成 汝:你。玉汝:像爱惜玉一样爱护、帮助你。爱你如玉,帮助你,使你成功。多用于艰难困苦条件下。 仗义疏财 仗义:讲义气;疏财:分散家财。旧指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 出处:元·无名氏《来生债》第四折:“则为我救困扶危,疏财仗义,都做了注福消愆。” 枕戈击楫 枕着兵器,拍击船桨。形容杀敌心切,志节慷慨。 出处:清·浴日生《海国英雄记·坐朝》:“便凭着这肝胆轮囷,枕戈击楫,逐鞑虏早复神京也呵!” 振穷恤寡 救济贫穷和无依靠的人。 出处:《北史·魏纪四·孝明帝》:“壬寅,诏以旱故,命依旧雩祈,察理冤狱,掩胔埋骼,振穷恤寡。” 振穷恤贫 救济贫穷的人。 出处:《明史·王越传》:“睦族敦旧,振穷恤贫,如恐不及。” 赈贫贷乏 救济穷人。 出处:《新唐书·刘仁轨传》:“赈贫贷乏,劝课耕种,为立官社,民皆安其所。” 知遇之恩 给予赏识和重用的恩情。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 指囷相赠 囷:圆形的谷仓。指着谷仓里的粮食,表示要捐赠给他人。形容慷慨资助朋友。亦作“指囷相助”。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瑜曰:‘子敬是我恩人,想昔日指囷相赠之情,如何不救你?你且宽心住数日,待江北探细的回,别有区处。’” 周急继乏 周:接济。继:帮助。救济帮助有急难和贫乏的人。亦作“周急济贫”、“周贫济老”。 诸恶莫作 诸恶:各种坏事。佛家语,凡是坏事都不要做。旧时用以劝人行善。 出处:《大般涅槃经》:“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助人为乐 帮助人就是快乐。 出处:冰心《咱们的五个孩子》:“在我们的新社会里,这种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可以说是天天在发生,处处在发生。” 作善降祥 旧指平日行善,可获吉祥。 出处:《尚书·伊训》:“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指男女之间恋情绵绵不断,而慷慨奋发的气概消沉不足 出处:明·许自昌《水浒记》第18出:“人常说道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宋公明为人倒是反这两句话,故此担阁了嫂嫂。”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在路上遇见欺负人的事情,就挺身而出帮助受害的一方。旧时为人们所称道的一种侠义行为。 出处: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师曰:‘路见不平,所以按剑。’”

“慷慨()词”的成语是什么?

慷慨陈词

形容慷慨的成语

辞金蹈海:比复喻不制慕富贵,慷慨有气节。2113儿女情长,英5261雄气短:指男女之间恋情绵4102绵不断,而慷慨1653奋发的气概消沉不足。击筑悲歌:击:敲击;筑:古乐器名。敲击着筑,唱着悲壮的歌。形容慷慨悲歌。慨当以慷:与“慷慨”意思相同,指充满正气,情绪激动。“当以”无实际意义。慨然领诺:慨然:慷慨、爽快。形容很慷慨地答应下来。慨然应允:慨然: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犹豫地答应下来。慨然允诺:慨然: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犹豫地答应下来。慷慨激烈:精神振奋,情绪激昂,充满正气。同“慷慨激昂”。口角流沫:口角:嘴边。口角飞溅唾沫。形容说话时慷慨激昂的样子。临危蹈难:临:面对、靠近;蹈:用脚踩。面对危险的局势,勇于赴汤蹈火,慷慨就义。轻才好施:指人不把钱财放在眼里,乐于慷慨解囊,急公好义。手滑心慈:手头慷慨,心地善良。指乐于助人。枕戈击楫:枕着兵器,拍击船桨。形容杀敌心切,志节慷慨。指囷相赠:囷:圆形的谷仓。指着谷仓里的粮食,表示要捐赠给他人。形容慷慨资助朋友。亦作“指囷相助”。指囷相助:囷:古代一种圆形的粮仓。手指粮仓表示要帮助友人。形容慷慨大方。

慷慨的成语有哪些

慨当以慷 与“2113慷慨”意思相同,指5261充满正气,4102情绪激动1653。“当以”无实际意义。回 慨然允诺 慨然:慷答慨、爽快。形容豪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慨然应允 慨然: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轻才好施 指人不把钱财放在眼里,乐于慷慨解囊,急公好义。 指囷相赠 囷:圆形的谷仓。指着谷仓里的粮食,表示要捐赠给他人。形容慷慨资助朋友。亦作“指囷相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