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什么口水
风门水口
拼音 fē6261696475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65653261ng mén shuǐ kǒu
释义 指要冲。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一回:“如今听得朝廷起大军来,与方腊厮杀,我这里正是风门水口。有些人家都搬了别处去躲。只留下老身,在这里看屋。”
什么什么口水成语
垂涎三尺chuí xiácopyn sān chǐ[释义bai] 垂:东西的一du头向下;涎:口水。流出的口zhi水有三尺长。dao原形容嘴馋到极点。现多形容见了别人的好东西就眼红;并极想弄到手的贪婪样子。[语出] 唐·柳宗元《三戒》:“临江之人;畋得麋麂;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正音] 涎;不能读作“yán”。[辨形] 垂;不能写作“唾”;涎;不能写作“诞”。[近义] 垂涎欲滴 馋涎欲滴[反义] 不屑一顾 视如敝履[用法] 含贬义。用于见了别人的东西眼红。一般作谓语、定语。[结构] 补充式。
什么的口水 成语
馋涎欲滴 涎:口2113水。馋得口水都5261要滴下来了。形4102容极其贪馋的1653样子。也形内容非常眼红。 出处:唐容·柳宗元《招海贾文》:“垂涎闪舌兮,挥霍旁午。”宋·苏轼《将之湖州》诗:“吴儿鲙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垂。” 垂涎三尺 涎:口水。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 出处:老舍《赵子曰》第三章:“对面坐着一个垂涎三尺的小黑白花狗,挤眉弄眼的希望吃些白薯须子和皮。” 垂涎欲滴 涎:口水。馋得连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形容十分贪婪的样子。 出处:唐·柳宗元《招海贾文》:“垂涎闪舌兮,挥霍旁午。” 染指垂涎 形容急欲攫取,十分贪馋。垂涎,流口水。 出处:《元史·郝经传》:“病民诸奸各持两端,观望所立,莫不凯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