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问答 > 正文

龆的成语 带nian的成语

带nian的成语

念念不忘 [niàn niàn bù wàng] [释义] 念念:时刻思念着。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齿的成语有哪些

带“齿”的成语有灵心慧齿、马齿徒增、齿少气锐、皓齿红唇、唇齿相依、龈齿弹舌、唇亡齿寒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5643661、齿颊挂人、投梭折齿、唇揭齿寒、齿如编贝、齿白唇红、磨牙凿齿、嗔目切齿、噙齿戴发、皓齿蛾眉、齿牙余慧、齿牙馀论。

带年字的成语有哪些

有长年累月、一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431336661年一度、度日如年、 一年半载、年逾古稀。1、长年累月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cháng nián lěi yuè,长年:整年;累月:很多个月。形容经过了很多年月。出自高缨《云崖初暖》:“她连一眼也不看那长年累月死尸般坐在火塘边的阿侯蛤嫫。”2、一年一度,成语,读音yī nián yī dù,作主语、状语, 度:次。每年一次的意思。出自唐·施肩吾《古别离二首》:“所嗟不及牛女星,一年一度得相见。”译文:是啊不到牛宿女宿星,一年一度得相见。3、度日如年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dù rì rú nián,意思是过一天像过一年那样长,形容困苦的日子长久难熬。出自 宋·柳永《戚氏》:“孤馆度日如年。”译文:我一天像过一年那样长。4、一年半载,yī nián bàn zǎi,汉语成语。泛指一段时间。作状语、宾语、定语;用于时间,出自元·杨梓《敬德不服老》:“将军你且耐心到那里,不过一年半载,俺众将每必然保奏将军回来。”译文:将军你先耐心到那里,不过一年半年,我们众将每次必然上奏让将军回来。5、年逾古稀,发音:nián yú gǔ xī意思:指年龄已经超过了七十岁。逾:超过古稀:指年龄到了七十岁,又称古稀之年。出自 唐代·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译文:虽然欠了很多酒债,但是该喝还得喝,人能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

有关齿的成语

不足齿数,伶牙2113俐齿5261,唇亡齿寒,咬人狗儿不露齿4102,没齿难忘,咬牙切1653齿,不足挂齿内,口齿伶俐,唇齿相依容,生齿日繁,齿剑如归,皓齿星眸,切齿愤盈,齿落舌钝,没齿难泯,难以启齿,齿颊挂人,朱唇皓齿,共为唇齿,马齿徒增,令人齿冷,龆年稚齿,切齿拊心,头白齿豁,染须种齿,嚼齿穿龈,齿牙馀惠,齿颊生香,裂眦嚼齿,犬马之齿,

年字的都有哪些成语

长年累月度日如年2113一年一度风烛残年5261一年半载4102年逾古稀遗臭万1653年豆蔻年华垂暮之年似水流年专百年好属合有生之年颐养天年少年老成延年益寿年事已高虚度年华十年寒窗年复一年年轻力壮百年不遇年近古稀积年累月兀兀穷年而立之年猴年马月流年不利百年树人忘年之交花甲之年耳顺之年花信年华三年五载破瓜之年古稀之年锦瑟年华年富力强年高德劭天不假年急景流年惨绿少年及笄年华百年大计翩翩少年五陵年少知命之年百年之后年谊世好美意延年亿万斯年年深月久人寿年丰摽梅之年十年磨剑十年生聚三年化碧芳年华月岁稔年丰雪兆丰年百年之约

关于年龄的成语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233663433孩八岁。 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290710.html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