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问答 > 正文

救小人的成语 救助人的成语大全

救助人的成语大全

安难乐死2113:安难:5261不避危难。不惧4102危难,把死视为快乐。形1653容不怕牺牲版。成仁取权义: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从容就义:就义:为正义而死。无所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丹心碧血:丹心:红心、忠心。碧血:血化为碧玉。碧:青绿色的宝石,表示血的珍贵。赤诚的忠心,宝贵的鲜血。用以赞扬为国捐躯的重大牺牲。蹈锋饮血:形容勇敢,不怕牺牲。顶踵尽捐:犹言顶踵捐糜。指捐躯,牺牲。顶踵捐糜:指捐躯,牺牲。丢车保帅:象棋比赛的战术。比喻牺牲比较重要的东西保护最重要的。 ...

救人的成语有哪些?

1、

救焚拯溺

从井救人

救民水火

扶危济困

济世救人

济世匡时

济世安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3396439邦

救苦救难

救亡图存

匡时济俗

救人的成语

1、

救焚拯溺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5643661

从井救人

救民水火

扶危济困

济世救人

济世匡时

济世安邦

救苦救难

救亡图存

匡时济俗

什么救人的成语

从井救2113人 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5261喻徒然危害自4102己而对1653别人没有好处的行内为。现多比容喻冒险救人。

济世救人 济:拯救。拯治时世救济人民。

舍己救人 舍己:牺牲自己。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

治病救人 治好病把人挽救过来。比喻帮助犯错误的人改正错误。

关于帮助别人的成语

1、乐于助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5653861人lè yú zhù rén成语解释很乐意帮助别人成语出处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她见他为人忠厚,乐于助人,也信任他,处处请教。” 2、乐善好施lè shàn hào shī成语解释乐、好:喜欢;愿意;善:做好事;施:施舍。乐意做好事;喜欢施舍。形容慷慨解囊;乐于助人。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乐书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3、扶老携幼fú lǎo xié yòu成语解释扶:挽着;携:带着。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儿。形容男女老少成群结队欢迎、观看或逃难。后也用来形容关心照顾老人和孩子。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4、舍己救人shě jǐ jiù rén成语解释舍己:牺牲自己。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成语出处老舍《老张的哲学》:“舍己救人也要凑好了机会,不然,你把肉割下来给别人吃,人们还许说你的肉中含有传染病的细菌。”5、解囊相助jiě náng xiāng zhù成语解释囊:口袋。解开口袋拿出财物来帮助别人。成语出处明 张岱《琅孉文集 募修岳鄂王祠募疏》:“若有贤士大夫解囊乐助,自为王所式凭。” 6、雪中送炭xuě zhōng sòng tàn成语解释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成语出处宋 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形容小人的成语有哪些?

鼻孔撩天、蛮横无理、冷言冷语、不屑一顾、傲慢不逊一、鼻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431343039孔撩天白话释义:仰起头来鼻孔朝天。形容高傲自大。朝代:宋作者:陆游出处:《入蜀记》卷五:“荆州绝无禅林,惟二圣而已。然蜀僧出关,必走江浙,回者又已自谓有得,不复参叩。故语云:‘下江者疾走如烟,上江者鼻孔撩天。徒劳他二佛打供,了不见一僧坐禅。’”翻译:荆州没有禅林,只有两个圣而已。但是蜀僧出关,一定要去江浙,回的又已自认为有可能,不再参拜叩头。所以说:‘长江下游的快速如烟,长江上游的鼻子鼻孔天。徒劳其他二佛打供,一点儿也不见一个和尚坐禅二、蛮横无理白话释义:蛮横无理,汉语成语,指野蛮粗暴,不讲文明。朝代:近代作者:刘操南出处:《武松演义》第六回:“武松在旁边说话不得,恼恨县主得了贿银,这样蛮横无理。”翻译:武松在旁边不能说话,烦恼县主得到了贿赂的银两,这样蛮横无理三、冷言冷语白话释义:从侧面或反面说的含有讥讽意味的话。朝代:宋作者:宝林出处:·《宝林禅师语录》:“山门疏:关着门;尽是自家屋里;何须冷言冷语;暗地敲人?”翻译:山门上:关着门;都是自家房子里;为什么需要冷说冷言冷语;暗暗地敲人?四、不屑一顾白话释义:不屑:不值得,不愿意;顾:看。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朝代:清作者:曾朴出处:《孽海花》第二十八回:“我的眼光是一直线;只看前面的;两旁和后方;都悍然不屑一顾了。”翻译:我的眼光是一直线;只看前面的;两侧和后方;都不屑一顾了。五、傲慢不逊白话释义:逊:谦逊。态度高傲自大,对人不讲谦让。朝代:东汉作者:班固出处:·《汉书·萧望之传》:“有司奏君责使者礼,遇丞相无礼,廉声不闻,敖(傲)慢不逊。”翻译:有司奏君责怪使者的礼仪,遇到丞相无礼,清廉的名声没有听说,敖(傲慢)傲慢,不谦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