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词句摘抄 > 句子问答 > 正文

手弃的成语 形容放弃的成语

形容放弃的成语

另起炉灶、带牛佩犊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431346335、绝仁弃义、弃文就武、删华就素、重整旗鼓一、投笔从戎 [ tóu bǐ cóng róng ] 解释: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出自:唐 房玄龄《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译文:大丈夫没有别的志向谋略,也应该效仿傅介子,张骞在异域立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在文书写作上呢二、删华就素 [ shān huá jiù sù ] 解释:放弃荣华富贵而过简朴生活。出自:明·冯梦龙 《智囊补·闺智·陈子仲妻》:“ 孟光 ( 梁鸿 妻) 桓少君 ( 鲍宜 妻)得同心为匹,皆能删华就素,遂夫之高。” 译文 :孟光(梁鸿的妻子)桓少君(鲍应该嫁给)能同心为匹,都能删华就素,于是丈夫的高。三、弃文就武 [ qì wén jiù wǔ ] 解释:放弃文业,改从武事。出自: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吾闻诗礼传家,此子弃文就武,亦各言其志也,曾读《武经七书》么?”译文 :我听说《诗》、《礼》传记家,这是你抛弃我去武,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读过《武经七书》么四、重整旗鼓 [ chóng zhěng qí gǔ ] 解释: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摇旗和击鼓是古代进军的号令)。也说重振旗鼓。出自: 民末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八回:至清室已覆,袁为总统,他自然重整旗鼓,又复上台。译文:到清王朝已亡,袁为总统,其他自然重新集合力量再干,又上台了五、另起炉灶 [ lìng qǐ lú zào ] 解释:另外重支炉灶。比喻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必至闹到‘出而哇之’,饭粪莫辨,这才‘另起炉灶’。”译文:一定会闹到‘出而复活的’,饭与粪无法辨认,这才‘另起炉灶’。

关于放弃,放手放的下的成语有哪些

弃之敝屣[ qì zhī bì xǐ ]

基本释义详细释义

[ qì zhī bì xǐ ]

像扔掉破鞋一样把它抛弃。比喻毫不可惜。

出 处

明·赵弼《三贤传》:“子食汉禄三世,而一旦弃之敝屣。”

一个人手受伤被女友抛弃的成语

谜底:残兵2113败将。 残兵败将5261cán bīng bài jiàng解释4102残余的军队,失败的将领。1653形容战败的部队专。出处明·邵璨《属香囊记·败兀》:“我如今连被岳家军杀败,收聚些残兵败将,济不得事,目下就要拔营回去如何?”结构联合式。用法可用于被击溃的军队或势力;也可用来戏称比赛中失败的一方。一般作宾语。正音将;不能读作“jiānɡ”。辨形兵;不能写作“乒”或“乓”。近义词散兵游勇、残军败将反义词锐不可当辨析~和“散兵游勇”;都可指被战败的军队。但~着重强调“残”、“败”;即被击溃、残存的势力;“散兵游勇”着重强调“散”、“游”;即没人统率;没有组织;独自行动的人;~还可戏称在竞赛中失败的对方。两个成语不能通用。例句赤壁之战曹操中计惨败;只得带着~落荒而逃。

表达“放弃”的成语有哪些?

表达复“放弃”的成语有:另起制炉灶、振衣濯足bai、绝仁弃义du、弃文就武、带zhi牛佩犊。

1、另起dao炉灶(lìng qǐ lú zào):另外重支炉灶。比喻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出自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四回:“必至闹到‘出而哇之’,饭粪莫辨,这才‘另起炉灶’。”

2、振衣濯足(zhèn yī zhuó zú):濯足,洗脚。抖掉衣服上的灰尘,洗去脚上的污垢。形容放弃世俗生活的荣华富贵,立志在山中隐居。

3、绝仁弃义(jué rén qì yì):绝、弃,放弃。指放弃世俗倡导的仁义,回复到人的本性。这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出自《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德。”

4、弃文就武(qì wén jiù wǔ):意思是放弃文业,改从武事。出自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吾闻诗礼传家,此子弃文就武,亦各言其志也,曾读《武经七书》么?”

5、带牛佩犊(dài niú pèi dú):原指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诱使持刀剑起义的农民放弃武装斗争而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归农。出自《汉书·龚遂传》:“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

形容为了一个东西放弃手里的东西的成语是什么

鸡飞蛋打 顾此失彼 丢了西瓜 捡了芝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中华句子知识百科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本文摘录网络及网友提供等多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